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重生之再造福建水师 第二十六章:长门炮台 感谢书友"姑苏书童"的鼓励和支持,祝书友们新春快乐!

重生之再造福建水师:第二十六章:长门炮台 感谢书友"姑苏书童"的鼓励和支持,祝书友们新春快乐!

新得一年到来了,作者在这给各位书友们拜年了,祝新的一年里阖家欢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鸿运当头,鸡年大吉,新年快乐!!

感谢书友"姑苏书童"的鼓励和支持,

谢谢你们!!

感谢书友"苍穹——羽恒","叶赫那拉丶天","露露通"对本书的指正,本来想尝试一下第一人称的写法.既然大家这么不喜欢第一人称,往后的章节就不在使用第一人称了!

看到这些北洋海军军官这么快,进入了各自的角色,海洋欣慰的点了点头.让玉儿给他们拿来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文字内容,发给了他们每人一张.

"你们手中的是纪律约束内容,你们回去以后督促所属官兵学习,以前的既往不咎,以后的发现一起,严格处理一起,特别是三大纪律,触犯了可是要杀头的."

看到他们都没有异议.海洋接着说道:

"你们回去以后必须严格保密,今天的所见所闻.特别是航母和潜艇装备,这是我们对付外国列强的杀手锏.如有泄密,那就是民族的罪人,海军的罪人.必将严惩."

海洋的目光变得凌厉起来.

面前的这一帮海军们,一下子也严肃了起来.都坐直了身体.表情严肃的看着海洋.他们没有说话.但是眼神中已经告诉了海洋,他们的答案.

"回去以后,你们要掌握好你们的队伍,提高战备等级,禁止请假外出.我们的部队将在马尾.连江.长乐.福清等地登岸,海军陆战旅将在马尾登岸.你们要军事管制这些地区,宣布戒严令.对外就说近期正在演习.为了行动的保密,你们所属的军舰在闽江水域航行.封锁闽江口."海洋下达了对他们的第一道命令.

"是"海军军官们一致起立答应着.

接下来几天,部队登陆行动都很顺畅.周荫人被死死的瞒住了.这几天三艘航母陆续下水舾装,三款26式手枪和冲锋枪也被研制了出来,正在测试中.

各地上岸的部队都在北洋海军陆战混合旅的营地里,一边隐蔽待机,一边整编和新训原北洋海军官兵.原北洋海军官兵被打散,重新分到各个陆战连进行磨合和换装训练.

长门礼台.电光山、划鳅、金牌、烟台山、北岸、崖石等炮台,也被海军陆战旅接收.原北洋海军的人员被撤换下来.与海军陆战旅岸防炮守备队重新混编.将所有岸防炮全部更换成了仿制德国406MM52倍径的SKC/34岸炮,并且全部进行钢筋工泥土工事修建.炮台地下化,反斜面阵地化建设.

这款岸炮是为德国H级战列舰设计的主炮的单管岸炮型,初速810m/s,最大有效开火距离为56千米。炮管长21.5米,作为岸炮置于钢筋水泥炮塔内,接着就是秘密安装炮瞄跟踪雷达,和光电观瞄仪.视轴稳定器,和火炮双向射击稳定器.这些装备的阵地,全部是绝密的禁地.任何人没有我签发的通行证,根本靠不近这个地区.

建设好的各炮台有仿制406MM52倍径的SKC/34岸炮五门,仿制美制12英寸/50(305mm)Mark7火炮5门.各炮台装备的火炮共计80多门.

美制12英寸/50(305mm)Mark7火炮,炮重:55.3吨.全长:15.424米.管长:15.087米.膛线长度:12.724米.膛线:72条.射速:2-3发/分钟.弹种:穿甲弹APMark1(395kg).高爆弹HC(335kg).射程:21950米(AP).21850米(HC).穿甲能力(侧装甲):20000码(18228米):254mm.初速:884m/s(AP).914m/s(HC).炮管寿命:200发.备弹:每门100发.炮塔:双联装双炮炮塔.重量:491吨.俯仰角度:-5/+15.俯仰速度:不详.旋转角度:-150/+150后座:0.965米,装填角度:任意

说道福州的岸防炮台,就不能不说长门炮台了,在当地说到长门炮台,人们第一个听到的是“双龟锁口”的传说——指的是长门村头水上的两块小礁石——它扼住闽江的出海口——所有自闽江出海船只,必经此处。长门村隶属福州连江县的琯头镇,这里与南岸的金牌门仅隔一箭之地,两岸炮台之间的水域仅宽200米左右。素有扼江控海之险。据史料记载,南宋时设五虎巡检司于长门,每年春秋二汛巡防至马祖、澎湖列岛,到了清朝便设立长门提督衙门,民国时期设立闽厦要塞司令部,驻军多达十几营,防卫森严,连远在厦门的胡里山炮台也归属长门管辖。

长门村中有一座长门山,又叫桃源岭,海拔77米,山巅上有一座规模宏伟的古炮台遗址,因山而名,人称“长门炮台”。实际上在明清时期,“长门炮台”并非专指长门山上的这一座炮台,而是闽江口北岸的礼台、电光山、射马、划鳅诸台及南岸的金牌、獭石、烟台(燕京)诸台的总称。当时在长门山上分设有山巅炮台和江岸炮台,其中山巅炮台因曾设探海灯于此,又名“电光山炮台”,江岸炮台备军舰进出口礼仪之用,故称“礼台炮台”。现在我们看到的位于长门山上的炮台实际上是“电光山炮台”,因它是北岸诸炮台之首,又是现存天朝最古老、最大的炮台,所以人们习惯性地简称它为“长门炮台”。

从光绪年间萨镇冰族叔萨承钰撰写的《南北洋炮台图说》中可以看到,闽江沿线的明清海防炮台群,自东而西,依次有壶江炮台、黄霞寨炮台、长门山炮台、金牌炮台、闽安炮台、南岸炮台、南般炮台、田螺湾炮台、圆山水寨炮台、琴江炮台、罗星炮台和马限山炮台等十一座,实际长度约35.2公里。其中对长门山炮台的描述为“(长门山炮台)左接琯头,右通焦尾,前控金牌壶江,后枕大坪东岱,五虎排牙,两龟守口,洵为天然保障也”,可见其兵家必争的地位。

光绪六年(1880年),在长门山设立“闽口要塞总台部”,电光山炮台共安装德国和英国造的大炮五门,配官兵145名,并有探照灯装备监视敌舰,配兵十名,总台部统管闽江口各炮台兼带陆营

光绪八年(1882年)将土炮台改建重修,始具规模,平面呈圆形,由主台、炮位、操场、营房、弹药库、电光设施等组成城堡式建筑,营垒直径约95米,厚0.8米,最高处6.5米,占地五十亩,外墙基座和上层内部均采用花岗岩大条石砌就。炮位的围墙用糯米浆、红糖、石灰、净沙夯筑,厚三米多,十分坚实,中间用巨大优质枕木顶柱,靠外缘第一层台座安放大炮,往里再下一层用作兵营宿舍、弹药库、活动室等。炮台背面的缓冲区设300平方米的大校场、阅兵台、议事厅,高处有指示旗台。台地上至今还遗存两门造型相同的炮位,连环炮台原来装备着李鸿章从德国购进的十多门克虏伯大炮,目标锁定闽江入海处。据说当年这里装备的大小炮共几十门,

光绪十八年(1892年),清廷重修长门电光山主炮台,安大炮5门,配兵145人,统辖电光山、划鳅、烟金(烟台、金牌)、岩石、闽安等6座炮台。

长门炮台在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幕发生在光绪十年(1884年)的中法马江海战中。光绪十年闰五月二十二日(7月15日),法国海军提督孤拔率舰队侵犯闽江口,以“游历”为名,强行经长门进抵马尾港,与清北洋海军福建水师对峙。扼守长门的福州将军穆图善移驻连江,亲临前线指挥。并在长门炮台上部署德国克虏伯炮五门(210毫米口径一门,170毫米口径四门,另有200斤、300斤不等的土墩炮数门),对岸的金牌炮台则有克虏伯炮两门。

七月初三(8月23日)下午13点45分,中法马江海战爆发,前后不到半个小时,仓促应战的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初四上午,法舰又炮轰马尾船厂(福州船政局),使之变成一片废墟,初五,法军在罗星塔登陆,夺三门克虏伯炮,此后几天,因见进攻福州的意图无法实现,又怕被封锁在港内,法舰不得不悻悻而退,驶向下游,并一路逞凶,逐次轰击闽江两岸炮台,因各处炮台设计是炮口朝向闽江口,无法攻击从上游驶来的敌舰,以致几代福建督抚苦心经营的福建海防体系如摧枯拉朽般毁于一旦。

当法国海军提督孤拔率领着以旗舰“伏尔泰号”为前导的法国远东舰队向东海驶去即将跳出清军防线时,长门炮台的炮声终于让他吃了大亏。长门炮台原是闽江的第一道屏障,如今却成了最后的关卡。

海战打响后,福州将军穆图善亲率八旗洋枪队三营和陆营统领王得胜驻守长门要塞,督勇抗敌。初五,法舰企图打通出海口,开始攻击长门炮台,驻守长门炮台的副将洪永庆、陆营守备康长庆等开炮迎击,法舰连中2炮,重伤欹侧,旋即退去。初六至初九,法军为求出口,集中八艘兵船内外夹击长门、金牌两炮台,清兵奋起反击,打败了一次又一次进攻。初七,驻守金牌炮台的金牌汛右营游击杨金宝准确地击中了法军旗舰“伏尔泰号”,据说法国海军提督孤拔就是在这一炮中身受重伤,最终埋骨澎湖,与他一同毙命的还有他的上尉副官和传令兵,而那座击毙孤拔的大炮因缺了个角,被尊为“缺嘴将军”。

初九,法舰“拉加得桑尼亚号”从基隆赶来闽江口,闯入长门水道,被长门炮台连连击中,前弦装甲被击穿,主炮底座受创失灵,在死伤近十人后仓皇逃窜。虽然取得的胜利鼓舞了民心,但长门炮台在法国海军强烈的炮火下严重损伤,金牌炮台则被全部摧毁。初十,法军全部驶出闽江口,驻泊马祖澳,马江海战以天朝惨败告终,唯一可值得后人津津乐道的是击毙了法国海军提督孤拔。

走过路过的各位看官大大们,码字狗在这“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月票”!你们的支持!是我创作这部小说的最大动力源泉.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重生之再造福建水师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