飞鹿言情小说网

医天 二十四章 核能散化试验

小说:医天  作者:idMHS_4287365151  回目录  举报

约瑟夫叫来的几个熟练工还真能干,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核能散化试验场改造好了。当然,他们这项工程和隐物粒子试验场所的工程相比,简单多了。

早餐的时候约瑟夫说:“大博士,我要用的试验场搞好了,你还去看看吗?”

“彻底搞好了吗?”黄炎厚说,“今天上午我要到气象组织总部去,把修订好的计划报给他们,顺便要些经费。试验场的工程我不懂行,你验收就行了。”

“那好吧!”约瑟夫说,“如果验收合格的话,明天就开始核能散化试验了。”

所谓核能散化试验,就是约瑟夫自己利用业余时间探讨“核能量散化应用”的一种试验,目的就是想把核能巨大的爆炸力化整为零、化零为星地散开,把它的杀伤力直接弱化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种动力。

试验的方法和程序是这样:把核能量分为若干个档次,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通过一定设施进行。释放分为三级(三个层次),试验时逐级、逐量依次操作:一级释放主要是利用冲击波,二级释放利用光辐射,三级释放利用贯穿辐射。

需要说明白的是:常规的核爆炸,冲击波、光辐射和贯穿辐射是在几十秒之内连续发生的功能,是没有办法把它们分开的。但是,约瑟夫发明的核能散化试验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可以把核爆炸后的三种功能截然分开。因此,在试验操作过程中,既可以按照常规让冲击波、光辐射和贯穿辐射三种功能连续发挥,也可以单独发挥其中的某一种功能——这就是散化核能的特殊贡献。

当然,释放散化核能,关键是要掌握好它的量,称为“释放量”。

释放量有两个概念:在试验场所内使用的,叫做“试验释放量”;在生产和生活领域中运用的,叫“使用释放量”。从安全和效果考虑,约瑟夫又把两种概念的释放量分别规定为6个档次,从弱到强依次是:微量,少量,适量,高量,超高量,特量。

核能散化试验正式开始那天,约瑟夫坚决不让黄炎厚陪他下去,而黄炎厚却反其道而行之——非要陪他下去不可。

“我知道这是有危险的,所以跟随你下去的人员都签订了生死合同。”黄炎厚说,“你能毫不犹豫地视死如归,难道我黄炎厚就贪生怕死吗?你虽然还没有妻子儿女,但你有健在的父母和弟妹。而我呢?不但没有妻子儿女,而且也没有父母和弟妹,难道……”

约瑟夫还能说什么呢?只好严肃而深沉地拥抱一下黄炎厚,然后对他说:“好吧!我相信上帝,他是不会让我们这些人无故丧命的。”

黄炎厚跟着约瑟夫走进试验场,分别穿上防护服,戴好防护帽以及面具、手套等。因为这项试验中只需要一个人操作,所以约瑟夫让黄炎厚坐在他身后。

试验首先从一级释放、微量输送开始。

约瑟夫关闭了照明设备,左手按压浓缩铀储存罐的按钮,右手操作输送管的把手开关,脚下踏压离合开关。

“注意!”约瑟夫说,“往输送管尖端前方10米处看。”

其实,一级释放微量原子能,用肉眼是无法看见的,只有借助精密仪器才能发觉。这里只有一台仪器,黄炎厚无法使用,所以什么也看不见,只能凭着听觉判断约瑟夫的操作;不过,他还是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前方,希望能看到微弱的闪光点。

大约5分钟的时间,约瑟夫关闭了仪器,打开照明设备。

“怎么样?”黄炎厚急切地问,“试验结果如何?”

“不行。”约瑟夫一边摆弄着仪器一边说,“怎么搞的?没有任何反应嘛!”

“别着急,仔细检查一下,是不是仪器或者设施……”

约瑟夫不声不响地检查所有的仪器和设施,又翻来覆去地对照操作方案,然后“噢”了一声说:“再搞一次看看吧!”

约瑟夫再次关闭了照明设备,试验场内伸手不见五脂。

黄炎厚还是老姿势,盼望着这次能成功。

果然,前方闪烁了几下微弱的蓝光;紧接着,就响起了连续不断的、非常微弱的爆炸声——这是冲击波的作用。

“啊!成功了吧?我看见闪光、也听见响声了。”黄炎厚欣喜若狂。

“成功了,总算成功了。”约瑟夫也很高兴。

接下来是二级释放。几秒钟的时间,试验场深处不但出现了红光,而且还似乎有微动、翻滚的迹象,但没有发现“蘑菇云”。

“好!又成功了。约瑟夫博士,我祝贺你!大胆地试验下去。”

约瑟夫虽然心里高兴,但却说:“成功是成功了,但效果不理想,再来一次。”

重复操作开始了,黄炎厚静静地听着。

这次试验效果的确比上次好,爆炸声虽然不大,但听起来清脆,而且光辐迹象也比上次明显。

“嘿!这样就对了。”约瑟夫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

三级释放可以看见了,输送管尖端射出一个小小的火球,前方上空出现一片闪烁不定的火星,好像有数百只萤火虫在聚会跳舞。瞬间,“萤火虫”向四方八面立体扩散,光亮慢慢地消失,室内气温开始升高,40秒钟后,荧光温度计上可以看到,比原来的温度上升了15摄氏度。

“好,成功了!”约瑟夫按一下开关,恢复了室内照明,然后说,“大博士,向你报告:核能散化一、二、三级微量试验成功了。”

“祝贺你,约瑟夫博士。”黄炎厚说,“再接再厉,继续操作。”

按照设计程序,下面应该进行三级释放少量核能试验,约瑟夫打开室内通风设施,10分钟后,室内气温恢复到原来的高度,然后开始试验。

一级适量试验和二级适量试验都成功了,效果也不错,黄炎厚信心满怀,盼望着后来的试验都能顺利成功。但问题却出在三级试验中:

约瑟夫正常操作之后,室内没有任何动静,更看不到输送管尖端射出的小小火球和那些聚会跳舞的“萤火虫”。开始,黄炎厚以为是没关闭照明设备的缘故,约瑟夫却叹了口气说:“这次试验失败了。”

“是不是没关照明设备的缘故?”黄炎厚问。

“与照明设备没有关系。”约瑟夫说,“关闭照明是为了让你看释放核能时的光亮,与试验的成功和失败没有任何关系。”

黄炎厚说:“不要着急,仔细地检查一遍,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嘛!”

约瑟夫反复、仔细地检查着仪器和装置的每一处关键部位,在黄炎厚的协助与配合下,花了十来分钟的时间,总算找到了结症。

试验又开始了,三级释放少量在有照明的条件下进行,这次虽然未能看到任何光亮,但听到了爆炸声,觉察到了室温明显的升高。

“这次成功了吧?”黄炎厚问。

“成功了。”约瑟夫回答。

在以后的几天里,他们分别做了一、二、三级释放适量、高量、超高量三种试验释放量的操作,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虽然也出现过两次反复,但经过约瑟夫的努力,三档三级的九次试验,不论是状态、程度、能量、作用和效果,都达到了设计标准,可以说是完全成功的。

当然,人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二、三级释放超高量试验,室内气温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到82摄氏度,如果没有防护措施,实验空间内的约瑟夫、黄炎厚和几名必配的员工们都是受不了的。

最使黄炎厚难忘的是三级释放特量的试验。

当时,约瑟夫让黄炎厚坐在他身后1米远的位置上,并嘱咐说:“朋友,万一出现紧急情况,听到我喊出‘快!’的时候,你要立即、不顾一切地从后边抱紧我的身体,千万不要乱动。”

黄炎厚沉默了一会儿,虽然有些紧张,但他还是显得很镇静地说:“约瑟夫博士,你就谨慎、大胆地操作吧!我一定照你的吩咐办。”

约瑟夫又招呼几个员工也从岗位上撤下来,让他们都集中到大博士身后,并对他们说:“你们的注意力要集中,不要胡思乱想,听到我喊‘快’的时候要迅速卧倒,没有我的指令,谁也不许乱动!”

试验操作开始以后,虽然还达不到惊心动魄的程度,但也够触目惊心的了:一级释放特量时,爆炸声如同惊雷,震耳欲聋;二级释放时红火连天,整个试验场如火炉一般,灼热无比;三级释放后,试验场内光芒闪烁,就是闭上眼睛,都有眼球要暴的感觉。

当约瑟夫宣布“试验成功了”的时候,趴着的几个员工都起不来了,其中有一个还在抹眼泪。

“你们怎么都趴下了?”黄炎厚转过身来问,“听到约瑟夫博士喊‘快’了吗?”

“当时耳朵都被震聋了,一见火光连天,我们都趴下了。”

“你们这些年轻人,经过的场面太少了。”约瑟夫笑笑说,“应该让你们到西部那些核试验基地去体验几年,锻炼一下你们的胆量。”

两昼夜(48个小时)以后,仪器检测结果证明:核能散化试验,不但效果明显,其功能、作用也很理想,而且还不存在任何污染问题,完全可以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气象领域。

“试验项目全部成功了,我再一次祝贺你!”黄炎厚抓住约瑟夫的手,有些激动地说,“约瑟夫博士,你不但开辟了人类使用核能的新途径,而且也为气象行业使用核能干扰大气变化铺平了道路,这是许多气象专家们久已盼望的事情。如果散化核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取得明显效果的话,你不但在人类利用核能事业中做出杰出贡献,而且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大功臣。”

核能散化试验取得成功的消息,不但震奋了医天小组的成员们,同时也震奋了环球气象组织的所有专家和整个气象行业。

上个世纪中叶以来,有些气象专家就有利用核能干扰大气变化的“神奇想法”,但一直未能如愿,甚至被某些人笑之为“梦想”。现在,虽然还不能说梦想成了现实,但起码可以说用核能干扰天气变化的设想,向前迈进了大大的一步。

约瑟夫并没有因为“私家小菜园”结出硕果而欣喜若狂,他冷静地思考着:试验室里的成功只能说明科学原理是对路的。试验室与自然界不是同等环境,在试验室里获得成功的只是科学试验,而成功的科学试验能否成为自然界中成功运用的科学技术,还需要一段艰苦卓绝的努力;演示场里的雷暴再凶猛,也无法和自然界中的雷暴相比,这一点不但约瑟夫清楚,黄炎厚更清楚。

“大博士,我们不能高兴得过早。”约瑟夫说,“散化后的核能量会不会对大气变化起作用,现在还不能下定语,只有在自然界中运用自如,效果明显,才能说明这项科学技术是成功的。”

黄炎厚没点头,也没摇头,却盯着约瑟夫看了好一会儿,然后缓慢地说:“我也在思考这类问题:核能散化试验虽然成功,但局限性太大,仅仅以热力的优势起作用。天气变化的根本因素也是热力——太阳辐射。太阳对地球的辐射不均匀,是引起大气流动的直接原因;当然,地球本身的自转速度加剧了这个原因。所以,绝大部分的风暴都起自太阳辐射最强的赤道两侧,因为那里的水温、气温远远高于南北两向。水温高加剧洋面的蒸发,气温高导致上空出现低压区,高温和低压是酿成恶劣天气的元凶。”

“是呀!”约瑟夫说,“核能量只能对‘冷’起作用,对‘热’不但起不了作用,反而会帮倒忙。”

“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把散化核能量产生的‘无害冲击波’和‘无害光辐射’运用到天气变化的整个过程中,与其它物质结合起来,看看它们之间能否产生比较理想的功能。”黄炎厚说,“如果在这方面有新的发现,散化核能的局限性就会被打破,从而在改变天气变化上大有作为。”

约瑟夫好像受到了启蒙似地看着黄炎厚,然后说:“你是说……”

“我是说,散化核能在自然界中,会不会与隐物粒子发生关系?会不会与自然界中的电、磁、水、气、射线以及其它大气要素发生变化?这些还都是未知数,要摸清这些底细,必须要先让它们在试验场所里‘表演’一下。”

约瑟夫摸了摸耳朵,想了一会儿轻轻地点了点头,又咂巴了两下嘴说:“你的思维敏捷,你的智商高,也许这是一条正确的途径,我还真没想到。”

“明天我们开个会。”黄炎厚又说,“把这些问题摆出来,让大家研究一下,不能怕麻烦,该试验的一定要试验,需要演示的就要演示。”

当天下午,六位精英集中在黄炎厚住所中的会客室里,他们各抒己见,有提问、有解释,有分析、有探讨,有争论、有统一,真正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三和”(和平、和谐、和睦)氛围被他们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的能量是无法估量的,何况他们六位精英都是前沿科技战线上的达人呢!他们本着以理服人的原则,很快就产生了统一的处理意见。他们还认为:核能散化试验既然成功了,就不能束之高阁,一定要把它利用起来。世界上没有爬不上去的山,也没有走不通的路;“钢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只要我们意志钢强,不怕风险,反复试验,核能量与隐蔽物质的能量肯定有成功“合作”的可能。

“好!这就是医天小组的创业精神,也是医天计划得以成功实施的思想基础。”黄炎厚说,“综合操作室里的仪器更换工作还没结束,我们要集中精力熟练操作技术,确保隐物粒子的综合测试顺利、成功。”

黄炎厚把核能散化试验成功的消息告诉远在西欧的吉姆和莉莎,他俩也高兴得欢呼起来,并让黄炎厚转达他们对约瑟夫博士的祝贺。黄炎厚又把“核能散化装置”与“核原料储存罐”的体积、形状、等资料传真过去,让他们在气象飞盘内舱和外舱中解决相应的安装位置。

吉姆和莉莎也乘此机会向组长说明一些有关情况,然后请示:“该办的事情都已经办妥,再把你刚才讲的这件事情交待清楚以后,我们俩在这里实在是无事可干,能不能马上回去——‘家’里实在太忙了。”

“你们不要着急,家里再忙有我们呢!”黄炎厚说,“你们把所有要办的事情都办好之后,先征求一下导师的意见,然后再作决定。如果导师同意你们离开的话,你们先去野猫岛……”

“不行!绝对不行!”莉莎斩钉截铁地说,“现在是什么时候?那么多的隐物粒子等着处理,你们忙得一个人当作两个人用,这个时候我能回去探亲?只要导师没意见,我们明天就飞回去。”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医天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