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武侠之逍遥神医 独孤求败的五个剑意

独孤求败一生境界阶段分为利剑级、软剑级、重剑级、木剑级、无剑级,对应用不同的武器。

独孤求败的五个剑意

【利剑无意】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利剑级就是借助利剑的锋利再把招式发挥到极致,同时速度、内力、意识也同步提高;独孤九

剑武学理论的核心是无招胜有招(意思是不拘束、不拘泥于招式以最简单、最直接、最精准的

招是来击败对手),招式简单、直接、精准;非任何招式可及,而且速度很快、意识超卓(发

现对手破绽、自我判断出招、反应速度极快等等)且内力较高。

令狐冲所使用的独孤九剑就属于(利剑级)层次,招式达到极致;意识超前、速度一流、内力

较高(独孤九剑却并不局限于利剑级,而是独孤求败全部的武学精华之一)。笑傲江湖原文也

有风清扬对令狐冲说:上乘剑法?你离上乘剑法还差很远,照此练得一二十年,就可以与一流

高手争个高下,到时就可多胜少败了。

独孤九剑所述的体系,就是独孤求败的武学体系;也是独孤求败的剑术体系,更是独孤求

败的人生经历体系;是一种成长与超脱,一种对自然与生命的体悟。

这个时期应当是独孤九剑初创的阶段,独孤求败凭借着无招胜有招这层武学招式上的绝诣纵横

河朔并以宝剑之锋利、出剑之精准、出手之快捷、料敌之机先、觑敌之缺漏而所向无敌。然后

在不断的比武决斗中不停汲取着武学与实战上的经验,从而使他手上的独孤九剑不断得到完善

和补充。独孤九剑第一剑总诀式之所以有三千余字的口诀,也应当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然后在历

时多年的仗剑江湖生涯中不断累积而成的。

独孤九剑。这门剑法与世间的绝大多数剑法都全然不同。世上的大部分剑法,都有着招式套路

在其中,而这门独孤九剑却并无固定的招式,且是专为破解别的招式而创。

所以。要想将这门剑法练至大成,必须通过大量的对敌实战来增长。而且,是要与许多使用不

同兵刃、不同武功的人来交手。换个数据性的说法。可以说是需要海量的经验值来堆积其成长

。而且这个经验值不是靠打怪与作任务就行的,必须得是真刀明枪地实战经验。

【软剑无常】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软剑级,就是在招式已经发挥到极致的基础上追求变化的极致;意识更高、速度比利剑级更快

,内力也比利剑级更高。

招招抢攻、式式求变并以变与快取胜,身法与出手速度如鬼似魅、直似轻烟。在用紫薇软剑阶

段的独孤求败,是达到变化极致的阶段;软剑的特点是极易变化、具弹性,难以收发自如、不

易控制;因为其软剑难以控制,所以出招极其凌厉。由于出现“误伤义士”一事,独孤求败因

此而着了魔道,从此有了剑魔这个称号。

关于“无常”:简单来说,无招相斗;如果一方足够快以致于对方连挡隔遮拦都来不及,那就

是无常,故“快”是一种无常,如古龙的阿飞、荆无命;如双方同速或不至于因快使对方立败

,只要一方的出手足够怪异出其不意;使对方产生错愕之感,便能在瞬间有机可乘。故“怪”

是一种无常,以《射雕英雄传》中西毒、北丐在桃花岛上交手时打坐一会又缠斗一会为代表。

以本人的理解无论是“快”又或者是“怪”其共通点都是多变,故以“无常”来命名这一境界

软剑的最大特点是多变,同一姿势挥出软剑亦会因初始状态的不同而起到大相径庭的效果。一

把比别人“变”且“快”的剑,恐怕已达无常之至。

独孤求败必定是吃透了软剑的所有变化并能够随心所欲的任意运使,从而达到一种近乎于无常

的境界;而他借着软剑这个“无常、多变”的性质更进一步把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的剑意表现

得愈加玄乎离奇,因而天下无敌。(刚与柔之变化,应也是一种无常。)

【重剑无锋】

【独孤九剑】是利剑级别或软剑级别的剑法。还是处于更注重招式

技巧上面,虽然号称破尽天下招式,终究未脱藩篱,比重剑是要弱一个境界的。【独孤九剑】

便是练得大成,空有剑法之利。未有深厚的内力相辅,便是招式再精妙。威力却也有限得很了

。总的来说,这【独孤九剑】确还只是局限于招式技巧上的变化。在境界上弱于独孤求败后期

的重剑剑法,并非虚言推断,而是事实如此。便以【降龙十八掌】而论,一掌击出,罡风咆哮

,【独孤九剑】的剑招即便再过精妙,极尽变化,却连【降龙十八掌】使用者身前一丈都接近

不到宝剑就被【降龙十八掌】的罡风给毁灭,却又如何可破。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重剑时期相比于软剑是一种质的飞跃,是以奇诡无常取胜转为以自身的硬件取胜的质变。重剑

无锋,大巧不工;这个时期的独孤求败其内力极其强大,再借助玄铁重剑的威力的话;平平无

奇的一招也能发挥出极大的威力,以最简单、最直接、最精准、最强大的力量来击败对手。

如果内功精湛深厚的话即使平平无奇的一掌一剑,只要使得迅猛绝伦那也是挡无可挡、避无可

避。而不论对手如何使招、武功中有没有破绽,只需径直挥出一剑;但教劲力胜过对方,便能

达到一力破十会的效果。

正如《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教郭靖以降龙十八掌对付桃花落英掌(三联版为落英神剑掌)的

方法时所言:“因此你要破她这路掌法,唯一的法门就是压根儿不理会她真假虚实,待她掌来

,真的也好,假的也罢,你只给她来一招‘亢龙有悔’。她见你这一招厉害,非回掌招架不可

,那就破了。”洪七公所言之事恰好可以印证威猛重剑胜过百变软剑之说。所谓“重剑无锋,

大巧不工。”就是说不需要过多繁复的技巧,只要力量够强,威力够猛,在相对实力占优的情

况下,就足以能克敌制胜,战胜对手。

【木剑无滞】

在持重剑横行于天下之后,独孤求败之后所能做的就只有去超越他自己的巅峰和极限。而他所

采取的方法就是将武功高手「飞花摘叶皆可伤人」的极高境界衍生到极致,是以有了在剑术威

力上不逊于使动玄铁重剑之时的“木剑无滞”。

轻飘飘的木剑要能以轻制重只有两途:一是剑法精奥,以快打慢;一是内功充沛,恃强克弱。

而从杨过在剑冢荒谷击刺雪花和后来在东海之滨修习木剑的过程与结果来看,他也的确做到了

将二者融而为一的程度。

有人说杨过的木剑是练错的。认为木剑应当像张三丰的太极剑一样无滞于行迹、从心而所欲,

用以柔克刚之法来对敌制胜。但正如周伯通在《射雕英雄传》中第十七回所言:“虽说柔能克

刚,但如你的降龙十八掌练到了洪七公那样,我又克不了你啦。”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是天下

至刚,周伯通的空明拳是天下之至柔。只因其时周伯通功力略逊洪七公一筹,才会造成柔不能

克刚的情况。

不过若是功力上周胜于洪,那结果便会反将过来。由此可见刚柔之强弱全在于二者势道之多寡

,优者胜而劣者败。本身却并无强弱之分,恰如阴阳分两极万事皆有正反两面一般。张三丰的

木剑诚然是一种至柔的练法,但独孤求败的木剑却又是另一种至刚的剑法。二者都没有错,只

不过前者内劲成圈、招无所滞;后者劲力雄浑、威力无俦,各为武学中的刚柔两级而已。

正如杨过在重剑初成之时所悟:“将来内力日长之后,所用之剑便可日轻,终于使木剑如使重

剑,那只是功力自浅而深,全仗自己修为,至于剑术,却至此而达止境。”他所练的正是至刚

至强的那一路剑法。如何证明他所练未错?大家可以试想一下:若是练张三丰一路的至柔剑术

在僻静无人的练功房或荒谷练岂不比不时有行人来往,又相距二月脚程的东海之滨要好得多?

而在大自然汹涌海潮的冲击下,除了使出比之更强的刚猛劲力与之相抗之外还能有其它方法可

以取巧吗?作为亲眼见证独孤求败修炼木剑全过程的神雕,它绝对是从头到尾完全清楚这门剑

法的习练状况的。

所以他不顾杨过北上之意强拉硬逼,将他带到东海之滨;又赶其下海,令

其习剑。督工严厉之极,直到杨过在六年后大致达到当年独孤求败练成木剑的水平后才随他离

开海滨并行走于江湖之间。有人可能又要说神雕后来打不过功力大进的杨过,是以只能任其胡

为。但神雕又何必一定要动武才能劝服杨过?它虽然不能说话,但还是有一张嘴可以大声长鸣

;只要它觉得杨过所练于自己记忆中剑魔剑术有所出入,尽可以在其练剑时捣乱瞎闹;或纵声

长鸣不止或摇头拍翅不停,多的是干扰之法啊。

另外抛开故事本身就从金庸大师的原意而言,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小说主角写出练剑误入歧途的

可笑之事。因此杨过在神雕依法指导,严厉督工情况下修习而得的木剑确确实实便是独孤求败

当年修习的剑法无疑!

还有人说杨过在襄阳大战金轮时后悔自己没带玄铁剑对敌是以断定他还在重剑之期,如此判断

可谓过于片面。木剑胜重剑的根由乃在于力量上更

胜一筹的同时还可以凭借着兵器上的轻捷,在速度上亦凌驾于使重剑之时。而比较的对象也是

指两个境界初成时的自己,而非同一个时期。不然以对击刺之威的加成而论,堪称是金庸小说

的第一神兵的玄铁重剑怎会比不上区区一把随手可以削制而成的木剑?而证明木剑击刺之威可

以足以胜过重剑时期的表现可以从杨过在不同时期对神雕的三次对决中找到:

重剑即将练成的杨过对战神雕的表现(离练成还差一次下山洪)“过得月余,竟勉强已可与神

雕惊人的巨力相抗,发剑击刺,呼呼风响,不禁大感欣慰。”——《神雕侠侣》第二十六回

海边修炼木剑不到一月:“似此每日习练两次,未及一月,自觉功力大进,若在旱地上手持木

剑击刺,隐隐似有潮涌之声。此后神雕与他扑击为戏,便避开木剑正面,不敢以翅相接。”

——《神雕侠侣》第三十二回

海边修炼木剑六年,神功练成:“这时候杨过手仗木剑,在海潮中迎波击刺,剑上所发劲风已

可与扑面巨浪相拒,神雕纵然力道惊人,也已挡不住他木剑的三招两式。”——《神雕侠侣

》第三十二回

从勉强战平神雕到三招两式令对方抵挡不住,杨过在这两个时期功力进步非常之大;而这正是

不断持木剑抗击海潮巨浪的修炼之法给他的功力带来的巨大增益,终于使用木剑时生出的威力

胜过了用神兵之时。由此可见,独孤求败的木剑之术的功力境界相比于重剑时期是一个质的提

升。海潮的险恶相比于荒谷的山洪还要更胜一筹:“潮水之力四面八方齐至,浑不如山洪般只

自上冲下...”《神雕侠侣》中重剑大成的杨过初入海潮时便“累得脸色苍白”,于此可知两个

境界功力差距之大。也难怪独孤求败不远千里也要到此处修炼剑术,练成后的木剑能做到“树

断而剑不断”、“在海潮中迎波击刺,剑上所发劲风已可与扑面巨浪相拒。”是谓“木剑无俦

”!

【无剑无招】

此时的独孤求败已经达到了武学的最高境界。参照杨过木剑之功后掌力可与怒

涛海潮的大自然之力相抗衡的例子,这时独孤求败的修为境界只有更加高深精湛。剑指的是武

学的一种对敌形式,木剑级已经达到了世间万物皆可为剑;就算是空手,仍然是有剑。既然弃

下了手中之剑,此刻他若再要出手攻敌便只有化气为剑一途了。不局限于人体的特定穴道脉络

而能够将气(内力)任意具体化的境界就是以无剑胜有剑,再加上他早年便已悟得并融会贯通

的无招胜有招之法。就是所谓的“无剑无招”。因为用气剑的方式出招,所以出招迅速,随意

挥洒,不受约束;因为用“气”攻击别人,所以杀伤力度可强可弱,强时攻坚破石,弱时点穴

打脉,杀伤距离可长可短,长时可达丈外,短时凝聚于身边,可作近身缠斗。相比于以往,无

剑时期的进攻手段是以气御剑来攻敌制胜。以气剑攻敌相比于以实剑攻敌,最大的优势便是出

手时的速度。这一点在《天龙八部》中描述段誉无形有质的六脉神剑时便曾写到。但二人出招

的方法却应当都是这般戳点之间的灵活运用。只是段誉的六脉神剑尚自依靠招数的威力,却不

及早已无招的独孤求败这般使剑的随心所欲,不着痕迹了。

“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有人或许会以“渐进于”三字为据,

认为独孤求败一生都未能达“无剑”之境;然而不要忘记这里是“剑冢”,已经无剑了就犯不

着在木剑旁加上“五十岁后无剑”,若真如此,反是“做秀”了。以求败之姿,若不能到此境

,问古往今来还有谁能?独孤求败武学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无剑。无剑就是心中不存

杀念,仁慈地对待敌人。但无剑的具体方式是什么?就是——无形气剑!而无形气剑却是所

有武功里杀伤力最强的!为什么天下“最不杀”的剑道,却拥有着天下“最杀生”的力量?!

“不杀”是一极,“杀”是另一极,两极对立统一,循环往复,互为条件,互为转化,杀就是

不杀,不杀就是杀,杀与不杀,一念之间,可杀可不杀,不必执着……。至人无己,神人无

功,圣人无名。独孤求败炼的不仅是剑术的境界,更是人生的境界。不依靠外物而逍遥游于天

地,这就是人生的一种理想境界。剑无论削铁如泥还是不堪一折,都不过外物,剑术最高的境

界便是无招胜有招,无剑胜有剑,因为无招可破,无剑可击,而且他本身已经化为无形气剑所

化的剑,所谓仁者无敌……。能将万物或者不用任何物而将自己的身体乃至心灵变成最厉害

的武器。苍天以万物为刍狗,无情是大情,无意是真意,一切自有其规律,自然将万物一视同

仁,按照其固有的规律演变,生命与非生命都不能置身于外。实现理学与人学的互溶,科学与

人文艺术的水乳交融。实现道家文化的身、心、灵与现代科学的物质、能量、信息的高度统

一。比喻能将生命(包括人的意识选择,价值取向,一切感觉)与无生命的自然(万物演化的

规律)透彻穷尽。无剑有着极其广泛的含义,武道的王者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妨分析:武功

可以强身健体,疏通经络使身体处于圆融互通的最佳周流状态而身心舒泰。所谓医武同源,了

解武功就是了解人类自身,就是了解生理医学也达到探究自然规律的终极目的。而实战于武功

之中,无剑的意义可包括:道德的感化、权谋的统治、诡计的施展、毒药的使用、暗器的偷袭

、科技的力量(这个在现代社会中的实战占主导力量)等。这些都属于无剑级别。

人文社会与艺术感觉,决定着人的审美与终极价值取向,价值观的取向,关乎人类命运;

对自然与规律的深入认识,其意义等同于武侠小说中的独孤求败,是其他任何一切都无法超越的力量。

剑冢和“五剑”传说

“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通过剑魔在剑冢中留下的这句遗言,我们可以了解到独孤求败,是在他达到了武学巅峰和人生巅峰的时候,选择了弃剑、葬剑。长剑空利,但是对手寥寥,但求一败而不得,唯有弃之。这个时候的独孤求败,相信已经没有追求,他的心,更加是冰冷到极点了。虽然傲视天下,但是人生再无乐趣可言、再无目标可寻。唯有从此与雕为伴,了此残生。呜呼,难怪杨过见到这句话的时候,会“又惊又羡”。这样的境界,前无古人,后亦无来者。他的这种人生境界、他的剑道,是无人可比的。既然对手已无,留剑何用?独孤求败的剑,是为了强敌而生的,没了敌人,也就没有了用剑的意义。这就是“无剑胜有剑”的最高境界。一个人的武学在登峰造极之后,用不用剑都没多大分别。这并不是说不用剑就比用剑要强,而是说,天下间,已经没有人能够再值得他们用剑了。这才是为什么独孤求败四十岁后,草木飞花皆可为剑的时候,选择了正式埋葬手中的剑。因为,即便是他都只用木剑了,江湖上仍然没人可以打败他,那他还有什么必要再用剑?这是一种武学修为,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这个时候的独孤求败,年少轻狂,艺业未成。因此他用一柄锋利的宝剑,与群雄争锋。其实,这时候未成熟的,又何止独孤求败的剑法?他的心态和剑道,都还很幼稚。二十岁前的年轻人,都是这样的。年少、冲动,以为手中有了利器就可以纵横天下了,却不知道此时的他们,仅仅只能与“河朔群雄”一争短长而已。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悔恨无已,乃弃之深谷。”三十岁前,正当闯荡江湖、建功立业的时候。青春热血,难免犯下错误。此时的独孤求败,便是这样的。武功比起少年的时候,自然精进了许多,但是人生观却变得模糊了起来。这是这个年纪的人经常犯的错误。误伤义士的来龙去脉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能够知道的,是金庸想要传递的人生哲学--人年轻的时候都会犯错的,而且会是不堪回首的错误。当我们年老体弱的时候,再回首,依旧羞愧难当。唯有“弃之深谷”,以期引以为戒。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三十岁后,圆滑老辣,于人于事,渐渐看透。所谓大智若愚、大勇若怯。结合到武学之道,也是这个意思。此时的独孤求败,横行天下,无人可比。春风得意之际,想必也开始回首前尘、总结半生。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了,所谓的高手,不过就是这么回事,天下无敌却又如何?因此,他收起了以前的狂放,慢慢的,变得注重起个人的修为来了。重剑便是这个时期独孤求败心境的最佳解读,也是金庸对于不惑之年的最佳解读--举重若轻、沉稳老成。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四十岁后,渐近知天达命的年纪,也正是渐近“无剑”的时刻。此时,独孤求败依然无敌于天下,可说已经感受到了独居顶峰的那份寂寞。当人已经完成了一生的夙愿、达成了一生追求的目标之后,其实,人生也已经基本到了尽头。这个时候、这把年纪,人还有什么追求的呢?还有什么欲念呢?没了,也不应该有了。如果都到了此时还存欲求,必为贪欲妄求。这是金庸的人生哲学,亦是独孤求败的剑道。此时,他已经渐渐到了无欲无求的时候,放弃手中的剑,只是时间问题。知天命之年,就是人到了这个年纪,已经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归位了。独孤求败埋剑葬剑,便是知道了自己剑的生命,已经到了终点。“无剑”便是如此。“无剑胜有剑”,在武学上,可说是至高无上的修为,在人生态度上,同样被金庸推崇为极致。这里补充一句,所谓的无剑不一定就指的是无形剑气。知天达命,便是收放自如、随遇而安的人生观。同理,无剑也是随心所欲、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境界,不需要剑,不代表就一定没有剑。只是没有用剑的理由而已。无形剑气也罢、以掌代剑也罢都是一样的意义,并无长短高下之分,只有手段方法各异。六脉神剑固然纵横万里、无往而不利;而黯然销魂掌也同样是震古烁今、气象万千。这两项神功,谁也不一定比谁强。金庸没有自己比较过,我们亦无从得知究竟哪个更强。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两种都已到了“无剑”的境地。唯有收放自如、随心所欲,方为“无剑”;物我两忘,于人于事再不执著,才是“无剑”。而段誉和杨过正是没有做到这点,他们的“无剑”才会缺陷明显,时灵时不灵。我相信,这是金庸在设计“无剑胜有剑”的时候,真正想要传达的。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武侠之逍遥神医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