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颦儿后传 第七章 黛玉认亲 王熙凤忍痛割爱

小说:颦儿后传  作者:728473514  回目录  举报

说这贾母吩咐王熙凤领黛玉下去,拜见族中其他人等,并嘱咐她说晚餐到她这里吃,就不要在别处吃了。

“是”王熙凤笑着答道,走过去拉起黛玉的手。

“我也累了,下去吧,记得晚上到我这里用餐。”

黛玉欠身行个礼,答应着,转身跟着王熙凤走出正大厅。

她们走后,一帮婆子们也退下休息去了。侍候在旁侧的一品丫鬟鸳鸯,瞧见贾母哈欠不止,眼里泛着莹莹的泪珠儿,想到贾母定是困了。

“老夫人,鸳鸯搀扶您进内堂休息吧”

“我正有此意,正想……,没想到,你就说出来了。”

走过一段短小的走廊,来到了套间暖阁儿里,当下,鸳鸯替贾母解衣,细心扶她在榻上睡下了。

在这时,王熙凤领着黛玉转到了王夫人的住处。原来这王夫人居住在荣禧堂。说这王夫人也奇怪,时常居住在坐宴息,而不喜在正室居住,却只在这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当下,老嬷嬷引黛玉进入东房内来。一进东房内,黛玉就有点傻眼了。按说她也是见过世面的,可为什么她会有如此不一样的举止呢?且说这贾府和林府那是自不可在同一层面上进行比拟的,要是比的话,自然是要落入下风的。林如海的家,的确很有钱,可是那要看在什么地方。黛玉的家在苏州。在那里,她的家是大家,住的是大房子,本人也称得上是大小姐。可是在大,在当地在牛,相比京城,那也是小巫见大巫,只有张嘴傻楞的份。是的,她是见过世面。但是见世面,也有大有小吧。打个比方说,苏州的麻雀吃习惯了南方的稻谷,未必吃的习惯北京的小麦吧。道理也是一样的,见过世面,不一定就看遍了全国吧,所以说,黛玉在怎样见过世面,也不能穷尽天下吧。

等她稍微清醒过来,眼神不那么呆滞,她才把王夫人的房间看得仔细,只见: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毯,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摆着文王鼎,鼎旁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摆着汝窑美人觚,里面插着时鲜花草。地下面西一溜四张大椅,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两边又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其馀陈设,不必细说。

看着这些昂贵的家具,奇特的装饰物,精美的陶瓷,新奇的花卉,黛玉情不自禁的流露出喜欢和艳羡。在这些东西中,很多都是她以前所没有见到过的,而有些,甚至她一辈子也得不到。因为这些里面有些东西,都是皇家所特有的,带有鲜明的皇家印记和皇家象征。而这些东西在这里看得到,皆都是沾了贾府的光。很小的时候,黛玉就时常听她母亲说她外祖母家怎么怎么的气派,怎么怎么的规矩,怎么怎么的受到当今天子的赏识和器重,她的侄女元春怎么怎么的受到皇帝的恩宠。

如今她才深深地领悟到她母亲当时所说的话的真正的含义,而这些话,可谓句句都是真理,都得到了实践的检验。想起这些话,也自然的在她内心形成了谨慎。正是这样,她才不敢轻易说一句话。

老嬷嬷让黛玉上炕坐。炕沿上却也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就东边椅上坐了。坐下吃茶,没多久,就有丫鬟过来请黛玉到别处去。

“太太说了,请林姑娘到那边去坐”

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王熙凤和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这时,王夫人正躺在青缎靠背坐褥上休憩,听到有脚步声,忙惊醒过来,再定睛一看

,外面却是老嬷嬷领着王熙凤和黛玉走将过来。

还来不及完全松开眼,伸伸懒腰,王夫人立马下过坐褥,起来热情地迎接黛玉。刚走了几步,老嬷嬷就走了进来。

“可来了,我在这里已等候多时了”

王夫人扑将过去,差点摔倒。这一下,惊得众人忙向前簇拥过来,王熙凤更是慌得不行,瞬间呆住了,而黛玉却是不要命似的,紧紧抱住王夫人。

“嗨,没事,真的没事,多大点的事。”

王夫人耸耸肩,站起来,拉过黛玉的手,暖在手心,表示出极大的安抚和慰藉,同时豁达的就像没有刚才那一幕发生似的。

“老嬷嬷,你下去吧,我看你也受了惊吓,不如回去压压惊。”王夫人说着,拉黛玉在红木椅子上坐下。

说话间,丫鬟端上茶来。喝完茶,王熙凤起身,走到王夫人跟前附耳嘀咕了几句。黛玉不知她们说了什么,只是望着她们感到好奇。

“去吧,我会送她到老祖宗那去的。”

转身,王熙凤就走出去了。看见她走出去,王夫人转过头来看着黛玉说:“你二舅舅吩咐说,待会再和你相见。他怕见到你,又会伤起心来,所以还是决定晚些时间见好。他这会,正在书房看书呢。”

“难得二舅舅这样体贴黛玉。”

“快别这么说,再说,客气什么,都是一家人。”

“二舅母说的是。”

“舅母,二哥哥到哪去了,怎么没看到他。我母亲多次跟我说,舅母生了个哥哥好生怪异,名叫宝玉。光听这名字倒也不怪,只是多些尊贵而已,但是却不是这样的,听我母亲说,二哥哥生下来就嘴里含着一块宝玉,所以就喊他“宝玉”。不知黛玉说得对不对。”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颦儿后传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