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府所属的主要成员,如今已经是深闺简出,家属之间很少走动。不知道具体详情的人,总以为是以为太子与秦王之间的博弈,这些人感到了深深的压力,不得已为之。但只要熟悉的人见到了这些人的家属,就能发现他们只是身形相似,但根本就不是本人,本人早已在八个月前秘密抵达淡水镇。
避难的家属中就有长孙一行,虽然秦王李世民与其他的兄弟姐妹的感情并不好,没有来往走动。有走动的也就是天策府的人,可他们都是知道内情的,但有一个人也经常与秦王府走动。
长孙出行不到十天的时候,此人就来拜访,却被李世民以长孙偶感风寒身体不适为借口暂时避过了一次。可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此人原来越感到不对劲,李世民一会对她说长孙患病,一会说长孙回了洛阳娘家,总之就是不让她与长孙相见。但无意中又得知太子府正严密监视这秦王府,明确长孙一直都在府内没有出行,今天她终于憋不住,再次来到秦王府,堵住了李世民以李渊召见为接口,对他摊牌。
“嫂嫂到底在哪?为什么不让我见她?”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与李世民同父同母的胞妹李秀宁。历史又一次的改变了,史书中记载,李秀宁早在公元623年就已经去世,李渊以军礼葬之,可看看眼前活蹦乱跳的李秀宁,如果不是与到以外,似乎并不是短命的人。
………………
如果郑玄现在就在这里的话,他一定会激动的直扑到李秀宁面前,然后拿出纸和笔让她签名。初唐名人很多,李靖、秦琼等名将,都是郑玄佩服的人,可是最为敬佩的还要属平阳公主李秀宁。(普及下,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当然姓李。可是她的芳名叫什么,正史上却没有记载。天朝的史书对待女子的态度至五代为之一变。五代以前,不论何种女子,史书上多半会留下她们的名字。除非像前秦的毛皇后那样,由于前秦存在的时间极短,历史纪录未必完整而没有留下姓名的。但是到了宋朝以后,女子的姓名就不再公开纪录在史册中了。越是尊贵的女子越是如此。反而是所谓的“女贼”往往在史书上被直呼其名。纪录平阳公主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一作于后晋,一作于北宋,但无一记载平阳公主的名字和年龄。所以弄得后世只好给她胡乱起个名字叫李秀宁。)
李渊能拿下江山,主要是因为他有两个优秀的儿女。次子李世民和三女李秀宁。秦王李世民的优秀不用多说,李秀宁一介女儿身却也为李渊打下了不少江山,公元617年五月,李渊决定起兵,却将李秀宁遗落在长安。她却不像一般女儿身一样担惊受怕,而是动身回到鄠县(今陕西户县)的李氏庄园,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将当地的产业变卖,赈济灾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很快李渊起兵的消息就传来了。平阳公主听到这个消息,决心要为父亲招募更多的军力,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胡商何潘仁,当时他手下有几万人。平阳公主派家僮马三宝前去游说何潘仁归降。不知道马三宝使了什么手段,势力远远超过平阳公主的何潘仁居然甘愿做平阳公主的手下。平阳公主收编了何潘仁后又连续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义军,势力大增。在此期间,朝廷不断派兵攻打平阳公主。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不但打败了每一次进攻,而且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在那乱兵蜂起的年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广泛的拥护。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娘子军威名远扬,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来。不久,平阳公主的娘子军就超过七万人了。平阳公主在军事上的直觉与见地,堪称天才,隋将屈突通就曾经在她手下连吃几场大败仗
公元617年9月,李渊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这时他很高兴地看到他的三女儿已经为他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他派柴绍带了几百骑兵去迎接平阳公主。接下来,平阳公主挑选了一万多精兵与李世民会师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长安。柴绍属于李世民的部下,与平阳公主平级。夫妻二人各领一军,各自有各自的幕府(指挥部)。11月他们兵打一处,很快就攻克了长安。
公元617年9月,李渊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这时他很高兴地看到他的三女儿已经为他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他派柴绍带了几百骑兵去迎接平阳公主。接下来,平阳公主挑选了一万多精兵与李世民会师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长安。柴绍属于李世民的部下,与平阳公主平级。夫妻二人各领一军,各自有各自的幕府(指挥部)。11月他们兵打一处,很快就攻克了长安。
攻克长安之后,平阳公主再次为大唐的江山立下功劳。因为李渊当时虽然拿下了长安,但是他只是大致控制了半个关中,他的四周都是敌人。稳定长安后,李渊命李世民征讨陇西之地。李世民用了大约两年的时间来扫荡这些势力。
平阳公主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营山西,她驻守的地方就是娘子关。娘子关位于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因平阳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才更名娘子关。山西是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屏障,无山西则中原和关中不稳,平阳公主率军驻守娘子关,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敌人从这里进入山西。
对比其他的名将,李秀宁的成功更显得不一般,所以郑玄对此非常敬佩,视为偶像的存在。之后一直到公元623年逝世,李秀宁的事迹就再也没有记载。
………………
李建成、李世民、李秀宁、李元吉都为窦氏所生,可李秀宁却异常亲近李世民,不喜李建成与李元吉二人。成亲之前就一直常住秦王府,与长孙也甚是亲热,就算成亲之后也是三番两头就往秦王府里跑。如今李世民遮遮掩掩,李秀宁感到非常不安,终于忍不住,也就有开头的那一幕。
李世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对于自己最亲的三妹,已经骗了她八个月之久,此时已经非常内疚。看她的表情,李世民知道她肯定是发现了什么,才如此与自己说话,可是全盘拖出的话,务必会牵连到李秀宁,以她的性格来说,肯定不会见事不管插上一手,将会让秦王府与太子府的争斗更加激烈,李渊那头也不好交代,要知道李秀宁可是李渊最为宠爱的女儿,远远超过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喜爱。
见到李世民吱吱唔唔,李秀宁非常肯定长孙一定是遭遇了什么变故,否则一向干脆利落的二哥不会如此。急上心头之下,不顾什么礼节直接上前扯住李世民的衣襟,拉下了脸第一次用凶狠的表情对李世民说:“二哥,嫂嫂到底怎么了?你还当不当我是你的妹妹?”
“三妹……”李世民现在很头疼,他真不知道该怎样解释,三妹两字刚出口,却又无声了。
焦急的李秀宁,眼眶已经蓄满泪水,声音有些颤抖,语调也降低了好几度,再次询问李世民:“二哥,到底这是怎么了?嫂嫂去哪了?为什么不让我见嫂嫂?”
眼见李秀宁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掉,李世民战阵里杀几个来回都不眨眼的主,此刻也是慌乱不已手足无措,只得像小时候一样,伸手拂去李秀宁了脸上的泪痕,然后轻轻抚摸着李秀宁的秀发。
“唉!你这是何苦呢?”李世民叹口气,终于还是开口说明了长孙的去向。
“你嫂嫂不在长安!”
李秀宁听到李世民终于开口,立刻擦去眼角的泪水,疑问到:“那嫂嫂去哪了?府里的那个又是谁?”
“……”沉默了一下,李世民心里对自己说:“算了,该怎样就怎样吧!就算三妹牵扯进来,以父皇的恩宠,就算自己失败三妹也不会有什么事!”
“她去了淡水!随同的还有你的两个侄子承乾和泰儿!”
“?????”李秀宁眼里满是大大的问号,一个问题还没解释完,又来一个没听过的地方,而且自己的两个侄儿也跟在一起,到底这是怎么回事,李秀宁是越来越糊涂了。
李世民没让她继续疑惑,徐徐将事情的头尾解释给了李秀宁。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