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善食天下 第四章 顺逆

小说:善食天下  作者:池阳黎庶  回目录  举报

山雀在歌唱,呼唤露水归去。那日回家时的马粪还没有干透,雍家庄小少爷弄出来的龟苓膏,叫花鸡已经在整个庄内发酵。几个孩子给家里带了一碗拌了蜂蜜水的龟苓膏,强忍着从嘴里省下几块带给父母的鸡肉。整个庄子里就不安静了,聪慧,天才,光耀门楣,衣锦还乡,高官,当日白虹贯日,................

“娘亲,你看庄子里这些人从早到晚,一年一年没有尽头的劳作,结果还是穷成这样,两百多户没有一家能一年到头能吃饱,没有一个孩子有鞋穿的。我有个想法,娘亲帮我看看行不行?”

“我们天赐这么小就悲天悯人的?好,你说,娘帮你一起琢磨琢磨。”

“我觉得能给他们不一样的生活,人不应该这么活着,人应该有希望的活着,我只能一步一步来,先让庄子富起来,让庄子的人天天白面馒头,人人有新衣服,每个孩子有鞋子穿,跟我一般大的孩子读书识字。”

“如果你不是从我肚子里出来,我天天看着你长,一定把你当妖怪了。”雍王氏皱着眉笑着说“你是怎么想的,这得多少钱啊?我跟你爹有你后,你爹发誓行善积德,戒杀茹素。可是你这动作也太大了吧?咱家经不住这么败啊!”

“嘿嘿。娘,你说叫花鸡,跟龟苓膏好吃吗?如果让你买着吃,你买吗?”

“你的意思是.....?”

“对,我的意思就是从庄子选几个人进城。”

“那选谁不选谁啊?”

“先选老庄户,跟老家人一起来的,可靠。有些人养鸡,有些人去收购药材,选精明的去城里推销...............具体的您跟管家商量。咱家出资,庄户出人,分出去股份给他们。”

“那你在家干嘛?”

“娘亲,我要读书啊,还有好多事情要做的。你看啊,叫花鸡买的多了,慢慢就有人跟着学,咱家就不买了,直接给他们提供活鸡对吧。庄子里那么多地,种地人少了,我要找些能让人少耕种更多地的办法对吧?家里吃的东西太少,我要找些我喜欢吃的东西吧?就说将来光耀门楣,我是不是要多读书,多读书我是不是要整理一些笔墨纸砚的出来?做出来好了,是不是可以买到长安去?...................娘啊。儿命苦啊!“

”滚蛋,小滑头。就算你要插手,娘也不会让你去的。你将来要在金銮殿当宰相的,娘才不让你去做这种贱营生。“

”娘,以后事情越来越多的,人手就缺了,让铁头,泥蛋几个灵性些的跟在我旁边,我教教他们,以后也有个帮手。“

”嗯,你说的对,过些日子托人在长安人市上买几个回来,也跟着你。用着更放心。“

“哦,那顺道买几个匠户回来,木匠铁匠都要。”

隔天铁头,泥蛋,狗子领着十几个孩子就到了庄主家,天赐让守财领着孩子们先去量衣服鞋子。自己想着现有的东西吃什么啊?

”煎饼?没菜“

”包子?只有韭菜“

”锅贴?油泼面?刀削面?饺子?“

整点韭菜鸡蛋饺子吧?给老爹改善下生活。这饺子跟包子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饺子是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正赶上冬至这一天,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茱俞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包子也是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所制。书中有载:“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晃晃悠悠走到偏院,看见守财领着十几个青衣小帽的小家丁迎面走来,一人手里拿着一个包子吃的正香。

“哎,正要去跟李嫂说蒸包子呢,已经整好了,省的再絮叨。”

“少爷,这是给即将出门的人弄得路上干粮,李嫂他们正在厨房做呢。包子,馒头,胡饼都有。”

这大夏天包子馒头两天就坏的吃不了了,哪能带在路上吃。

“走,去厨房”

*******

“李嫂,这能耐得几日不坏啊?案板上的面你直接擀成两层韭菜叶厚,然后切细面,越细越好。“

”来个人把鸡杂剁成肉末,越烂越好“

“放油,热锅,放鸡杂肉末,多放盐,再放点,不要怕咸,什么?不是怕咸?盐太贵?不怕,有钱了还怕没有盐?对,对,翻炒,翻炒,没酱油啊?好了,出锅吧。”

”面切好了没?揉成团,不要粘在一起,对,团成一个一个比拳头大的团。油锅,油锅,一大瓢油,对,火大一点。李嫂,面团下油锅炸.............“

..........

速食面?

速食面?

”嗯,速食面。拿大碗,放一块炸好的面团,一大勺鸡杂料,倒开水进碗遮住面,盖上盖子,等下面软了吃。“

”趁着这个机会给你们说几句啊。叫花鸡去了街上人多的时候砸开一个先尝后买直接卖,有酒楼买配方,二十贯钱就卖,谁来买都给。龟苓膏,一碗三文,配方让来庄子买。速食面可买给行商远游的人,十文一块面送一勺酱料,配方二十贯就卖,谁买都给。“

”少爷,为什么不做的长久一些,好让庄户多赚点钱呢?“

”笨,鸡跟面,聪明人吃一次就能做做个差不多,人家多做几次就会了,抓紧卖钱。少爷好东西多得很。龟苓膏吃一百回也配不出来,所以薄利多销,这才是长久的营生。“

”哦“听懂没听懂的都哦

”你们几个,吃完再来找我“

天赐悻悻地走了,嘴里还嘟囔。真是没见过好吃的。

*****

”狗子,你们几个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少爷,狗子就想爹娘妹妹天天有肉有白面吃。“

”跟着少爷,吃香的。我娘说我笨,找个聪明人跟着。“

”额木有想过。“

.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夫财货之生,即艰难矣,用之又无节,凡人之性,好懒惰矣....”

庄子里的孩子跟着雍天赐慢慢的念起文章经籍,一时间,一向繁杂吵闹的寨子里,就只剩下朗朗的读书声。众人生怕打搅了孩子们读书,所有人也站的远远的不敢靠近庄主的宅子。圣人之音,万物收声。

漫天的白云,在瓦蓝瓦蓝的天空,懒洋洋的,白与蓝充满了整个世界。天赐头枕着双手,嘴里叼着草根。

从长安城里买来了几个家匠户,老老少少将近二十口子,偏院里住满了人。庄户门一早就来主家帮忙建房子,安置新来的匠户。

匠户里有泥瓦匠,建房子的速度快了很多,泥蛋似乎更喜欢把自己搞的像一个泥蛋了。狗子说会盖房子的赵老头有个会砌墙的孙女,泥蛋帮着搬了一天的泥坯子。

泥蛋告诉少爷,狗子帮着给孟家锯了一天木头。孟家的小丫头还给狗子一个鸡蛋吃。

不知道帮你反抗神的定义是否合理,但是顺从神的定义理所当然被消灭,命运,这本不是你们的命运。对还是错呢?

回归原本的轨迹或者改变?无比神奇美妙,上苍那无形无影无踪无际的智慧安排世间所有。

已经受到惩罚,难道还要逆天而行?改要死,不改也要死。

若顺其自然,其又是谁?自然什么?猴子说无能为力才顺其自然。

少爷睡了,少年们各自去找各自的乐子。让人活的好一些,神应该不会在意吧?少爷睡了,让神也过得好一些,人也不会在意吧?

你过得好了,求我就少了,所以就不能让你过得好。

神过得好了,跟我有半文钱的关系?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善食天下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