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半个鼻子品天下 第五十九章 嗅出精彩

我同家人利用暑假时间到江西龙虎山游玩,听说这地方有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无蚊村”很神奇,我进入村子里,详细询问村里的老人们“为什么村子里没有蚊子?”村民们说了三个猜想:一是“张天师画符驱蚊”——据说当年张天师同他妈妈来到无蚊村,被蚊子咬得受不了,张天师画了一张符贴在村口,从此蚊子就不敢来了;二是“村子后山有个蝙蝠洞,蚊子被蝙蝠吃掉了”;三是村口的大樟树和竹柏树的香味可以驱蚊。

第一个猜想纯属子虚乌有,不必理睬;第二个猜想有没有可能呢?我在村子后山找了一天,没有找到蝙蝠洞,村民们也说这村子里从来没有见过蝙蝠出没,所以只有“第三个猜想”有可能让村子里夏天没有蚊子。

回到家里,我从竹柏叶子里提取出了竹柏精油做驱蚊实验,同芳樟叶油、樟脑、桉叶油、香茅油等一样,这几种精油单一种使用时的驱蚊率都是百分之五十几,不够理想。我用这些精油配制出几百种“驱蚊复配精油”,有的驱蚊效果比单一精油还差,但有一个“复配精油”驱蚊率竟高达百分之九十几,超过任何一种用农药配制的蚊香!

我把这种香精介绍给全国各地的蚊香厂,教他们不用农药配制无毒蚊香的方法,再同几个日用化工厂一起研制用这种香精制作的驱蚊气雾剂、空气清新剂、驱蚊膏霜、超声波驱蚊器等,从此剧毒的农药开始慢慢退出家用驱蚊产品了。

我在一个知青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搞笑文章。

“红卫兵”与蚊子

由于工作的缘故,前几天写了一篇有关蚊子的科技论文发表。突发奇想:蚊子与当年的红卫兵相比如何?

想当年蚊子们如何的趾高气昂、不可一世,想叮谁就叮谁——飞到北京,除了发动“文革”的始作俑者,不管国家首脑,还是委员长、总书记,不管是元帅还是将军,老百姓就更不必说了——都可以把你叮出个“丑相”出来;命运不济的得个疟疾或乙型脑膜炎,不死也去了半条命。被蚊子叮上的人往自己脸上“啪”的一声打下去,蚊子“嗡”的一声嘲笑你一番飞走了;偶尔打死一只,流出的是自己的血——每一个红卫兵可都是咱老百姓的子女啊!

后来蚊子们为了吸血争夺地盘自相残杀,“文攻武卫”,还美其名是在“保卫某某某”,死了都不知是为谁而死,为何而死。刚死的时候有的还要轰轰烈烈地游街示众一下,追悼一番,念念几句“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当几天“烈士”;但很快地另一批蚊子的坟墓又迭放在这些“烈士”们上面。直到如今,除了这些死蚊子们可悲可怜的生身父母之外,谁还有心顾惜它们的葬身之地呢?

再后来,蚊子们又被轰到乡下去,叫做“上山下乡”,接受农民们的“再教育”,有些蚊子又叮上了牲畜——偷鸡摸狗,干尽坏事,许多地方被整得鸡犬不宁。农民们当时买不起蚊香,也只好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随它们去吧。待到“回城”前后的日日夜夜,蚊子们又是不顾廉耻,卖身求“荣”,雌蚊们(生物学家告诉我们:只有雌性蚊子才叮人!)急急忙忙贴上权贵们胖乎乎的肉体上,“肉麻”一番,“叮嘱”一番,为的是换取一张张“回城证”。而雄性们则使尽手段、明争暗斗,不惜出卖、牺牲自己最好的亲友,演出了蚊世间最黑暗的一幕幕丑剧。

回到城市以后,蚊子们无所事事,到处嗡嗡,吵得人们睡不好觉,只好给它们一条“出路”——到城市的各个阴暗角落里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做些小买卖——那时算是“投机倒把”)去。改革开放了,现代化了,卫生条件好了,蚊子们“跟不上形势”(没有“文凭”),被遣被逐被下岗,反正好事是永远轮不到蚊子们身上的。再吵再闹,徒给人们增加一些憎恨而已。闹得实在“不像话”时,人们拿起气雾杀虫剂一喷,看你还能折腾多久?

毕竟蚊子的寿命是不长的,现在蚊子们老了,再嗡嗡叫也没人理睬了。大家各得其所,相安无事罢。

文章发表后,引来当年的红卫兵们一阵臭骂,我笑笑,不理他们。

继“驱蚊复配精油”的研制成功以后,我又一鼓作气研制了“驱蝇复配精油”、“驱蟑螂复配精油”、“驱螨虫复配精油”、“驱蛀虫复配精油”、“驱蚁复配精油”和能够驱除各种农业害虫的“复配精油”,全都取得良好效果。这些精油都要大量使用“纯种芳樟叶油”,又逼着我建立更大规模的纯种芳樟基地。

我在全国农药技术交流会上作了一个有名的演讲:“我们经常讲‘保护野生动物’,蚊子、苍蝇、蟑螂、麻雀、老鼠、蛇等等也是‘野生动物’吧?把它们赶尽杀绝肯定不行,也杀不绝。我们现在用天然香料的香味把它们驱赶到它们‘最应该’去的地方,最‘人道’,也最符合佛教‘不杀生’的理念。”

孩子准备结婚,买了房子后开始装修,有一天我去看了一下,闻到一股令人极其难受的气味,凭着我的好鼻子,断定这气味跟甲醛有关,我问装修人员为什么这甲醛的气味回避不了,他们的回答是:目前几乎所有的人造“材料”都或多或少地含有甲醛,完全不含甲醛的极少而且太贵,加上木工们现在还是用骨胶加甲醛作粘合剂,这样,装修时甲醛的气味就不可避免了,一般建议装修后几个月才能入住。而他们装修人员只能长期在甲醛的“熏陶”下工作,付出的代价也许是白血病!

我想到有几种香料可以同甲醛发生化学反应成为无毒甚至有香味的物质,就在实验室里做了几天实验,终于配制出几个“消醛香精”,拿给生产卫生香、空气清新剂、气雾剂、化妆品、洗涤剂的几个工厂,教他们几种配方配出了各种各样的“消醛”日化品,人造板生产厂也来向我们购买这种消醛香精在工厂里喷雾。从此,令人谈之色变的甲醛危机解除了。

我一鼓作气,利用生产纯种芳樟叶油时副产的“叶渣”生产“芳樟消毒液”、“芳樟驱螨液”、“芳樟驱蟑液”、“芳樟驱蚁液”,连同“芳樟消醛液”共同组成“芳樟五良液”,卖给各地生产日用化学品的厂家包装后在各地超市里销售,大受欢迎。

陈进舜退休后想“发挥余热”到甘肃参加“扶贫工程”,请我“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帮忙做一些工作”,我答应了。到了甘肃,陈邀请几位银行行长同我一起到几个贫困村,看到村民们还是过着那么穷苦的生活,跟我们三十年前差不多,陈说:“有人说甘肃哪一天脱贫天朝就在那一天脱贫,我到这里才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我动了真情,在同村民们一起座谈时,我说:“天朝的农村,尤其是北方农村,可以说几乎都是捧着饭碗当乞丐——地上的、地下的资源多的是,只是不懂得利用罢了。”

村民和干部们都不解,以为我在说笑话,问:“你说说看,我们这里有什么资源?”

我反问道:“这里主产什么?”

“除了玉米、土豆、小麦和一些蔬菜外,现在又大量种植紫花苜蓿作饲料。”

“现在种的苜蓿主要用途是什么?”

“除了自己饲养牛羊外,打包外卖。”

“紫花苜蓿的嫩苗叫做“苜蓿芽菜”,是时下瘦身及素食主义者的最爱,城里人现在趋之若鹜,可以想办法采集包装运到城市里去卖好价钱。从紫花苜蓿提取的高级蛋白质、苜蓿黄酮、苜蓿多糖、苜蓿皂苷、叶黄素、β-胡萝卜素、叶绿素、膳食纤维等等都是人类极佳的食物和保健品,我可以帮你们办几个工厂,让苜蓿的价值翻几番。”

银行的行长们听到这里,显得异常兴奋——他们正愁着要怎么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给农民办小额贷款”的事,纷纷问我:“办一个苜蓿综合利用工厂要多少投资?”

我说:“可大可小,也可以在几个地方办粗加工厂,把初步提取物再集中到一个工厂精制,这样,你们贷款的风险也小一些。”

我又问村民们:“你们这里还有什么没有用的废物吗?”

“有啊,玉米杆、玉米芯、玉米皮、土豆渣……”

“玉米杆可以水解生产葡萄糖、果葡糖浆、木糖、木糖醇,发酵生产酒精、丙酮、丁醇、各种有机酸、氨基酸等,也可以用来造纸、制造各种板材,生产活性炭;玉米芯可以生产低聚木糖;玉米皮可以提取阿魏酸、阿拉伯糖、醇溶蛋白、玉米黄色素等等,都是价值很高的天然产品;土豆渣也可以提取蛋白质、低聚糖和膳食纤维作为保健品。”

村民们又说:“我们想自己贷点款办个家庭作坊,生产一些技术难度不大的产品卖,可以吗?”

我说:“可以自己或者联合几家人生产日用化学品比如肥皂、香皂、洗洁精、洗衣粉、洗发水、护发素、花露水、发油、润肤霜、冻疮膏等等,这些配方我都有,你们如果需要,随时可以找我。”

这样的座谈会举办过几场以后,陈说服甘肃省政府联合厦门市政府在厦门市委党校举办培训班,把甘肃省一些贫困乡村的青年农民送到厦门培训,让他们回到甘肃农村去办工厂、做小生意,请我当老师给他们上课。我把自己的经历和所掌握的日用化工、香料香精、植物提取物、无机盐制取等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些年轻人。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半个鼻子品天下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