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芹到至深 中秋(云蒙居士)

小说:芹到至深  作者:芹子葱  回目录  举报
芹到至深:中秋(云蒙居士)

秋来长是病,不易到中秋。

欲赏今宵夜,须登昨夜楼。

露浓梧云淡,风细桂香浮。

莫做寻常看,嫦娥也解愁.中秋,作者朱淑真。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我只当今日是寻常,可今日亦非寻常,从醒来起各种思绪从心头涌起,缱绻缠绵,心莫名的乱着。中秋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与家人一起围坐吃月饼,闲话家常道也是好的,骨子里的浪漫情怀使我希望在今夜独坐庭院,吟风弄月,谈笑中秋,只是年年中秋我只一人独步院中,空对着无暇满月独赏独醉,独吟独唱。一年圆月今宵读,人生有命非由我,也许我命中注定了孤独寂寞,今生我只能空对着满月独自愁伤,我只恨自己没有李白那样的豁达心怀,即使一人赏月也赏的豪情万丈,潇洒如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何等的洒脱自在,何等的大气豪迈,我只能对月自怜而已。有时候我都羡慕黛玉与史湘云一起度过的那个中秋之夜,她们在凹晶馆里头连诗作对,赏月缓行,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至少黛玉还有史湘云这个与之同病相怜,兴趣相同的伴与之一起度过这寂寞中秋,终究黛玉是比我幸运的,她有宝玉这样一个至死不渝爱她且与之心有灵犀的爱人知己,还有史湘云这个与之出身相似,都寄人篱下而且彩旗相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偶尔的相伴,惊回首,看眼前我都是孤孤单单,我之情绪无人会,欢喜落寞心自知。关于中秋的诗很多,给我印象深刻的除了苏东坡的《水调歌头》的大院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外,唐代大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也算佳句。然而唐代诗人李峤的《中秋夜。》也令我甚是喜欢,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虽说是天涯共此时,然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气象,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就如此说,就算处处是满月,然不同地方却是不同的月光,同样的月光赏月人的心情不同,那月也各有不同。其实月的阴晴圆缺本是自然规律,然而我们天朝的文人却赋予了月亮各种情怀,让原本一个在寻常不过的月球变得温婉多情,它自然的阴晴圆缺便与我们人的悲欢离合有了千丝万缕的相关,也只有我们的天朝古典文化能赋予这无无情之月多情。我们不过赋予月亮各种情感,特别是中秋之月情感是最复杂的,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海上生明月,再到千里共婵娟,月亮还是亘古不变的月亮,只是我们看它的心情却越发丰富了,从古人给中秋之月取的各种名字就看出中秋月或者说月亮在我们祖先人心中是如何的分量,在苏东坡笔下月唤婵娟,而这婵娟本是形容美好的女子,那在苏东坡心中月如一位温柔婉约,多情浪漫的女子。在李峤的笔下月叫做圆魄,带着些许神圣的意味在其中。而在朱淑真这首《中秋不见月》——中秋不见月

不许蟾蜍此夜明,始知天意是无情。

何当拨去闲云雾,放出光辉万里清。诗里淑真把月叫蟾蜍,我们知道这蟾蜍乃是五毒之一,它与蝎子,蜈蚣,蛇,蜥蜴共为五毒。淑真把美好的月亮比作蟾蜍并非亵渎月之美好,而是孤独之人怕月圆。而朱淑真的《中秋玩月》独占秋光盛,天工信有偏。

清浑千里共,皓魄十分圆。

兔影寒犹弄,蟾蜍老更坚。

只愁看未足,一去又经年。这首诗里,她把月亮唤做皓魄,这皓魄乃是形容明亮的月亮,而诗人李朴的《中秋》里同样称中秋之月为皓魄,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武林就算到了今天我们对月亮的情感依旧深厚,而且赋予了我们当下人的情感寄托,譬如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可以为我作证。以及《你看你看月亮的脸》等等。这个中秋我想不会和月亮错过,而这个中秋我依旧是月下独孤的人而。幸好千年前还有一个女子与我共鸣,与寂寞相伴,同孤单为伍,在这中秋形单影只,数着寂寞,心意寥寥。

秋来长是病,不易到中秋。

欲赏今宵夜,须登昨夜楼。秋来之后日子越发不好过,只因久病不愈,成日恹恹情绪,却也终究无人来问,越是心内郁闷,越是害怕到中秋人月亮团圆的时候,会越发勾起伤心,病也就更重了。这里秋来长是病,不易到中秋二句在《千家词选里头写做时光如捻指,不觉是中秋。时光如梭,仿佛弹指一挥间却又是一年中秋到,春华秋实仿佛一念之间而已。既然今日是中秋还是要登高赏月的,若是错过今宵,便是经年,若是今夜赏月便是去曾经望月的地方。今宵与昨宵可以理解为今夜昨夜,我更愿意理解我今年与去年,或者今夕与往昔。淑真终究是一个浪漫诗意的女子,即使一个人的中秋也不想错过这好月光,纵然独赏独伤,至少不能让一年一回的好月在忧伤恹恹里掩藏住。登楼望月,寄托心意。

露浓梧云淡,风细桂香浮。

莫做寻常看,嫦娥也解愁。已是夜深露浓重的时候,月光下棵棵梧桐树的影子都变得稀疏浅淡轻柔了,微风细细,一股桂花的幽香气息迎面扑来,那淡淡幽香静静的流转在温柔的空气里。中秋节正是桂花一枝独秀的时候,在淑真所在的南宋时候正是文化繁荣之时对于中秋的重视非寻常,中秋月赏月赏桂,把酒临风,品尝各种新鲜瓜果及粽球必不可少的月饼,桂对中秋有着特殊的意义,传说嫦娥所在的月之广寒宫里头就有一棵桂树,吴刚砍了千年也未砍倒。对于淑真而言今夜虽是中秋却孤独寂寞亦如寻常,然而今夜终究不似寻常,因为在遥远的月宫里头还有一个叫嫦娥的美丽女子,今夜她也是最寂寞的,想想苦了千年的嫦娥自己心里也多少平衡一些了,。

淑真这首《中秋》不确定其具体的写作时间,不过按照对淑真的了解这首诗可以推断是在其婚后与丈夫分居自己独居的时候所作,一般淑真在与丈夫分居之后的作品风格多是独居者的寂寞忧伤及对情人的思念,关于中秋淑真写了好几首,虽不是一气呵成,或者是一年一首,或者是隔年一作,然而风格都与这首相似,譬如这首《中秋月.杳杳长空敛雾烟,冰轮都胜别时圆。

风转漏报天将晓,惆怅婵娟又隔年。浩瀚遥远的夜空甚是晴朗,不见一丝烟云的踪迹,一轮无暇美月静静的挂在在纤尘不染的夜空里,圆满胜似其他时候,暖暖的和风已变得有些清冷,青衣罗衫已觉不胜寒,更漏告知一夜已所剩无几,稍纵便是朝时,心中涌起一丝丝的惆怅来,只因挥挥手作别这美好月色,在相见许隔年。在这里淑真用了冰轮比作无暇月光,而后面又用了婵娟比作美好月色,纵然是一个人赏月也能赏的如此诗意,唯有淑真及古来一众文人而已。

淑真在未出嫁之前所做诗多是缠绵轻快的,同样在中秋何家欢聚后淑真做了一首《中秋夜家聚咏月》其格调与以上两首完全不同。

中秋夜家宴咏月

九秋三五夕,此夕正秋中。

天意一夜别,人心千古同。

清光消雾霭,皓色遍高空。

愿把团圆盏,年年对兔宫。

我想做这首诗时淑真也就十三四岁还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着晒女一般天真烂漫的情怀,那年中秋合家团聚,淑真与家人把酒言欢,赏月闻桂,气氛异常温馨,我们可以想想《红楼梦》里贾家过中秋七十六回凸碧堂闻笛感凄凄那一回,前半部分贾母与贾家一众赏月闲话,那时候贾家已经是风雨飘摇,江河日下了,可围坐一起倒也温馨热闹。淑真的家世随不及贾家那般风光,可她在娘家时的中秋一定是热闹富足,温馨流转的,最后那愿把团圆盛,年年对兔宫二句我仿佛看到了一张少女灿若桃花的脸。其实淑真在家日子的确是好过的,她是官宦千金,兄弟姐妹也都读书识字,也算有知心人了,就如迎春探春惜春记黛玉宝钗史湘云等人各自没有归宿时在大观园里那一段的美好。

皎洁的月光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心事,或喜或悲,感谢古人赋予月亮各种情感,使我们不同心事的人都对月寄托各自难以言说的心情。

今年中秋亦如往昔,我把微笑留给红尘,把寂寞寄给月亮。

—————————————————————————————————————————

大地评语:

一串珍珠,文不孤——读云蒙居士的《中秋》

古往今来,情在月中行,各有独到心境。中秋来到,心中情感其发,引出独到心

境。引古引典,娓娓道来,情切感人。

情怀,沿着思绪流淌着,一条彩线,穿珍珠!云蒙的文章总是那么细腻,独到的

眼光,一句句把世间由古到今,由此及彼,那些景象看似互相不干,但自然连贯

起来,浑然一体。赏月,抒发心情独吟独唱,连接到李白豁达心怀的一种咏的形

象,又以赏月线索,连绵到黛玉与史湘云一起度过的那个中秋之夜的情影,写心

写情景,穿透了时空,组合起来给予人们横断面、立体感。给咏中秋、赏月篇一

典范的手法。

又一段文字,继续彩线穿珠,一珠珠地穿,一珠珠叙谈,蕴含着哲理,看似谈诗

,实际是赏月人的心情不同,那月也各有不同,予了月亮各种情怀,理在诗珠叙

述中章显。把历史长河那闪光的诗珠咏来,也把多彩的赋月情怀一珠珠璧合一块

儿表述其意。

孤单行文,文不孤。自有古今相坛叙。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芹到至深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