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穿越之最强大靠山 第二十四章:外门最热闹的一天。

至于一个月之前从藏经阁里的神形百变早就被楚天英修行到大成的境界了,事实上叶飞鸣所说的欺骗不了同阶的敌人对于楚天英来说完全就是个笑话。

毕竟楚天英要这个东西只是单纯的想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样貌让自己变得不要那么引人注目罢了,毕竟楚天英现在基本上走到哪里就会被围观到哪里,楚天英每次出门都浑身不对劲。

现在只需要单纯的使用一下神形百变,估计所有的外门弟子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而且楚天英还发现神形百变其实并不像一个月之前叶飞鸣说的那样鸡肋,神形百变也是分层次的,刚入门的神形百变当然也就只能忽悠忽悠水平比自己低的弱鸡了,要是练到高深之处嘛想要忽悠比自己厉害的家伙还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楚天英觉得叶飞鸣之所以会说神形百变是一个非常鸡肋的秘法完全是因为这个神形百变入了门之后就没有后面的修炼步骤了,自然而然没有后面的修炼步骤归元宗所有修炼神形百变的门人弟子都只能是入门级别的神形百变咯。

而楚天英当时对神形百变使用了固定选项:学识渊博之后就出现了一大堆的信息,也包括了神形百变失传已久的后续部分的修炼步骤。

秘法:神形百变

效果:一念百变,形神俱变。

练法:分入门,小成,大成三个境界。入门,非同阶或者高阶者看不透;小成,非高阶者看不透;大成,非修炼眼类秘法神通者看不透。

缺点:只剩下入门境界的修炼方法与修炼困难,不过已经自动补全确实部分的秘法,缺点估计只剩下修炼困难。

捷径:无

配合着固定选项:指点迷津,楚天英才堪堪把神形百变修炼到大成的境界。

同时系统的指点迷津楚天英才发现,神形百变之所以修炼苦难完全是因为在灵力的变化僵硬上面,比如说因为什么突发事情而倒是心中一乱之类的,这种时候灵力也会随着心中的一慌而变化僵硬而出现一丝破绽才会让人看破。

有着系统随机选项:泰然自若,楚天英当然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真要被什么突发情况吓一跳的话顶多也就是想法上有点慌乱罢了,身体包括灵力还有表情都不会出现任何特别明显的慌乱。

总而言之,楚天英现在可以直接改头换面的到处闲逛就是了。

想到这里楚天英直接就是挥手一变,变成了一个年约三十的粗犷大汉从早就准备好的后门溜了出去。

这一回再也没有什么围观的目光什么的了,楚天英看着周围无视自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外门弟子就是略微感慨的想到,一下子从万众瞩目变成了无人问津,楚天英还有点小小的失落什么的。

不过楚天英突然发现,周围的人群都变得急匆匆的起来,好像都在往一个方向赶过去。

“哎,兄弟,你们这急匆匆的准备干什么啊?”

楚天英直接就是用手拉住从自己身边快速走过的年轻人就是笑着问道,楚天英突破到炼气一层之后可是至少相当于先天级别的武道高手,自然而然的这个境界绝对不到先天的年轻人直接就被楚天英给拦了下来。

“大叔,这你都不知道啊,今天可是咱们外门最重要的日子,新的一批外门弟子入门的日子,大叔你这么大年纪了难道还不知道这个?”这个年轻人听到楚天英的话之后就是略显惊奇的看了楚天英一眼解释道,在这个年轻人看来楚天英这三十多岁的样子应该经历过不少次新人入门的日子才对,怎么会不知道这么重要的事情呢?

说完之后这个年轻人就是想要挣脱楚天英的手掌往新人入门的方向赶去。

“大叔?额,大叔我还真的不知道,那么就拜托小兄弟你给大叔我解释一下呗?”楚天英听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对自己的称呼之后就是稍稍一愣,不过看到自己这五大三粗的样子之后楚天英就是恍然了过来,不过依旧紧紧抓着年轻人的手腕笑着问道。

“艾我去!大叔你好大得劲。。。。好吧,我告诉你吧,真不知道大叔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年轻人发现自己不管怎么挣脱都挣脱不了之后就是一脸无奈的说道。

随后听眼前这个年轻人楚天英才明白,归元宗每年都会招收一批外门弟子,三十年突破不了先天就会被遣散下山,而每年新弟子入门的时候都会得到一些馈赠,有助于内力修炼的丹药之类的。

归元宗对于外门弟子的要求并不多也不怎么管理外门弟子,只要不闹出人命伤残什么的外门弟子都不会管太多的,再加上三十年突破不了就要遣散下山的情况,所以一些修炼多年的老弟子就盯上了新弟子的入门馈赠。

不得不说归元宗对新弟子的入门馈赠还是挺丰厚的,再加上新弟子普遍因为入门修炼时间短打不过老弟子,所以最后导致的情况就是每次新弟子入门之后都会遭受到大批老弟子的抢夺。

老老实实把归元宗给的入门馈赠交出来还能免了一顿毒打,不老实不愿意交的不仅要被老弟子一顿狠揍而且归元宗给的入门馈赠一样要被抢,最后老弟子还要来一场外门大比武决定分配问题,反正每年的这一天都热闹的不行了。

当然,可能新弟子不太喜欢这种热闹就是了。

不过当新弟子变成老弟子之后就又不一样了,基本每个老弟子都曾经被这样抢劫过。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穿越之最强大靠山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