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重生之再造福建水师 第五章:陈氏家族

走过路过的各位看官大大们,码字狗在这“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月票”!你们的支持!是我创作这部小说的最大动力源泉.

一夜无事,第二天一早起床洗漱之后,我来到天井里,活动着身子,王妈早早就起床在天井里打扫的卫生,

"少爷!怎么这么早起床?小心身体啊"

"哦!我都关了几天时间了,再不出来走走,人都发霉了."

我不知道原先的那位是个什么生活习惯,我小心的应付着王妈的问话.

"唉!我拗不过你,等会太太来了你自己跟他说吧."王妈无奈的接受了现实.

现在我首先,得先要了解我的这个身体,我摸索着走到后面一个没人的小屋子,先把自己肢体活动开了.然后先打个军体拳,感觉没怎么气喘,然后找了个比较细的房梁,开始练单杠引体向上,做了十来个后,感觉吃不消了.接着我倒钩在窗台上,开始练倒钩仰卧起坐.做了十来个,开始气喘了.我双手抓住窗台,跳了下来.我对现在身体还是相当满意,也难怪,这位少爷也是个能上房揭瓦的主.身体也差不到那去,我开始了围着房间慢跑了起来.估计自己有跑了两三公里的样子,已经喘的不行了.我知道这样的训练要循序渐进.别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毕竟9-10岁的公子哥,真的强度太大拉伤了肌肉,反而更得不偿失了.

我拿了外套走到前院来.这时候王妈.小港子.玉儿几个人正在到处找我.

"你们几个人这是怎么看得,一个大活人转眼就不见了.别又出去闯祸了."陈太太在旁数落着.

"小少爷!小少爷回来了!"小港子眼尖,一下就看到了迈步进院子的我,跟看到了人民的大救星一样叫了起来,

看着一大帮子人仿佛如释重负的样子,我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依妈!我到家里各处走走,我想这样能帮助我尽快恢复记忆!再躺在床上我怕越躺越笨了."我迎上陈太太先下手为强的说道,并且我要赶快适应目前的身份.果然,当听到我喊出"依妈"这个词.陈太太早把什么都忘了,一把把我揽在了怀里,

"哎!哎!你这孩子就是让大人们操心.赶快洗漱一下要吃饭了."

"我洗漱过了,我肚子饿了,我现在就想吃饭."我挣扎出陈太太的怀抱,毕竟这种幸福感,还需要适应一段时间的."哦!王妈!快带洋儿去吃早点啊"陈太太吩咐着."哎!"王妈赶忙上来拉着我的手走向饭厅,我边走边用眼角的余光看向陈太太,只见她站在那里短暂的愣了一下,接着摇了摇头快步跟了上来.

我知道现在的我,肯定和原来那个倒霉蛋,性格.习惯,,,,有着诸多不同点,只能让她们努力适应我的现状,

到了饭厅,我看到桌子上已经摆好了几碗地瓜粥,咸橄榄,榨菜等早点配菜,陈太太跟了进来."依妈,依爸怎么没一起吃饭啊."

"你先吃吧,你爸出去遛弯了,一回就回来,谁知道你这么早起来,赶快吃吧."陈太太答道.我坐下就开始吃起来,陈太太专注的看着我,我心不在焉的吃完饭.

"依妈!我找玉儿她们一起在家里周围逛逛,"逃跑似的和陈太太说了声,就跑出了饭厅.

"唉!"一声叹息."别跑远了啊!早点回来吃呀!"陈太太在后面叫道.

坐在院中的一棵榕树下,我想起了昨天,在和小港子和玉儿聊天中的信息,知道了这个陈家家主,姓陈名蓝山,是晚清科甲制度最后一年进士,辛亥革命之后留学英国学习商务,回国后经营者一家商贸行,主要和英美法等国做进出口贸易.由于他在英国留学时的同学众多,大都经营进出口贸易生意,有人脉优势,更有国外同学的帮助.经营状况如日中天.

陈蓝山有子女三人,老大陈海英,今年15岁,12时岁就读于马尾海军学校航海班第一期,福州海军学校。学制为8年4个月。今年他已经就读三年了.对于这个"大哥"我在心中已经给了他一个长期的规划.

我的"二姐"陈海燕,今年十二岁,就读于福州女子师范学校.对于现在这个时代,女子能够上学,接受教育是非常难得的,可见陈蓝山对于下一代的教育非常的看重.

接下来就是我了,陈海洋今年十岁,在家和玉儿小港子,接受陈蓝山的私人教育,陈蓝山觉得西学才是未来的趋势,所以他结合了一些基础的西方数学,英语等基础知识,亲自教导我们,当然国文是在私塾念得.小港子和我同岁,玉儿小我们一岁,几年的私下教育,我们的英语水平都不错了,

从这些地方看出来,陈蓝山是个纯粹的民主爱国人士,民族主义思想非常严重,其实我觉得这很正常,就在穿越前原来那个时代,不都是出了国的,比国内的更爱国.何况这个时代,整个民族被列强欺压,着小辫东亚病夫的天朝形象,深入外国人思维,像陈蓝山这样的出国留学过的天朝人,更是有着亲身经历和体会.所以对于振兴民族工业,他是有很大的抱负的.目前的他,应该还在一个资本积累阶段.我对这个时代的父亲充满了敬意,我想我一定能帮助他完成这个心愿的!

我站起身,开始好好观察整个宅子.这是一处坐北朝南的三进大宅院,应该是始建于清初,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四面风火围墙,直透三进,第一进为门头房,大厅面阔三间,深两间,前廊后堂,旧时应该是停轿子的,看这面积停六顶大轿不在话下。门、窗、隔扇和门槛都是木制成,光彩照人。第二、第三进与此相仿,中间用内墙分隔,天井之间建有覆龟亭的廊道。墙头灰塑有人物、花鸟等。东厅为花厅,其梁架、斗拱、雀替等都雕刻精致,第二进和第三进天井各有一口水井,这几乎是福州房子的特点.这所大宅子里除了住人以外,还有客房和书屋,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南街,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林则徐,左宗棠,郑孝胥,陈宝琛,邓拓,严复,甘国宝,冰心,林徽因,林觉民,沈葆祯等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名人.

三坊七巷中的塔巷,在郎官巷以南,西通南后街。听说五代时闽王王审知部属琅玡安远使募缘建造的木塔,称育王塔,主“文运兴盛”,因此宋时知县陈肃改巷名为“兴文”,不久又改为“文兴”。南宋后塔毁,至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爿的小塔,作为纪念,以示名副其实。在我穿越前20世纪50年代,小塔移至巷口。巷内因有过育王塔,所以称“塔巷”。

我家这所宅子就是座落在福州三坊七巷中的塔巷里,在这个巷子口有条南后街,街上扎灯笼,书画装裱,当地的风味小吃等等应有尽有!是个文化气息很浓的区域!

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后,我想应该要给自己个规划了,有了这么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还按部就班的发展,就是浪费资源了!

我边走边想着如何能快速的,建立起自己的一些基本根基.我知道没有基础就没有高楼大厦,我一边思考着,一边在三进天井里盲目的逛着.

"小少爷,你怎么在这啊."一个脆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回头一看,是玉儿.

"哦!我瞎逛呗,反正也不让我出门."我们边聊着边走着,穿过三进的天井,一走入二进天井就看到,小港子在水井旁专注的在提水.我们蹑手蹑脚的走到了小港子的身后.

"嗨!"我们大叫了一声,小港子吓了一大跳.

"你们干嘛啊.吓死人了,你看刚打好的的水都撒到地上了.".小港子抚着胸口说愤愤道.

"哈哈哈"我和玉儿两笑得前仰后合的."小少爷,你欺负人..."

小港子生气的走到回廊上,坐在台阶上生着闷气,我和玉儿赶紧走过去,我把小港子拉了起来,"好了!别生气了我来帮你打水吧"说着就去拿带着绳子的水桶,

"可别啊!"小港子一把拽住水桶."小少爷.我怎么能让你干这种粗活啊"小港子紧张得说着.我们正在争执不下时.玉儿赶忙过来抢过水桶"你们别争了,我来打水吧!",

这下小港子不好意思了,"我来!我来,"赶紧配合着玉儿向井边走去.

看着他们在井边一起合力的打着井水,我心中猛然一动,这不就是我最好的基础根基吗?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重生之再造福建水师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