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七星剑 第二回 纵横捭阖庙堂中(6)

小说:七星剑  作者:赵勣  回目录  举报

曾天阳回到御史衙门,已是子时,他并未入睡而是奋笔疾书,写了一道奏折,奏折上将其在开封外城调查的土地归属情况一一列举,并弹劾当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彦博联合大内总管蓝天星纵容府内总管搜刮百姓田地、谋取财物等数条罪状,请圣上明察。第二日,他将此奏折交到中书省,所有奏折由中书省统一分类呈给当今圣上阅览,负责督办此事的是侍郎左右令两位官员,王方身为侍郎左令恰好这日当值,当他检查各类奏折的分类时,见御史台的奏折里赫然有曾天阳的奏折,原来御史台和知谏院不轻易上奏折,但凡上奏折,便是参奏官员的罪责之事,因此中书省对这类奏折审视的非常仔细。王方心中十分好奇,因为他深深了解曾天阳的品性,曾天阳任御史这一官职,必然对那些贪墨乱纪的官员不耻,定要弹劾他们,如果是一般官员倒还无事,但要弹劾得罪那些二品以上的权臣,若圣上不买账,那这个御史的官职也就丢了,恐怕从此连为官的道路也堵死了。想到这里,王方在好奇之心的驱使下,趁左右无人,偷着将曾天阳的奏折打开观瞧,看后不禁吓出一身冷汗,皆因里面参奏之人都为当今圣上所依赖的权臣,这岂不是‘鸡蛋碰石头’。于是,王方便将这份奏折藏入袖中,等到当值结束后,来到一处僻静无人的地方,将其烧毁,不留痕迹。其实,私自偷阅奏折已犯了国法,毁掉奏折更是犯了杀头之罪,王方为了曾天阳的仕途,不得不出此下策。

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执行不到一年,便出了大事。原来,新政开始不久,监察御史梁坚、王拱辰就上书弹劾陕西知府滕子京和都尉张亢贪污衙门钱财。这两个人一向为范仲淹器重,是新政的坚决支持者。范仲淹见此,不惜辞职,起而为他俩辩护。早先,滕子京曾经写奏折,劝诫仁宗注意节俭,言语多有冒犯之意,为仁宗所厌恶,早就想惩治他一番,便借着王拱辰的参奏,将滕、张二人贬官。枢密副使夏竦曾遭欧阳修等人弹劾而贬官,对范仲淹、欧阳修等十分痛恨。石介是坚决支持范仲淹的大名士,经常写文章和诗赋议论朝政,十分大胆。于是夏竦竟让手下幕僚模仿石介的笔迹,篡改了石介给富弼写的一封信,诬陷其有反叛之心。夏竦把这封信上交仁宗皇帝,弹劾范仲淹、富弼等人结为党羽。仁宗看了这封信,虽然不太相信,可内心却也十分不安。中书省侍郎贾昌朝、夏竦及王拱辰等人,暗中串通,指使谏官钱明逸向仁宗皇帝告状说:“范仲淹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扰乱朝廷。他们推荐的人,多是自己的朋党。凡是他们一党的,竭力保护张扬;不是他们一党的,一概加以排斥,置之死地。”这更加引起仁宗的猜忌了。

一日早朝,仁宗向各位大臣问道:“过去小人多为朋党,君子难道也结党吗?”胸怀坦诚的范仲淹竟回答说:“我在边防的时候,见到能打仗、会打仗的人聚在一起,自称一党,怯懦的人也自为一党。在朝廷上,正、邪两党也是一样。陛下只要用心体察,就可以分辨忠奸。假如结党做好事,那对国家有什么害处呢?”仁宗对这个回答当然很不以为然,但心中已然不再信任范仲淹了。知谏院主事欧阳修为了驳斥那些污蔑新政的人,直抒胸臆,写了一篇《朋党论》的政论呈交仁宗,并在朝官中传阅。欧阳修的文章,对派别问题不但不稍加避忌,反而承认大伙的确都在结党。有小人以利益相交的“伪朋”,有君子以“同道”结成的“真朋”。欧阳修提出,做皇帝的,应当辨别君子之党与小人之党,“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却不曾想,适得其反,使仁宗下定决心要驱除范仲淹众人。因为自太祖皇帝继位后,曾一再强调任何大臣不可结党,太祖之后,太宗、真宗及仁宗都在这方面表示了决绝的态度,决不让步。仁宗就曾多次下诏指示朝官“戒朋党”。在仁宗心中,无论是忠臣还是奸佞,只要结党便是对朝廷的威胁,对祖先宗旨的挑衅,所以他必须严守祖宗礼法。

庆历五年正月,仁宗罢免了范仲淹参知政事职务,贬官到陕西彬县做宣抚使。罢免富弼枢密副使职务,贬官到山东郓城。罢免韩琦枢密副使职务,贬官到扬州。欧阳修则贬官到安徽滁州。罢免杜衍、王素、蔡襄等的职务,贬官到山东兖州,理由是“支持朋党之风”。但凡是支持新政的官员,无一不受牵连,或被贬官,或被削职,涉及数百人之多。这“庆历新政”也便走到了尽头。

曾天阳作为御史,参与新法,自然逃脱不了干系,被贬官到四川蜀地做县丞。圣旨下达后,曾天阳便收拾行李准备赴职,他本想通过新政在朝廷做一番为国为民轰轰烈烈的大事,最终却败局已定,一切恍如梦境,他心中不禁感到凄凉与无奈。听到他要离开汴京,王方早就来探望于他,见曾天阳有些伤感,王方劝慰道:“贤弟不必太过悲伤,既然在庙堂之上伴君,随时都有被贬官的危险,许多大臣今日被贬官到外地,数月后又被召回朝廷任职,这也是常有之事。”曾天阳道:“哥哥,我并非因为贬官而悲,而是想到新政被废,许多利国利民的举措停止,那些昏庸无为的人重掌朝政,国家与百姓不知被置于何地。”王方道:“贤弟可后悔吗?”曾天阳道:“之前与哥哥说过,参与新政我是从不后悔的,今后我宁愿做一名地方小吏,能造福一方百姓也是善莫大焉啊。”王方道:“贤弟如此坦然,哥哥自愧不如啊!”三日后,曾天阳坐在马车之上,身后跟随四名骑马的背包侍从,加上赶车的车夫,六人出了朱雀门,顺着大道朝开封外城门而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七星剑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