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南飞雁诗歌 第三十章 坚守与创新

小说:南飞雁诗歌  作者:南飞雁  回目录  举报

文艺批评的坚守与创新

——彭程

当前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文艺作品的生产机制及传播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文艺批评的面貌、格局和发展前景。

从总体态势上看,当前文艺批评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人才陆续涌现,队伍不断扩大,学术视野和思维空间持续拓展,文章和著作数量浩繁。这些都令人鼓舞。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批评精神的衰落;批评手段的缺乏活力。

当前某些评论文章价值坐标模糊,审美标准含混,独立品格缺失,或唯市场马首是瞻,或沦为人情评论,对作品一味地说好,对其不足或者没有能力辨识,或者轻描淡写隔靴搔痒,而一些所谓的“酷评”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通篇尽是情绪化的宣泄,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言暴力倾向明显。二者表面看来大相径庭,但同样是背离了冷静分析、公正评判的理性精神。更有一些评论文章无视学术研究所应当遵循的规范和严整,立论轻率随意,论据选取上惟我所适罔顾其他,动辄运用市场化、游戏化的语言方式,刻意营造炫目的效果。以上种种,固然有可能一时赢得读者,但却是对批评精神的损害、批评规范的扭曲,是一种自毁行为。不自重的后果便是最终失去别人的尊重。

为了改变当下文艺批评面临的这种左支右绌的局面,恢复其本来的尊严,并获得健康发展的动力,文艺批评工作应该调整自己的姿态。这种调整应该是坚守前提之下的创新,是坚守和创新的统一。

文艺批评担负着对文艺创作进行解析、评判和引导的职责,担负着引领读者的审美精神走向的职责,应该充分发挥文艺守护者的作用,坚持文艺批评的公正原则,坚持伦理和审美标准,在对作品进行价值评定时,不可含糊,不可丧失基本的标准和尺度,不能向权力、市场和人情低头。这一点应该是坚守勿失的。这是文艺批评的灵魂之所在,是其存在的根本依据,是其尊严之所系,也是其得以发展的动力。这是“道”的层面。

但同时,文艺批评可以并且应该适当寻求表达形式、传播方式上的变革和创新。这点姑且称之为“术”的层面。首先,在文艺批评的文本形式上,在不牺牲对理念、观点的表达的准确性、科学性的前提下,不妨尽力淡化高头讲章的色彩,力求生动晓畅,使之更具有对普通读者的亲和力、贴近感,以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最佳化。读别林斯基的评论,我们丝毫感觉不到阅读的障碍,其真知灼见是通过激情洋溢、生动活泼、鲜明形象的语言而得到表达,进而感染和启发读者的。固然,伴随着学术研究分工的深入化和精细化,建立起了一套相应的表达方式、话语系统,但它们没有理由成为表达的障碍。问题往往不是出现在专业术语的运用上,作为对具体范畴的概括和描述,晦涩难懂并非是它们的本质规定性。问题是不少评论家不善于将评论文章写得好看,不懂得如何才能获得清新生动的语言、疾徐有致的节奏、轻重匀称的结构。其次,可以借助当前行之有效的大众传播方式,让文艺批评走近公众,如请评论家在电视和网络上评点文艺作品或文艺现象,这样做,固然会因为视觉传媒方式本身的局限性,产生诸如信息耗损、理念简单化、阐释表层化等弊端,但倘若能够使公众对文艺批评产生兴趣,并因此而去进一步了解作为一门科学的、真正意义上的文艺批评的面貌和本质,从而能在公众和文艺批评之间,起到一种桥梁和中介作用,那么支付这种代价也是必要的。

------------------------------------------------------------------------------------------

南飞雁说:这是针对天朝文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言。当然,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适当的时候,我会写一点自我批评的文章。比如,某出版社美眉编辑欠煞煞地喜欢我的诗歌,要求我包她,我没有正确地教育她,而是告诉了她的上级领导,还告诉了在电视台的情妹妹,还告诉了诗坛上的朋友们。结果,大家群起而攻之,这位女编辑就成天发疯。最近,我打电话给她,我一提起几年前的这件事,她就砸了电话。我觉得对这样的女编辑最好的办法是不理她。

2016.2.8.年初一。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南飞雁诗歌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