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神话之最强帝王 第17章 御弟哥哥,女儿国等你来!3更

其实叶非心中有数。

正常情况,他就算是先天高手,也不可能轰飞如意真仙。

他此时中了小琵琶的倒马桩毒,又被偷袭重创,能剩下3、4分实力,已经不错。加上他以为自己没有修为,出其不意,才如此牛逼打脸。

“趁你病,要你命!”

叶非将第四层八九玄功发挥到极致,一个健步,身如鬼魅,又是一拳,狠狠轰在如意真仙的下巴上。

如意真仙下巴碎裂,鲜血崩飞,苦不堪言。

这女儿国皇帝,太生猛了。

这得修炼多久,才能练到这等境地?

“如意真仙,你不是要抓走朕,肆意享用么?”

叶非玩味一笑。

可怜的如意真仙,空有一身妖术,却苦于中了琵琶精的倒马毒桩,腹痛如绞,又被叶非、琵琶精群殴狠K,根本发挥不出来啊。

他被打得鼻青脸肿,怨毒地吐出一口碎牙和血,突然架起妖风,逃向自己的老巢。

叶非,岂能让他逃走?

打虎不死,反受其害。

叶非一把抓起了琵琶精的三股钢叉,第四层八九玄功,狠狠一把飞射而出!

那三股钢叉,狠狠刺入了如意真仙的后背。

如意真仙惨叫一声,从天空中掉落下来,倒地扑街。

小琵琶走到如意真仙的身后,一把抓起了如意真仙的头发,看向叶非,等待命令。

叶非淡淡道:“斩!”

小琵琶三股钢叉,狠狠刺穿了如意真仙的脖子!

如意真仙一脸绝望,怨毒无比,惨叫一声:“女儿国皇帝!我已将此事以意念告知我兄长、平天大圣牛魔王!他定然不会放过你!你等死吧。”

小琵琶狠狠一抹,将他人头割下,交给叶非。

叶非一把割下来如意真仙的头,走出洞穴。

“御林军们!霸占我女儿国落胎泉的如意真仙,已经被朕设计杀了!”

叶非高高拎着如意真仙的头,沉声喝道。

他佩戴着传国玉玺,一股王霸之气澎湃油然而生,冲天而起。

黄慕蓉、沈木兰、御林军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高声道:“吾皇万岁!”

看到英明神武的皇帝,手刃妖道,忠于皇室的臣子们,热泪盈眶。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啊。

吾皇如此威武。苍天有眼啊!

叶非得到了提示。

“作为女儿国皇帝,你亲自杀死了霸占女儿国落胎泉的如意真仙。”

“你获得了200点帝王值。”

“危险提示,平天大圣牛魔王已收到你杀死亲弟弟如意真仙的消息,十分愤怒,并发誓复仇。不过他此时正在闭关修炼的紧要关头,预计在一年后出关。请提前做好完全准备。”

叶非听说一年之后,牛魔王才会出关,刚刚松了口气,运气还不错。却不防系统又来了一条提示。

“危险提示!圣婴大王红孩儿,听说你杀了他的叔叔,火冒三丈,要来复仇。他正带着童子军,从号山枯松涧火云洞赶来。”

叶非眼前一黑。

尼玛,杀了一个猥琐的如意真仙,居然拉足了牛逼妖怪们仇恨,引来了牛魔王一家子的报复?

擦,一不做二不休,朕有帝王系统,还怕区区一个红孩儿?

先刷聚仙庵副本,夺回落胎泉再说!

叶非淡淡道:“御林军听令!事不宜迟,兵发解阳山,攻打聚仙庵,夺回落胎泉!”

沈木兰、黄慕蓉得令,立即随着叶非马不停蹄,继续出征。

解阳山也是一座女儿国南部的重要山脉,与琵琶精的毒角山相邻。聚仙庵是解阳山的最高峰。

不多时,叶非带着御林军,便冲上了解阳山,攻入了聚仙庵中。

聚仙庵中足足有上千妖道,却意想不到女儿国皇帝御驾亲征,突然杀来,只有数百妖道仓促抵抗。

但有小琵琶打前锋,黄慕蓉沈木兰协助,区区妖道如何能挡住士气正盛的女儿国御林军?

不多时,便纷纷被杀的七零八落,满地逃窜。

叶非带兵,攻占了聚仙庵,收回了解阳山,除了又缴获了百万白银之外,还解救了被掳掠的两千多民众女子。

他接到提示。

“作为帝王,你收复了女儿国失地解阳山,将之并入女儿国版图。”

“你收回了落胎泉。”

“你解锁成就【开疆拓土】X2,奖励150点帝王值。目前你有650点帝王值”

解阳山聚仙庵中,也有不少如意真仙掠夺的金银财宝,大约价值百万两,也被叶非带兵全部缴获。

但最重要的收获,还是解阳山聚仙庵中的一个亭子。

亭子上挂着一个匾额,写着【落胎泉】三个大字。

亭子中,有一口古井。

走到古井旁,便可感受到沁人心脾的凉意。

命人打出一桶水,叶非细细观察。

“这就是落胎泉?”叶非笑道。

“正是,是我女儿国子母河水的解药,落胎泉。有了此水,我们女儿国再也无需发愁了。”沈木兰激动不已:“想当年,我女儿国痛失解阳山,有些不满20的女孩,失误喝了子母河水,便只能生孩子。有些人难产而死。”

“这落胎泉,被朕控制,好极好极”

叶非的眼中,闪过一丝阴笑。

子母河、落胎泉,这女儿国的两大法宝,控制在手中,自己还怕吃不到唐僧肉?

“御弟哥哥,女儿国等你来呢!”叶非嘿嘿奸笑,甚至说出了女儿国国王对唐僧的专属称呼。

他立即浑身鸡皮疙瘩掉一地,被自己恶心到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神话之最强帝王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