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灯影情缘谱 第一章 灯影会

小说:灯影情缘谱  作者:5911112288  回目录  举报

第一章(新书,求鲜花求打赏人气啊)

元大都是当时最繁华的国际大都会。热闹地方无不是官、民、商人群熙来攘往,汉、蒙、胡人种五色杂陈。赵、贯两人闲闲地四处游逛,身后有贯家的仆从,人海中定然还有吴志胜——对于这位大少爷,他既有下属对上司的责任,也有对她武功智慧的钦佩,甚至还有一点长辈对后辈的关心。

“小赵你看,”贯云海指着前方,那里围了一群人。“走啊,凑凑热闹。”

两人走到近前,赵冰不看则以,一看真大不是滋味。原来竟是一个蒙古官老爷指挥奴才打两个汉人乞丐。

当时元朝统治很是残暴,把汉族列为最下等,规定蒙古人打汉人,汉人不许还手。多年行走各地,赵冰对这些本司空见惯,可看到挨打求饶的是汉人、打人的狗腿子是汉人、旁边的看客大多还是汉人,她忽然感到十分悲哀。

“小赵,”察觉赵冰面色不豫,贯云海轻轻叫了一声“看着可怜啦?我叫他把人放了吧。”

“那人是你朋友?”赵冰盯着那个蒙古老爷问道。

“算是吧,他是万户长,我是掌印官。”

“不必了,走吧。”因为不想认识那个蒙古人,或是汉人的可悲伤了她的自尊,她抬步走开,心中恨恨道“你自己只知道求饶,那就看看有什么用”。

人海里的吴志胜狠狠盯了万户长一眼,悄悄随赵冰而去。

玩玩逛逛一天,傍晚送赵冰回家,贯云海意犹未尽道“十六日陪我出城吧。”

“你不用去衙门吗?天天都玩,小心罚你俸禄啊。”想到待会儿回家,定然有满屋子人等着议事,赵冰不无羡慕地说。

“哎,你哪知道,这才是为官之道呢。你要是太能干,麻烦就来了。我哥那一帮朋友还天天嚷着归隐呢。——也不光是为了玩,还迎接一个人。”

哼,元朝真是气数将尽,贤愚尽皆离心。可朝野一理,焉知我灯影会里没有这样的事?我且慢慢的查,等爹娘把位子传给我,到时候……脸上毫不改色,问到“接谁啊?”

“还能有谁?当然是我哥,从南边回来!”听贯云海的语气,恨不得明天就是十六日

看来消息是真的。贯云石,文武双全大才子,朝廷秘密势力的统帅,我终于能会会你了。赵冰心里想着,口中笑道“你们兄弟俩还真有趣。你怎么就知道他什么时辰回来?难道一定能碰上吗?你岂不是要早早去等着?那多辛苦啊。”

贯云海听到这话,脸上收起一贯的懒散模样,变得很深沉“这怎么能叫辛苦?我哥为了我,才是真辛苦。小赵,咱们认识时间虽不长,用你们汉人话讲,叫做‘一见如故’。如果你不嫌烦,我想给你讲讲我哥的事。”

赵冰点头答应,贯云海慢慢回忆着。

“其实小时候我特别害怕我哥,还有点讨厌他。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太优秀了,显得我特别笨。我一懂事,爹娘就天天说‘忽突海涯要是有小云石海涯的一半,咱们就对得起祖宗了。’——忘了告诉你,我们维吾尔人的名字和你们汉人不太一样,忽突海涯是我的维吾尔名字,我哥哥汉文名字叫贯云石,本名叫小云石海涯。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天家里来了一大帮我爹的同僚。他们都是从军营来的,将军、参将都有。说我哥一个人打败了他们所有人,是少年英雄,所以来给我家报喜。我哥当时只有十三岁,我爹把他送军营里,只是想磨练磨练他。可是那群人都和我爹同辈,有大力士、神箭手、刀王、枪王……都是各怀绝技的高手,也是能征惯战的军官。一开始我爹都不信,可胜败也不是用来开玩笑的呀。就设宴款待他们,好在席间仔细问问。结果他们毫不隐瞒,把我哥和他们比武的一招一式说得明明白白。我哥不仅打败他们,而且用的都是他们的成名绝技——跟大力士摔跤、跟神箭手射箭、跟骑术最好的赛马……总之无一不胜。秦朝甘罗十二岁作上卿,我哥十三岁即以武功折服众将,却也不让古人!”贯云海说到此处,满脸都是*骄*傲。有这样一位哥哥,的确没有不自豪的理由。

赵冰虽对贯云石作过多方调查,听到此处还是颇有感触——十三岁,我也是十三岁成名的呀。那年我刚出师,正式进灯影会。师兄师姐们都是早就成名的高手,就我还是个黄毛丫头。娘说灯影会的少主人不应该是这样,我就把自己变成了“大少爷”。那年拜祭祖师爷,我献上的祭品是峨嵋派掌门的人头。因为峨嵋弟子在我们地盘上挑事杀人,她却姑息纵容。呵呵,从那之后,江湖中所有人都知道,宁惹阎王爷,不惹灯影会的大少爷。

贯云海接着说“我哥一举成名,朝廷很是重用,派他到外地做官。那时候,他还是个十多岁的少年,以前从没离开家,但他做得比所有同僚都好,升迁极快。我现在知道,这是很难的,可当时每次写家信,他都只字不提自己的困难,反而给我带好多吃的、玩的。‘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所以我渐渐就不讨厌他了,也不害怕他了。”说到这里,贯云海又笑了,笑得特别单纯,仿佛还因为童年的幼稚而不好意思。

这些家庭琐事,赵冰可就完全不知道了。听了贯云海的话,她不由得有些羡慕——我从小就一个人,爹娘都不管,哪来的哥哥?灯影会的少主人,习文练武,杀人放火,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哥哥关心过。好想也有这样一个哥哥呀。

“后来我爹就‘当神仙’去了,我哥继承官位——两淮万户达鲁花赤,就是现在我的职位。你知道吗?就是我哥哥把官位让给我了!当时他才二十岁,三品官,手底下管着一万军队、十万百姓。生杀予夺,比真正的万户长还有实权!天下有几个人年纪轻轻就这样风光?可他只做了一年,就让给我了。因为我爹没了,朝中亲友哪个不是‘见人下菜碟’?你兄弟两个孤苦无依,欺负还来不及,有谁会帮忙?当时我不懂,我哥却知道,单凭我爷爷和我爹的功勋,我是做不到什么高官显位了。在朝廷里从低到高、一步一步往上爬,就算有本事,也要受好多磨难、委屈。我哥不忍心见我将来受苦,自己宁愿一无所有,把这样的好前程让给了我。”

贯云海声音不大,赵冰却被镇住了——怪不得贯云石弃武习文,原来还有这样的隐情。做哥哥做到为弟弟抛弃一切,这样的人,天下能有几个?

“我当时也是万般不肯,说我是次子,没有继承的资格,年纪太小,也当不好这个官。你猜我哥怎么劝我?他说他不喜欢带兵,要改行当文官,所以一定要请我成全他。说完还真找到朝中最有学问的大学士姚燧,向他学习汉族的诗词文章。我当时太小,竟然信以为真,就‘成全’了他。可是你想,汉族文化对我们来说,简直像天书一样,我那时候连汉语都说不好,我哥却要凭它求取功名、重新做官。真是……”说到这里,贯云海眼眶一酸,说不下去了。

赵冰明白他的意思——为了不让弟弟感到惭愧、更为了家族的荣誉,贯云石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

见贯云海难受,她有意相劝。于是接口笑道“真是什么?真是厉害嘛!你哥哥现在不是更厉害啦?文武双全,天下第一大才子呀!别的不说,宋朝柳永词写得好,大家都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如今你哥哥填的曲子,可也能‘凡有井水处,即能歌贯曲’了。”

意识到自己差点在一个小姑娘面前掉眼泪,贯云海有些不好意思,也笑着说道“是啊,我哥哪有办不成的事?前不久皇上刚刚赐了‘翰林’,他可是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个维吾尔族的翰林!而且是朝中最年轻的翰林!”

虽然赵冰早就知道,但还是不由得衷心赞一声“天纵奇才!”

贯云海听了更是大喜,连声笑说“多谢,多谢!赵大才女这般夸奖,小子先代家兄谢过。”

赵冰大笑“岂敢。”

贯云海认真地说“真的。虽然我是一介武夫,可认识的文人也不少。比你好的,还没见过几个呢。请你和我一起接我哥,就是想让你们也成为朋友,到时候咱们三个一起玩,你们俩吟诗填曲,我就在一旁听着。”

“那好啊,如果你的才子哥哥不嫌弃,咱们就‘共乘休沐假,同醉桃花杯’。”赵冰语气中有淡淡的向往。

“菊*花*杯!”贯云海纠正。说是一介武夫,哪能真那么没文化?

“大春天的,你见过菊*花*吗!”赵冰可是活学活用的。

谈谈说说的回到“赵府”,也就是赵冰在大都的“家”——这是灯影会一个很好的传统,为备不时之需,各地分坛都拥有几处看上去和帮会毫不相干的豪宅。赵冰是大少爷,从总坛到大都总理事务,因此就算大都、直沽、辽阳一带是她打下来的,她也并不会住在灯影会的坛口里面——或者说,灯影会的大都分坛,还没有招待大少爷的资格。

送走贯云海,赵冰稍作收拾,就又从后门出去,坐上一顶小轿,来到大都分坛。

议事厅内,赵冰正和各位手下商议会务。得到最新消息,贯云石从南方回来的时间就在三五天内。一趟南方之行,不知会反馈给朝廷什么信息,虽说朝中有不少自己人,但像这样聪明又正直的官员,还是不得不防。

“贯云石本月十六日到。”赵冰提高声音,压下众人的议论。“他弟弟说的,到那天我会见到他。”见众人微愣,她解释道“和贯云海出城迎接他。”

“哈哈,少爷,我真是服了你,看你老跟那小子交朋友,老实说,我真没觉得这纨绔子弟有啥好。可您连玩就把消息打听了,嘿嘿,比咱们的探子还准!”说话之人是一个粗狂的中年和尚。

“牛和尚,你小子知道个屁,少爷早都把贯家底细摸了个遍,该查该问的分配了多少,少爷做事,你还知道?”一个奸商模样的小老头立刻反驳。

这一僧一商都是跟随过赵冰的会中大将,只是灯影会决定北扩,他们才于两年前来大都打基础。和尚俗家姓牛,法号估计他自己也忘了,人如其姓,又憨又倔。现是大都附近深山里一座大庙的住持,带领近百“和尚”,主要负责保管存放庙中的各种物资、有危险的兄弟、绑架来的肉票人质等等。商人名叫吴志发,却是负责保护赵冰的吴志胜的二弟,武功虽不及其兄,精明处却大有过之。名义上是大都有名的大老板,暗地里负责各种信息的收集,同时打理灯影会的合法生意,保障后勤。这二人嘴仗打了多年,牛和尚是有机会就要笑话吴志发的探子,吴志发就比他机灵,开腔捎上大少爷,让他瞪大牛眼又不好多说。

两人的话引起了赵冰的不快——我真不是个值得当作朋友的人呐。

她皱着眉头、打断话头,把谈话内容引到一个新的消息——丐帮的明日之约。

“我中午时候路过会友楼,吴同兄弟亲自出来招呼买卖,我就进去吃个午饭。他把这个交给我——事情实在有些紧,吴掌柜你别怪他越级揍事。我现在替他给你。”赵冰说着掏出一张请柬递给吴志发。她语气十分轻松,旁人却都打起了精神。

会友楼是灯影会在大都联络各方豪杰的地方,是间很不错的酒楼。由吴志发的儿子吴同亲自掌管。将近中午,一个花子来讨饭,神不知鬼不觉地留下请柬。吴同一见是向灯影会下的战书,又事情紧急,而按正常程序,赵冰只有在晚上议事时才会见到。他正怕误事,可巧赵冰和贯云海路过此处。他知道大伯吴志胜一定在附近保护,故意亲自出来招呼贯二爷,想引起大伯的注意,把请柬偷偷交给他。没想到这位仅在初来大都,开几百人接风酒席时见过他一面的大少爷,竟认出了他,当她避开贯家人,问他“吴兄弟有事吗?”时,吴同简直受宠若惊。

他哪里知道“大少爷”的过目不忘之才,他还不知道,赵冰正是为了不耽误任何消息,才故意巧妙地在午饭时间来到这里,他更不知道,赵冰逛一天街暗访了多少家自家帮会和别家帮会的买卖、听贯云海讲了多少件朝野士林的“趣事”。而在刚才,还卖给他一个面子——反正也不能怪吴同,也懒得听他爹“法不避亲”,那直接替他求情好啦。也让其他成员看到,我赵冰多么体贴下属。

这边吴志发客气两句,已开始大声念请柬内容。不待念完,众人纷纷骂上了。

“什么?让咱们轻车简从,他分明就要以多欺少。”

“妈的,明天会面,今天中午才来报信,想让咱们措手不及吗?”

“瞧他约这地方——破庙就是花子窝,他到熟,好打埋伏。破和尚不好好看家,都让花子占了”牛和尚的声音格外大。

赵冰抬眼看了看他的光头,意思是你可也是和尚啊。

众人哄堂大笑,气氛轻松不少。

自南宋抗金、抗元之后,丐帮已日渐式微。可百年大帮毕竟根深叶茂。灯影会在中原势大,丐帮不敢直掠其缨,北上大都却是近几年的事,之前暗中的较量就不少。尤其三个月前赵冰亲自到大都坐镇,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大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势,丐帮可就更坐不住了。其实大家都知道,两方对阵那是迟早的事,只不过赵冰向来只喜欢实实在在地赚黑钱、积聚实力,对江湖虚名不感兴趣,才没有主动找上丐帮。

“啪啪”赵冰击掌,大家顿时安静下来。赵冰扫了众人一眼,轻蔑的说道“投战书不光明正大,鬼里鬼气偷着来,他以为吓咱们一跳,其实正露怯。文字上处处挤兑咱们,又想打咱们个来不及,哼,这么想占便宜,正是因为他怕了咱们。没上阵先示弱——真不知这伙臭叫花子抓破几张脑瓜皮,攒的馊主意!”

“哈哈哈哈,一帮宵小之辈,能成什么事?”众人再度笑骂起来,觉得几处小小的麻烦,根本无从阻碍大局。

“可大伙还不能太掉以轻心。一次会谈没什么,日后可是两家的长期敌对。往后干什么,都得留点神。”坐在赵冰下首的一位一直很安静的道士缓缓说道,声音虽不大,清清朗朗,在嘈杂人声中格外有力。

这位道士名叫冯子振,号怪怪道人,少年曾作过官,博闻强记,文武双全,堪称灯影会中诸葛亮。方才与赵冰心照不宣,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默契。

“小赵”,冯子振把头转向赵冰,他是会中仅有的几个有资格不在正式场合称赵冰为大少爷的人。“来大都这几个月,你觉得丐帮认得你吗?”赵冰同时扮演大少爷、赵冰两种角色,是帮会中头等机密。一旦拆穿,麻烦不少。因此他先不考虑明天的约会,如此问道。

“没有,我肯定。”赵冰难得老实地回答“看完了战书我也不放心,故意在街上找几个叫花子试试,根本没人跟着我,也没通风报信的——连看都没多看我,你问吴师傅。”毕竟吴志胜功劳不小,赵冰对他很是客气。

冯子振点点头,不再说话,心里为赵冰的精细和聪明感到满意。

赵冰却忽然笑了,吴志胜盯住万户长的表情让她记忆深刻,此刻突然想起,一个困扰她整个计划的问题迎刃而解。

“吴师傅,今天大街上打汉人乞丐那个蒙古大官你还记得吧?”

“怎么不记得,狗鞑子,就会欺负汉人,真想杀了他!”虽然面对丐帮的挑衅,他仍不避讳。

“好,现在就去杀他。我再给你派个帮手。”

众人齐傻,心说有一个爱惹事的还不够,大少爷这算怎么回事呀。

“谁知道万户府在哪?就是贯云海给他当掌印官的那个万户。”

几个人站起身。

赵冰挑了一个武功智慧都不错,又长期生活在大都的大汉。吩咐道“你们两个一起去,一定要杀了他。杀不了就放火烧他屋子,再不然就杀别的蒙古大官,快去!”

众人更傻,担心她是被汉人挨打的场面刺激了——大少爷最恨汉人被瞧不起。

却听冯子振哈哈大笑,“此计大妙,快去快去,砍下他的头,扔城防衙门里去。”

赵冰赞道“道长想得真周全,这可比万户府报官快多了。”

此时终于有几个机灵的人明白了——明日之行虽是会谈,却有“一言不和,拔刀相向”的可能。一旦动手,灯影会与丐帮相比,最大的不便就是调集会众——一群不同职业、毫无关系的“良民”大白天在城中扎堆,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而乞丐本是“流民”,拥在一起也不会引人注意,更何况破庙就是他们的家。一旦丐帮中人在庙内一拥而上,胜败就很难说了。只要万户一死,必然引起官府戒备。尤其他白天打了汉人乞丐,晚上就身首异处,城中乞丐都会受到猜疑和管制。如此一来,用官府牵制丐帮,自己坐收渔利,将来即便走漏消息,在江湖中也是为民除害的好名声。

众人有些接到任务,立即起身告辞出去办事,留下的继续商量一些细节也就散了。一夜无话。

次日将近中午赵冰才起。活动活动筋骨,吃完“早饭兼午饭”,又换上男装、稍加易容,打扮成“大少爷”,留下冯子振家中坐镇。带领吴志胜兄弟等六人分乘车马去往丐帮——既显示了灯影会大少爷的身份,又不会让对方以逸待劳。

一路上果然有不少兵丁巡查,丐帮模样的人都受到盘问,甚至被带走。众人心情大好。

接近破庙,众人打点起十二分精神。通报过后,此间的主人——丐帮大都分舵主出来相迎。

这个分舵主肥头大耳,满脸市侩气,穿了件酱紫色的锦袍,只在不显眼处打些补丁充数。丐帮人还真有品位,赵冰心中暗暗咧嘴。

“哈哈灯影会的朋友来啦,欢迎欢迎。快里边请!”见对方只来了七人,他安全感急剧升高,说话声音都高了。

谁是你这酱菜疙瘩的朋友!赵冰懒得搭话,点点头,进到庙里。却见里面还有一人,正从主位上起身相迎。看来这才是真正的主人。不由得仔细打量一番——白板一块,她得出结论,此人是个六十左右的老头,相貌身材气质全都普普通通,典型的扔人堆里就找不出来。只是他眼睛比常人亮许多,神气颇阴沉。这个人有些意思。赵冰想。

“啊,我来介绍一下。”“酱菜疙瘩”一脸的殷勤“这位是灯影会的大少爷,赵……”这时他才发现,他根本不知道大少爷的名字——江湖上没人知道,除了影会极少数的高层和近人,没人知道赵冰和大少爷是同一个人,因为赵冰从不认为自己需要扬名立万,保持一丝神秘,反而更有效果。

“酱菜疙瘩”说到这只好猛停住,语气十分古怪。更要命的是,对方根本没一点自报姓名的意思。

片刻微妙的安静,才听大少爷说道“区区微名不足挂齿,要是不嫌弃,咱们就兄弟相称。”这时赵冰的一贯作风。说话的时候她语气极是和气,声音更是低得只够眼前一人听清。仿佛对方不是比她爹娘还老的对手,而是新认识的年轻朋友。

“哈哈,”“白板”气急反笑——对方虽说年轻,却是灯影会的“太子”,有狂妄的资格。大声说“赵兄弟不见外,真是太好了,来,咱们多亲近亲近。”说着携起赵冰手腕,假意引“他”就坐,同时将全身力量凝于这只手,要握碎赵冰的腕骨,给她个下马威。

赵冰怎容这老叫花碰?不动声色将手拢进大袖,等他自作自受。

“啊”果然一瞬间,就听“白板”闷哼一声,如糟蛇咬一般,急忙松手,低头一看,掌心已有点点血斑,不知有没有中毒。白板心中大怒,脸色阴晴不定盯着赵冰,盘算一旦真的中毒,不得以就得撕破脸皮,强逼解药。那么大都之行就麻烦了。

赵冰假作不知,款款坐下。慢条斯理道“初次见面,略备薄礼,这对镯子,就请老兄带回去,送给大嫂。你瞧,工艺不错的呢。”说着,从袖中退下两只银手镯。

这工艺实在不错,银花枝叶相缠,简直到处都是小针小刺。

一个男人,虽说不大吧,怎么还戴镯子,还拿它扎人!闯荡江湖多年,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白板”气得只想大叫。同时却也放下心来——银镯色泽正常,上面并没有喂毒。

其实也不能全怪赵冰——这种硬扛硬的功夫,天下就没几个比她更……差的。小小一对银镯,让对方白白吃个暗亏。这也是很有趣的游戏。

“啊哈,还没请教老兄尊姓大名?”赵冰满脸友善,大有不气死人不罢休之势。

不可动怒,否则自乱阵脚。“白板”心中一遍遍告诫自己。

旁边“酱菜疙瘩”不明就里,生怕会谈还没开始就破裂,急忙抢着说“这位是弊帮副帮主,关敬羽关帮主”。

“哎呀,厉害厉害,关老兄义薄云天,仗义护嫂,过五关斩六将,一口大刀舞的威风凛凛,久仰久仰。”

这回对方彻底无奈,他到底在夸关敬羽,还是三国的关羽?

激怒敌人的目的达到,闹也闹够了,赵冰转过一副面孔,由吴志发配合,同丐帮展开激烈会谈。她心思缜密、反应敏捷,吴志发经验老到、熟悉大都环境,更何况早与冯子振商量定下“以谈促战,以战获利”之计。丐帮自以为得计,渐入翁中。

原来灯影会虽没主动找丐帮生事,却早有准备。昨日接到战书,立刻侦骑四出,赵冰还没起身就已知道丐帮的新动向。丐帮总舵对这次较量极为重视,由副帮主关敬羽带队,共有八位高手,街上的乞丐也比平时多了近两成。显然是做了火拼的准备。于是赵冰将计就计,故意激得对方连最后一丝“先礼后兵”的耐心也没有,急欲教训敌人,而他们早有准备,自认赢面极大,定下的条件定然十分苛刻——须知对别人的苛刻,即是对自己的苛刻。最终双方约定三日后在郊外一片荒草场以三场比试定输赢。

回至坛口,众人早已到齐。开始商议作战计划。

赵冰身边高手并不多——她一向喜欢文武双全之人,可天下哪能人人都是天才?加之对自己武艺较有自信,就多带有办事才能的手下。如今计算起来,眼前真正的顶尖高手只有冯子振、牛和尚、吴志胜。而吴志胜最大的长项是暗器,真功夫并不算非常好。显然在这种重视“光明磊落”的比武中难展所长。

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从直沽调人——直沽是灯影会新近开辟私船下海的大港,当地民风彪悍,还有东瀛海盗经常“光顾”,一路贩运航海更是惊险异常。为保障安全,派遣有大量会内高手云集,或压阵,或跟船。而且直沽距大都极近,快马驰骋,半天即可。到时候自然胜算多多。

赵冰也觉得这个办法没什么不好,可隐隐觉得,丐帮不同于其他占据一方的小帮会,一地的争斗,或许会影响两家在各地的关系。而且一旦赢得丐帮红了眼,难保比武不会演变成火拼,那成本可就高了,而且灯影会新来乍到,未必赢得了人多势众的丐帮。要赢,又要尽量保持“友好”,那就不能把事做绝。可“让利”又不符合兴趣。到底要怎样?

让名!就用“田忌赛马”之计。

赵冰把想法简单说了一遍:比武前查出丐帮高手的武功排名。以冯子振、牛和尚为“上驷”、“中驷”,战胜对方“中驷”、“下驷”万无一失。她自己以“下驷”败给对方。这样对方虽输两场,帮会利益受损,但打败了“灯影会少总舵主”,也足能交待了。

大家听完都认为主意很好,可让少爷当“下驷”,都觉得不好意思。

“这有什么?”赵冰倒满不在乎“只要道长跟大和尚赢了,咱们就赢了,那不就是我赢了嘛!”一句话,大家听得暖暖的。

转眼三日已过。其间两方各有布置。

这天清晨,赵冰早早起身。换上“大少爷”的装束,又派人接来早已请好的证人——两位江湖名头颇响亮的老武师,一位开武馆、一位开镖局。这是吴志发提供的人选,理由是开买卖的人交际广、心眼活,能让比武的消息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广泛地传播于江湖。当然代价也不便宜——每人一百两银子“茶水钱”,“市场价”的五倍。

这两位倒也卖力,竟然还带了几个徒弟来“开开眼”。

准备齐整,一行人分乘车马,如集体出游一般缓缓出发。

到荒草场又等不多时,丐帮众人也陆续到达。对比丐帮的步行,两位证人优越感油然而生。

寒暄过后,进入正题。

对方第一个下场的是“下驷”,李鼎,三十出头,丐帮青年中最杰出的人才。在此行的丐帮高手中,武功名列第三。牛和尚按计划下场,轻松取得胜利。

灯影会兄弟们喝彩连连,士气大盛。“白板”副帮主却不急不躁,仿佛稳操胜券。

第二场丐帮派出“上驷”,何厚雄,丐帮第一高手,江湖名头颇大。

关敬羽以为对方会使吴志胜。没想到赵冰自己振了振衣服,往场中走去。他怎能提前下场?关敬羽大急。按规矩,作为双方领袖,赵大少爷应与他比试最后一场,否则岂不打乱了他一早布置的计划。

原来这关敬羽也是个颇有计谋之人,一到大都,就着手调查灯影会,也有些收获。今日比武,己方虽高手众多,为求万无一失,也“以己之下驷,对敌之上驷”的安排了半天。他算准了牛和尚会下场、赵冰会下场,可惜第三个人却错认成了吴志胜。其实也不是因为他傻。冯子振本是灯影会江南的总负责人,多年从未离开过江南,扫北之事到了决定成败的三个月,赵冰怕自己照顾不过来,软磨硬泡,他才暗中北上,终日也不出门,替赵冰出谋划策。这件事灯影会中知道的都不多,何况外人?

“赵老弟,你怎么要上场啊?”关敬羽出言阻拦。

“怎么?我见兄弟们比得过*瘾,也想跟这位大哥比划比划。”赵说着,向立在一旁的何厚雄点点头。却见他脸上似有不满之意。

何厚雄的确不满。近几年老帮主越来越糊涂,关敬羽独揽大权。明明自己武功最高,却屈居关敬羽之下,还要听从他的吩咐。今天有幸见到江湖传说的“大少爷”,而他居然主动挑战,这样一个一战成名的好机会,关敬羽又要阻拦。他凭什么!

“我这兄弟武艺低微,怎敢和老弟动手?”关敬羽一幅老江湖的油滑。

“老兄你真会说笑,咱们比武就为求胜,结果老天说了算。大家都是有胆量的英雄,怎能说不敢二字?再说我看这位大哥武艺好得很啊——是吧,何厚雄大哥。”看出对方两人的不默契,她有心挑拨,故意把话抛给何厚雄。

“赵大少爷客气。”虽说两方敌对,赵冰一席话却说得他颇有好感,同时也激发了他的傲气,转过头对关敬羽道“如果让小弟与赵少爷比试,一定不会让副帮主失望”。

只要你们比我就失望,凭你也配抢我的功劳吗?关敬羽心道,脸上却显出怒意,道“赵老弟,你这可是瞧不起我吗?按规矩,咱们两个是两边的头脑,比试最后一场。你老要跟我的手下比,置我于何地?”

你这样说,又置我的面子于何地!何厚雄心中更怒。

“啊,原来是因为这个。你误会了,我哪是什么头脑。等一下和你比试的那位才是。我来引荐,这位是弊会的冯道长。”赵冰慢悠悠说道。

冯子振配合地略一点头,大宗师风范展露无疑。

此事一出,灯影会以外在场所有人都是一震。想不到大名鼎鼎的怪怪道人冯子振也在这里。

关敬羽大呼失算,咬牙强争道“可你才是灯影会的未来主人。”

“那也是将来的事。如今我只是个会中闲散之人,冯老道长在弊会职位仅在总舵主之下,更是我长辈,咱们走江湖最重一个礼字,哪有小辈比长辈尊贵的道理?”赵冰一席话说得冠冕堂皇,却也无缝可挑。

良久,关敬羽才咬牙说道“那就请下场,我一会儿再领叫冯道长的高招!”

比武开始。赵冰武功本就略逊,又“败局早定”,动起手来但求毫发无损。何厚雄却窝了一肚子火,一心想战胜赵冰,扬名立万。结果毫无悬念,以赵冰兵刃被挑飞、灯影会失掉第二场告终。果然丐帮欢声雷动,大感光彩。

紧接着冯子振大胜关敬羽,故意也是兵不血刃,以示大度。

丐帮先前以为灯影会新来大都,准备不如他们充分,想也没想就入了对方的圈套。如今纵要反悔,对方已是和约在手、白纸黑字,双方证人也目睹全程,真是大势已去。不得已击掌为誓,时间尚未过午。

三局两胜,先前苛刻的条约全部加诸丐帮。

灯影会中人都极为高兴。一个人笑问“这回丐帮在大都可什么都施展不开了吧?”

“还能要饭。”几个捣蛋鬼笑答。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灯影情缘谱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