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半个鼻子品天下 第五十五章 好大一棵树

找到了“最优树种”后,怎样大量育苗的问题又摆在我面前。我到林学院,副院长告诉我:“我和我的爱人长期以来都在研究樟树,樟树不能用播种的办法育苗——后代全部会变异。你如果找到一株好的品种,只能用无性繁殖育苗,无性繁殖的第一关是组培(组织培养),但直至今日,在世界范围内,樟科植物还没有人组培成功过。”

知道樟树组培有这么大的难度,反而让我更加兴奋,我邀请全省几个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到厦门座谈,探讨如何攻克樟科植物“组培”的难关,提出了几个实验的方案让他们各选一两个方案去做,然后定期在厦门会晤、总结,再提出下一步的实验方案。我还准备了几株叶油含芳樟醇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树苗让他们回去“练兵”。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组培实验进展不大,甚至越做觉得难度越大——在实验室里,可以看到樟树的愈伤组织,也可以看到樟树芽、樟树嫩叶,让大家高兴一阵,但只要把它们移到“生根培养基”里,叶子立即就黑死掉。我们总结了一句话:“生根不发芽,发芽不生根。”所有人都觉得无能为力,劝我“算了,不要再搞了,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搞不出来,我们真的会比他们更高一筹吗?”

我把樟树的愈伤组织拿到厦门大学的实验室里,用最先进而又非常精密的仪器检测组织里的各种微量成分,发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物质,虽然只是“痕迹量”,却有可能是造成樟树不生根的主要原因。我想办法在生根培养基里加了一些“络合物”把这“痕迹量”的物质“络合”住,世界上第一株“组培”的樟树苗终于在我的实验室里诞生。

“纯种芳樟”的组培实验成功了,我把几株组培苗种在苗圃里,细心地照料着。半年以后,采了几片树叶到实验室里蒸馏出精油,一闻,香气不纯正,再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芳樟醇含量还不到百分之七十。几个同事说:“变异了,组培没有成功。”我耐心地给他们解释:“这树苗还在‘婴儿’阶段,叶子还在不断地变化着。我们每个月采叶蒸馏分析,画个曲线,看它这样变化?”

连续几个月,检测数据让公司所有的人一直倍受鼓舞。一年以后,芳樟醇含量最终达到百分之九十七,与母树叶子精油的成分接近了,我才请省、市林业局、科技局的专家、学者来公司鉴定,宣布樟科植物的组培实验成功!

我在厦门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育苗场,在天朝林业科学院的全力支持下,各种现代化的设备、仪器一应齐全,全部采用超前的高新技术,年产健壮的“纯种芳樟”树苗一千多万株。省林业厅派专家组前来视察、检验后,又在厦门和省会召开几场论证会,最后决定在全省种植“纯种芳樟”五十万亩。

几年内,林业厅的几位厅长逢会言必称“芳樟”,种植芳樟的好处很快就在全省家喻户晓了。

年底的时候,省轻工业厅通知我到省林业厅参加一个“春节团拜会”,我觉得奇怪,因为我每年参加的都是轻工业厅的会。到了会场才知道,原来林业厅想请几个其他部门的科技人员来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一点“发财”的“诀窍”。我听了几个林场科技人员的发言后,觉得他们都是来“诉苦”的,都是讲他们如何受苦受难,如何大公无私,“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说到动情处,有的当场哭了。

我第一次听说搞林业的人这么苦,也有些许感动了。到了我发言的时候,我说:“其实我们林业部门是不应该过这样这样的苦日子的——我们有别人没有的最大最好的资源,有数十万吃苦耐劳的劳动力,加上我们这些长期在第一线上勤勤恳恳踏实工作的农艺师、工程师、技术骨干,为什么就不能‘发家致富’呢?”

一位副厅长插话说:“我们也想‘发财’啊,但我们只能按国家计划造林、伐林,现在每年的砍伐指标都在减少,我们的大部分工人师傅一辈子只会种树、砍树,现在如果不砍了,他们不知道该做什么,我们也为难。”

我说:“我讲一句不大好听的话,我们种了一辈子的树,又砍了一辈子的树,天天跟木头打交道,头脑也快变成木头了。我们提供各种材料给其他工业部门做原料,让他们发财,为什么我们就不会自己把这些材料做成各种民生用品,比如家具、人造板、小木屋等等,这样我们的产值就大了几倍,工人也有活干了。”

几位厅里的头头听了,倍感兴趣,一再问我“具体怎么办?”、“技术人员哪里找?”、“资金怎么解决?”团拜会变成“咨询会”了。

会后,厅长请我以后尽量多多参加他们的各种“座谈会”、“神仙会”,我答应了,也做到了。后来他们竟“选”我当了省经济林协会副会长。

最早种植的芳樟树在第二年秋天收获,产量超过我原先的估计,提取的纯种芳樟叶油也以原先估计价格的三倍被抢购一空。

我整理多年来大量的实验数据,发现这个树种的叶子在适当的时机采收,其胡萝卜素的含量大大超过胡萝卜!如何提取这宝贵的胡萝卜素?按照传统的做法,提取时必须耗用大量的有机溶剂,不但提取成本极高,而且大规模生产时“安全”、“污染”、“生态”等等都有问题。我想,要是能够用水提取就好了,但找遍国内外所有技术资料,“用水提取”没有任何先例,因为胡萝卜素完全不溶于水,甚至不溶于酒精,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油”!。

我想尽办法,同几个助手们做了数以万计的实验,几乎所有参加实验的人都认为“不可能”了,我却从大量失败的实验中发现了“可能性”,又一次提出无人敢想、极其超前的实验方案,终于有了“眉目”,再从这些“眉目”中理出“有理”的根据,再提方案,再做实验,最后竟然创造出了一种“用水提取水不溶物”的全新技术工艺出来!

实验成功以后,我又组织进行中试,确认新工艺的可行性,然后购买设备,安装试车后,开始大规模从芳樟树叶中提取胡萝卜素了。

有了提取胡萝卜素的经验以后,我再进一步从提取纯种芳樟叶油和胡萝卜素后的“废渣”中提取樟叶黄酮、樟叶皂苷、樟木脂素、樟多酚、樟酚酸、樟多糖、樟叶蛋白、叶绿素、花青素和其他樟叶色素等等,用于制造抗癌、抗艾滋病、降“三高”、预防糖尿病和前列腺增生的药品及保健品、化妆品、食品、饲料的绿色添加剂,全部采用“水提取法”,几乎不使用有机溶剂,实现了全世界化学工程师们几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樟木脂素成为治疗口腔癌和前列腺癌的天然低毒特效药物;纯种芳樟叶油成为治疗口腔癌唯一的而且是最安全的天然药物;从纯种芳樟树叶里提取得到的天然杀菌抑菌促生长剂和天然抗氧化剂为我国饲料彻底摈弃“双抗”(抗生素和合成抗氧化剂)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芳樟树的综合利用经济效益高到令人不可思议的程度。公司也像“滚雪球”一样快速发展,很快就成立了“集团公司”,股票也上市了。

听朋友说新疆伊犁一个兵团大量种植薰衣草,曾经向俄罗斯购买一套“全自动”蒸馏设备来提取精油,我和陈丽乘坐飞机到了乌鲁木齐,再转机去那拉提,据说我们乘坐的航班是新航线的“首航”,我有点担心。飞机飞到天山山顶上头,遇上强大的气流,机长用广播告诉大家“系好安全带”,机身突然几个大幅度上下的跳动,剧烈的颠簸连空姐都吓得脸变色了,陈丽看到空姐的神色也紧张起来,我还在对着窗外的景色拍照,就安慰她说:“念观世音的六字真经吧。”于是我们念起“俺嘛尼吧咪哄”,说也奇怪,一会儿“风平浪静”,飞机又平稳了,而且已经看得到那拉提那“世界第一、天下无双”的大草原美景了。

在伊犁的事情办好以后,我们又往北走,想去喀纳斯湖游玩一番。到了布尔津县城,先去游玩县城周边几个景观,看完色彩斑斓的“五彩滩”后,太阳已经下山。我们乘坐的旅游车沿着额尔其斯河向东回县城,一路上都可以闻到一种甜蜜、奇异的花香,我终于忍不住向导游打听是什么花的香味了。导游一听到这个问题,显得异常兴奋,指着道路两旁的果树说:“就是这种沙枣树开的花!”

沙枣花?!让人昼思夜想的沙枣花?我顾不得车上其他人是否疲倦急于回宾馆的心情,恳请司机把车停在路边,同导游钻进了沙枣园里,采了几“穗”满是黄色小花的沙枣树枝,回到车上,听导游再讲沙枣花与香妃的故事:

香妃,维吾尔人叫她伊帕尔汗,维吾尔语“香妃”之意。她的原名叫玛慕黎兹姆(或称买木热艾孜木),生于一七三四年,卒于一七八八年,终年五十四岁。她自幼体有异香,被乾隆赐名“香妃”。据说香妃的家乡有一条枣花河,河的两岸生长着沙枣树。每到沙枣树开花时,沙枣花烂漫芬芳,随风散落在枣花河中,整条河流洋溢着浓郁的花香。香妃特别喜欢在这条河里沐浴浸泡。久而久之,沙枣花的香气渗入香妃的肌肤里,香妃的体香由此而来。

但另一种传说却告诉我们香妃的体香是由于“吃沙枣花”的缘故:香妃入宫之前,是南疆小和卓木(和卓木即圣裔、伊斯兰教首领之意)霍集占的老婆,霍集占和他哥哥大和卓木武装叛乱,乾隆皇帝派兆惠将军率军平叛,叛军击溃后,霍集占夫妇被抓,有两名清军将领见她生得十分美貌,便决定留作自己的妾。争执之下,找将军兆惠,兆惠说:“二位不要争了,这个女人身上有异香,是个大贵人,我看就把她孝敬给咱们皇帝吧”。两名将领心领神会,表示同意。兆惠派员护送,一路上所过州县都以接待皇妃的礼仪迎送,玛慕黎兹姆进京入宫后,乾隆皇帝出于猎奇心,对她十分宠爱,朝夕相伴,通宵歌舞。其他嫔妃非常嫉妒,不约而同找乾隆之母——皇太后进谗言,说香妃身上的香味是妖气,她用妖气迷住了皇帝。如果不加劝阻,将危害龙体圣安。皇太后几次找乾隆谈话,劝其疏远香妃,乾隆笑着说:香妃身上的香气不是什么妖气,是她经常吃一种花的缘故。太后问是什么花,乾隆说:据她自己讲是一种铜杆杆生长银叶子的金花花(就是沙枣花)。太后说:“那你拿来给我看看。”乾隆说:“这种花只有香妃的家乡才有。”

不管是用花洗澡还是“吃花”,反正香妃的体香都跟沙枣花有关。我细细闻着沙枣花的香气,说实话,这种花的香味在淡的时候(远处飘来淡淡的香气)不错,浓的时候(靠近着闻)香气太甜腻了,令人“不敢恭维”,也许它有点像葡萄的甜香、也许这里的人们吃多了牛羊肉,需要浓烈的果香香味来“平衡一下”,总之南方人真心喜欢这种香味的不会多,要以这种香味为主来配制一种香水或化妆品的话,恐怕不一定能推销成功。

我把“花枝”交给乌鲁木齐一位香料界的朋友,请他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了几毫升沙枣花净油,香气与鲜花一模一样,回到厦门时仔细做了分析,确定花香成分是桂酸乙酯、桂酸甲酯、桂酸异丙酯、苯乙醇、月桂酸乙酯、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等,把净油沾一点在闻香纸上,几天以后闻不到沙枣花那种甜腻的果香了,却闻到一股令人心旷神怡的极佳的奶香味——只有东亚少女才有的体香!

优美的民间传说竟然包含着现代科学的道理!香妃的体香真的跟沙枣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沙枣花香水”配出来了,果然不同凡响。能不能让天下人都成为香妃呢?看来还得依靠安拉的保佑!

有一天我上网看到浙江商会副会长章健“欠债跑路”了的消息,这章健是我多年的朋友,他只念到初中就因为家贫缀学了,后来办了一个袜厂发了,成为全省有名的企业家,商会副会长的头衔就说明了他的实力。他想在老家种几万亩芳樟树,到我的基地考察,一顿简单的农家饭竟然让他“终生难忘”,跟我成了“莫逆之交”,还请我到他在香港、新jia坡和迪拜等地的公司总部“参观指导”。在杭州他看准了一块“宝地”,买了下来,要建五星级宾馆,刚好碰上上头“宏观调控”、“银根紧缩”,他认为这只是短时间的危机,就向亲友们借了十几亿元的高利贷,没想到银行的贷款一直没办下来,债主们一催逼,他连夜跑路,逃到迪拜去了。“失踪”了几天,电话也不接,所以网上就把这事捅出来了,引起一阵恐慌。

我试着给他打手机电话,竟然通了!我询问了他这几天的情况和想法,他说:“我已经无能为力、束手无策了,现在最担心的是说不定过几天国内有人来把我抓回去。”

我说:“你安全脱身倒是一件好事。我有一个办法,你全权委托一个人,包括我也行,代你在杭州召开‘债权债务座谈会’,就说现在你高利贷是还不了了,但如果不算利息的话,‘母钱’可以百分之百还清。”

我之所以给他出这个主意,是知道他目前真正的资产状况。按现价变卖一些,这些私人借款他还是有能力偿还的。

几天以后,章健按我说的办法委托他的小舅子办理,果然债主们都在座谈会上一致同意“不要利息只要回‘母钱’”的处理意见。一场风波终于平息。

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前缜刚刚从西藏回来,就想尽快做出一些成绩,听院里人讲芳樟树的故事后,直接来找我,跟我探讨“院企合作”的事,说林科院也想在芳樟树方面做一些研究。我发现他连“芳樟”、“黄酮”、“木脂素”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写,英文的樟树、樟脑甚至连香料、香精他都不懂,但还是把有关芳樟树的所有技术资料包括我们十几年来的实验数据、论文稿件都给了他。过了几个月突然接到通知,叫我赶快去省城参加一个“科技成果鉴定会”,是由省科技厅和林业厅主持召开的。我立即前往赴会,才知道是省林科院的一个“重大的研究成果”——“芳樟树的组培研究”,这是我五年前完成的技术工作——准备鉴定,会议已经开了一整天,项目负责人李前缜在几个专家面前结结巴巴地讲了几个小时,没有“丝毫的创新点”,专家们不满意了,请我来详细讲解。我一看桌子上所有的技术资料全是我给李前缜的,几乎一个字都没有改动过,包括错别字。于是滔滔不绝地讲了我们在芳樟树组培的这个过程,其中特别提到全省几个科研单位联合攻关的事。专家们听得如痴如醉,好像听讲《三国演义》一样过瘾。最后专家们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鉴定,列为福建省的一个科技成果。在“研究人员”名单中间加上了我的名字。

一年以后,“芳樟树的组培研究”得了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李前缜排在第一位,我排在第五位,后面还有好几位得奖者。说实话,除了我以外,他们到现在连芳樟树是什么样的都不知道,因为连见都没有见过。

后来,我又有好几个科研成果“挂靠”在一些大学、研究所里得到国家级、省级、市级的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都有,我的名字都在第五名后面,甚至排到第九名,但谁都知道,这些研究工作几乎都是我一个人或者带领我的团队完成的——这就是天朝的“国情”。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半个鼻子品天下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