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无限影视之女主终结者 第十六章 提升实力

坐在石墓中,步凡脑海中不停浮出这个世界中的顶尖功法来,他决定,要在这些功法中挑出一两部适合自己的,能让自己在短时间之内将实力提升到欧阳锋等顶尖高手行列的功法来。(此时的步凡最恨的人就是欧阳锋了,这货曾虐他两次,所以在提升实力的同时,步凡第一想法就是将老毒物设为假想敌。)

九阳神功、降龙十八掌、乾坤大挪移、北冥神功、六脉神剑、一阳指、黯然销魂掌…各类武学在步凡脑海中不停浮现…

步凡的第一想法就是练习九阳神功,因为九阳神功在这个世界中算得上是一部顶尖的武学,相传该功法是由全真教开山祖师,也就是从中神通王重阳的《先天功》纲要而来,而王重阳被誉为这一代的第一高手,而一传言这九阳神功乃达摩祖师所创,但不论是谁,这两人都是强大的存在!这两人都练过九阳神功,可见这九阳神功的历害。

而且步凡也知道练这九阳神功后,内力自生速度奇快,无穷无尽,防御力无可匹敌,具有自动护体功能,且有反弹外力攻击之效,练至大成者,可以成就金刚不坏之身。

正当小样欲先练九阳神功之时,又想到自己修真功法‘淬破凝身诀’也有这个功效,虽然在地球上淬破凝身诀的修练进展很慢,但他一时也不能确定在修练九阳神功后会不会淬破凝身诀有什么影响。

想了想后,怕修习九阳神功会对淬破凝身诀有隐患的步凡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目前他首要目的是短时间内将实力提升而己,却不可为了眼前一棵树而放弃今后的一大片森林就得不偿失了。

接着步凡又想到了丐帮神技降龙十八掌,毕竟降龙十八掌在这个世界中也是顶尖存在的武学,步凡还记得,天龙八部中,前丐帮帮主乔峰的成名绝技就是这世人眼中惊天地泣鬼泣的武学。

正当小样决定练降龙十八修的时候,随后又想到,这个年代的五绝之一洪七公好像也会降龙十八掌,可其真正实力也就和欧阳锋这个境界而己。

连洪七公这个己将降龙十八掌都练到滚瓜烂熟的高手都只能和欧阳锋打个平手而己,如果自己练了真能完胜欧阳锋么?一想到这里,步凡将修习降龙十八掌的念头给打掉了。

想来想去,最终步凡选择了两部目前最为适合自己的当代武林绝学——六脉神剑和凌波微步!

至于如何选择这两本武诀,其实是有根据的。

影视中,欧阳锋的唯一克星是南帝的一阳指,想到南帝的一阳指能够对敌欧阳锋,步凡心头就一阵兴奋,他目前最头疼的问题就是欧阳锋这个变得痴傻的老毒物,这老家伙好像天生与自己作对似的,每一次面对,动不动就是怒目相向斗个你死我活。

一想到欧阳锋对自己两次的出手,步凡恨得牙痒痒的,他决定自己要在短时间之内弄到干趴欧阳锋的招式,蛤蟆功的克星不是南帝的一阳指么?那步凡就修习一阳指的升级版——六脉神剑!

只要把六脉神剑练成了,自己还会怕欧阳锋那个老毒物?到时就不是他虐步凡,而是步凡狂艹他了!

一想到这里,步凡心里美得不得了,脑海中都开始浮现欧阳锋那老毒在自己生猛的六脉神剑悲催吃憋的影像了。

确定了攻击绝技六脉神剑,步凡便决定再修习一门身法,毕竟小样也不能确定这个世界顶尖高手就是欧阳锋这样的存在,如果还有实力比欧阳锋更强,又和自己作对的高手怎么办?所以步凡决定,他要修习一套这个世界的顶尖轻功身法。

(PS:看到这里,读者大大们可能又会喷:丫的,你步凡不是修真者么?修真者的实力怎么说也会比这个世界的武者强吧?主角怎么不练修真法诀而尽练这个世界的低级武功?

在这里作者君说明一下,前文也说过,如今的地球资源匮乏,根本不足以修练修真界的修真功法,因为修习修真功法,主角的实力提升将会更慢,而如今主角的实力是练气期,其真正攻击力也就等同这个世界的先天之境武者。

说到这里,读者君可能又会问:修真界的武学啥的不是都比这个世界的高么?为什么练气期的实力只和先天境同一个等级?

说到这里,作者君只有弱弱的告诉众位读者大大,因为这个世界的体系是作者君自个设定的,如果不这样设定,接下来的剧情作者君不知道怎么去侃了....

所以来到南宋的步凡,虽然空有一脑修真界绝世法诀,却拿看不能练,因为修练太慢了,以他的进展根本不够这个世界的武者虐,所以他唯有弃优择劣,选择最适合自己这个时段修习装逼的功法。)

说到轻身功法,在步凡的影像中,这个世界中最牛逼的莫过于逍遥派的独门轻功步法——凌波微步了!

想到便做,接下来步凡便按照六脉神剑、凌波微步的修练方法逐一开始修习起来...

......

三天后,己然将六脉神剑与凌波微步练到小成的步凡心里头乐开了花。

以自己目前的实力,再加上这六脉神剑与凌波微步,哪怕再对上欧阳锋那个老毒物却也不再惧他了吧?想到这里,石洞中的步凡不由狂笑起来!

而在小样狂笑的同时,他却不知道,古墓几里之外,断了一臂己然醒过来的杨过,此时正在和欧阳锋闹着回古墓呢...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无限影视之女主终结者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