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秘境直播之大冒险家 第22章 毒箭蛙(第三更)

“我记得昨天我经过的时候有遇到过啊。怎么还没有找到啊。”

在迷雾笼罩的森林之中徘徊。张锋不由的喃喃自语着。

张锋在找一样东西,不,应该说一样动物。张锋相信,只要找到了,那么,猎杀鳄力虎,已经算是成功了一半了。

“锋爷锋爷,你在找什么啊。”

“一大早醒来就看到锋爷找东西,难道张锋在寻宝吗。”

“楼上的,太异想天开了吧,要是宝物有怎么好找的话,那冒险家们都就发了。哪里还要拼死拼活的用命一次次的去秘境里面拼啊,直接进入秘境转一圈出来就发了。”

“楼上正解。”

“想要寻宝嘛,自然要有勇者斗恶龙了。在来个史莱姆当当小怪增长一下经验,然后来几只田鸡升下级。在杀几只恶狼猛虎什么的,就有史莱姆套装,田鸡披风鸡爪剑,恶狼铠甲狼牙枪,猛虎头盔虎鞭内裤了,有了这些装备,就可以去打恶龙了。等打到了恶龙,宝物自然就可以得到了。这才是秘境探险的正经路线。”

“楼上亮了,不过,少年,你还是太年轻了,你有了鸡爪剑的时候就不用打恶龙了,因为鸡爪剑已经是宝物了。”

“给楼上跪了。鸡爪剑,我笑了……”

“6666666,不知道怎么的,我竟然跪着**了……”

“鸡爪剑是什么,我只看到了虎鞭内裤……”

“**……”

“**……”

……

……

……

一大早的,有着昨天的人气打底,张锋的直播间一下子就涌入了百万多人在看张锋的直播。同样的,直播间也是热闹了起来。

张锋昨天晚上是没有关直播间的,不过,晚上了,大部分的人都离开了,熬夜的也就不到几万人,但是,没有想到,第二天一下子就涌入了百万多人。可以看出,张锋直播秘境已经火了。

看到这里,张锋想来,今天的人气冲上三百万是没有问题的了。

对于直播间的话题,张锋也是看了一下,也是做了一些的解释。

“各位都很想知道我想要找什么吧,不过,在这里还是先不说,说了就没有意思了。不过,我可以保证,只要找到了这件东西,那么,杀鳄力虎就基本上成功了。”看着直播间,张锋淡笑道。

“666666,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我想锋爷应该在找什么有毒的动植物吧。毕竟锋爷说只要找到了杀鳄力虎就基本上成功了,可以达到这样效果的,只有毒了。”

“楼上亮了。”

“是毒+1。”

“是毒+2。”

……

……

……

对于直播间的猜测,张锋没有理会,看到了,一笑置之。

在迷雾笼罩的森林里面,张锋来来回回的徘徊着,寻找着。

张锋记得,他在来的时候看到过,因为危险所以避开了,没有想到,想要在找回来,竟然这样的麻烦。

不过,还好,老天眷顾吧。

“找到了。”原本正在寻找之中的张锋猛然的停了下来。

“各位,你们看,这就是我要找的东西了。”控制着摄影机,将摄像头对准着自己找到的东西。

一瞬间,一直小巧的蛙类青蛙就出现在了所有的观众的面前了。

只有不到几厘米的长度。但是,看上去却是妖艳无比。身上的皮肤都是艳丽的色彩。

“箭毒蛙,箭毒蛙是世界上外表最美丽的青蛙,同时也是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它们的体型很小,最小的仅有1.5厘米,个别种类也可达到6厘米。箭毒蛙主要分布于巴西、圭亚那、哥伦比亚和中美洲的热带雨林中,通身鲜明多彩,常为黑与艳红、黄、橙、粉红、绿、蓝的结合,四肢布满鳞纹。其中以柠檬黄最为耀眼和突出。”

看着眼前的小青蛙,也就是毒箭蛙,张锋的声音缓缓的在直播间响起。

“这种蛙毒物质属于一种甾体类毒素,能够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最终导致心脏跳动停止。不过,箭毒蛙的毒液只能通过人的血液起作用,如果不把手指划破,毒液至多只能引起手指皮疹,而不会致人死命。聪明的印第安人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在捕捉箭毒蛙时,总是用树叶把手包卷起来以避免中毒。”

“印第安人很早以前,就利用箭毒蛙的毒汁去涂抹它们的箭头和标枪。他们用锋利的针把蛙刺死,然后放在火上烘,当蛙被烘热时,毒汁就从腺体中渗析出来。这时他们就拿箭在蛙体上来回摩擦,毒箭就制成。用一只箭毒蛙的毒汁,可以涂抹五十支镖、箭,用这样的毒箭去射野兽,可以使猎物立即死亡。”

“而据研究表明,一只毒箭蛙的毒,足以毒死十个成年人。可以说是剧毒无比的毒素。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它的毒是直接破坏神经系统。只要猎物种了这种度,那么,就会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失去行动能力。”

“这就是我这一次的目标,我相信,只要我将这毒箭蛙的毒运用好的话,那么,杀死一头鳄力虎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毒箭蛙抓下来。”

看着毒箭蛙,张锋缓缓的说道。

张锋找到的毒箭蛙是一块大片的凤梨科植物的树叶上,周围的树叶又是分布着不少的毒箭蛙。就张锋看到的,就有六七只。

六七只。虽然冒险了一点,但是,张锋还是决定将他们全部都抓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秘境直播之大冒险家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