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善食天下 第三十一章 好事近

小说:善食天下  作者:池阳黎庶  回目录  举报

对于那些低地可以让农户种植莲藕。他经过农村看到现在还没有出现用田地种植莲藕的方式,莲藕都生在池塘里,而莲藕成熟要到秋末甚至到了冬天才能踩挖,很费事。莲藕价值很金贵,一般都是切成薄薄的片,当成果子来招待客人。其实用涝地种植莲藕,比种庄稼收入还高。至于高地可以种植棉花。现在大唐部分地区已经有了这种植物,但是只是用来观赏,名叫白叠子。只是由于纺织工业的落后根本没有概念用棉花来纺织取暖。天赐想要取得棉花的种籽还很容易,反正现在离育种的时间还远着。

他是在犹豫,这是可是大唐,因为人都不够吃,还重视粮食的生产,不知道自己这个举动会带来什么影响。到不是他担心种植棉花后农人抽不出棉纱,至少他知道好几种比现在更先进的手工抽纱机和织布机的设计。他是担心棉花种植后,会影响到其他粮食的生产。在丰收之年还好,在荒年难免会受到其他大臣攻击。

天梵告诉他一个新闻,宜州城孙员外有一个女儿,长得十分漂亮,被一个大富商看中,娶回家做了老婆。今天是孙员外六十大寿,这个富商陪着孙员外的女儿一道来到宜州,向孙员外贺寿。他们还从勃泥国带回来一只很聪明的猴子,特地献给孙员外。这只猴子比中原的猴子大了好几倍,样子很吓人,脸是不象其他猴子是红色的,而是黑乎乎的。但这只猴子也比中原猴子聪明,叫它干啥它就干啥。

孙员外也是宜州城有名的大户人家。他的六十大寿自然来了许多客人,但毕竟他只是一个地主加商人,身份还不是很高,宜州城重要官员一个也没有来。他也没指望这些人来。

不过六十大寿是一件喜事,听着客人的夸奖,他嘴乐得都合不拢。让他最开心的就是他女婿居然为了哄他乐,居然颇费心事从几千里外的外国带来一只聪明的大猴子。

他在和客人不断地打着招呼,这时家丁从外面进来禀报,说雍家公子来给他贺寿。

“那个雍家公子?”孙员外怀疑自己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就是那个雍家庄的雍天赐少爷。”家丁答话时用了很大的声音。

“快,快,快请雍少爷进来。”孙员外连说了三声快字,想想还是不对,又亲自来到门口。

一会儿,孙员外居于侧面,殷勤地将天赐几人接进屋子里。

这些客人全都停止了说话,看着这个少年。只见这个少年感觉着众人的眼光,宠辱不惊,脸上稍许带着一点笑容,向众人点了点头,算是和众人打了招呼。

天赐来到那只猴子面前,他知道这不是一只猴子,而是一只苏门达腊猩猩。这种猩猩身高在137到115厘米之间,吃果实、嫩枝、花蕾、昆虫、蔓生植物,偶尔也吃鸟卵和小型脊椎动物,重达40到90公斤。难怪天梵说好大。

客人看到他饶有兴趣地看着这只猩猩,还以为他终归是小孩子家,是来看好奇的,否则怎能来贺孙员外的寿。

这只猩猩大概和人类相处久了,也不怕人,不顾众人的围观,只顾吃着嘴里的苹果。这时候它看到天赐,大约以为他是一个小孩子好欺负,向天赐咧牙呲嘴,惹得天梵吃吃地笑。

天赐这才献上寿礼,然后来到孙家那个女婿面前和他攀谈起来。

这时,客厅里所有客人视线都集中在天赐身上。他们都听说过天赐的事迹,这时他们亲眼见到天赐和孙家女婿交谈时彬彬有礼,比大人还老练沉着,都在心里赞叹果然是天才,与别的小孩子就是不一样。

通过交谈,天赐知道他是杭州人,但常年漂在海上,每次从泉州带好货物出,到达南洋各个国家,最远还到过弼琶啰(今索马里东部),来回一趟花了近两年时间。天赐看到他脸上让海风吹得黝黑,想此言也不虚。可他的夫人,也就是孙员外的女儿,长得果然美丽,虽年近四十,可依然绰约多姿,就象岁月没有在她脸上留下痕迹。天赐和他交谈了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孙员外一干人在一旁听到这些古古怪怪的风俗习惯,也听得津津有味。但她们弄不明白这与改善佃农生活有何联系。

然后天赐这才站起来向孙员外的女婿行了一个大礼。

这让孙员外的女婿慌了神,这位主虽是一个小孩子,可不是普通的小孩子,那可是跟长安城里许多国公熟悉,顶级纨绔称兄道弟的人物,更是连连皇帝和皇后都看中。和自己折节攀谈,就已经是自己的荣幸,那里还敢承受他的大礼。他慌忙从椅子站起来说道:“雍公子,你想折杀我啊。”

天赐却正色道:“此礼非是我向你行礼,而是代天下大唐黎民百姓请求你办一件事。”

孙家女婿苦笑道:“雍公子,你这不是在笑话我吗?我除了用船经商,别的都不会,能为大宋黎民百姓做什么事?”

天赐说道:“我想请江老爷替我带几样东西,这几样东西你若带回,将为大唐立下很大很大的功劳。”

他在功劳面前加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形容词。

天赐继续说道:“近日翻看所有的农书,使我想起了一些物产可以引到我们大唐来,这些物产适合各地旱地种植,如果能成功,将会为大宋每年增加上百亿斤甚至上千亿斤的粮食。”

众人听了开始大声喧哗。上百亿斤甚至上千亿斤的粮食,那将养活多少人?众人张大了嘴巴,吃惊地望着天赐。

天赐语不惊人死不休,继续说道:“而且现在布价将降下十倍,那时就是平常百姓也能拿出钱买新衣服。”

十倍!也就是现在每匹绢只要一百文就可以买到,这是什么概念?

正说着话,外面又传来家丁的禀报,说知州大人带着一干官员来给孙员外贺寿。孙员外和众客人心知肝明,这些官员前来给孙员外贺寿是假,听说天赐前来也随着赶来是真。万一见了几个国公皇帝说几句好话,哪怕什么也不说,不说坏话就行啊!

相互寒喧后,知州看到众人全望着天赐,他问清了原委,这些官员全都张大了嘴巴。上百亿斤粮食,整个关中一年出产多少粮食。如果这个少年说的是真的,那么大唐再也不会出现饥荒之年。

天赐又叫孙家拿来纸墨,还要来水粉。他画了两幅画,一副是占城水稻,一副是棉花,这两幅画让他画得徐徐如生。

天梵在他身边悄声说:“少爷,难道你真是天上星宿下凡?

因为她整天在天赐身边,还整理过天赐的书房,可从没有看到过他作画。可现在这幅画画得多好,不是天上星宿下凡,他怎能懂得这么多?又怎能什么事都无师自通?

可知州全都望着这少年的嘴巴,比起这幅画来,上百亿斤的粮食比这重要了不知多少倍。

天赐指着水稻的画图说道:“这是占城稻。”

天赐拿起桌子上一串葡萄说:“葡萄生在西域,壮如碧玉珍珠,自汉张骞引进中原后,成紫色圆球。味亦不同。南人不适北方寒冷,北人不适南方湿热,因此北人去南方任官寿短,南人去北方任官命亦不长。但他们后代若在异地长大,却与本土人无异。小子遍看农书,又想起本地农人操作,看到他们不会选种。因此小子有请各位大人在两广路两浙路选优质的占城早稻和优质的晚熟寒糯稻与寒粳稻。小子或许有办法让每亩地产量添加一石。”

天赐又指着棉花说道:“这种植物叫棉花。”

知州道:“这个棉花本官也见过,不过它的名字叫白叠子。”(我国至少在2000年以前,在广西、云南、新疆等地区已采用棉纤维作纺织原料。起初人们并未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古代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其《苏莱曼游记》中记述,在今北京地区所见到的棉花,还是在花园里被作为“花”来观赏的。《梁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

天赐说道:“不错,它也能观赏,但是它要是培养得当一亩地可收籽棉上千斤,皮棉四五百斤,也就是可以织出四五百斤布匹。同时剥下来棉籽可以榨油。

当他这一句话说完,客厅所有人都大哗。要知道现在每斤棉(这是木棉)官收价是三十到五十文,四五百斤棉那是什么概念。难怪刚才少年说布价会下降十成,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新衣服。他们都忘记了天赐后面说的棉籽可以榨油的价值。

天赐摆了一下手,说:“据小子所知,现在我大唐西域已经有人种植,得植法都不得当。产量也不高,如达到小子所说,还需数十年光景选出优秀种子和摸索出适当的方法。”

这句话又让众人冷了一大截,心想原来还不能种植哦。

天赐又说道:“现周边国家有海岛棉,又叫粗绒绵,是从弼琶啰所在的那片大陆引进,主要种植在西域。还有一种草棉和粗绒棉,是从天竺引进的,小子在农书里寻找物种和种植方法。”

他又正色道:“所以小子分析后得出目前大唐最适宜种植的是粗绒棉。而且这种棉花还适合在旱地种植,以小子能力虽不能让它每亩产出五百斤布棉,也可以让它产出两三百斤还是可以的。“

天赐话音未落,客厅再次燥动。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善食天下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