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寻踪觅道 第十章 分神

小说:寻踪觅道  作者:冷然逍遥  回目录  举报

修仙一途,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之境地。听老师此言,我沉吟良久道:“何为地仙,地仙之上可还有神位。我道家最够境界是哪个,常听师父言道:“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可是其中奥妙自在,以徒儿如此道基,还不太能领悟!”

上人道:“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不可见功,唯以长生住世,而不死于人间者也。而地仙之上,亦有天仙、灵仙、玄仙、太乙散仙、太乙金仙、罗天上仙、以及大罗金仙等七个果位!其中,大罗金仙德行最高,传说当年,祖师爷玄都法师下凡,创立教派之时,便是大罗金仙。”

师徒二人,谈经论道不得闲。一问一答已然半月有余。出关尔后,我便在讲经台上日夜苦修。潜心修道,入门焉,行静功之道。然,行静功而习内在法决,法决为听息,观光两门诀窍。听息者顾名思义,就是听自己的声音。此声并非死死去守耳窍,也并非是听呼吸的声音。而是,顺其自然,不可以意念强行支配。

观光法决乃道门密不外传的诀窍。是以师徒之间口口传授,观光的妙用,实质为炼性。吾人之性,原为虚无一光,在下生之前,来自宇宙。谓之性功。性之根,在于两眉中间之一窍。此窍来自吾人下生之前,因而称为“祖窍”。初先静坐片刻,用前面所讲的“听息”法。身心入静之后,即将两目,似观非观,止于“祖窍”之前。这个“祖窍之前”,不在身内,亦不离身外,就在眼前约一寸二分的位置。

是以“观光”的妙法,在道书上面又叫“回光”;听息之法,在道书上面又称“调息”。因此此入所讲的静功修炼法,又称为“回光调息”。师父言道:论述“回光调息”说:“其法自两眼角收心一处,收到两眼中间,以一身心神,尽收此处,所谓‘乾坤大地一齐收来’是也”。

我端坐讲经台两耳不闻窗外事,万物止于静,静功者是以止念,凝聚心神不被外无所干扰。如佛家的坐死禅!

然,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坐静坐之法,可使人心清意诚,心无杂念而修行。静极而制动,此乃一上乘法门。动而修,实乃炼形化精,使谷化精,祛病除疾,疏经通络,补漏健形之目的,属于炼丹法中的起手“清地平基”法也。如,此般方法,动静同修矣,由静而动,再由动而静,即得整修和兼修之真趣,外动内静,内动外静,形静而神动,继而形动则神静,识神知而不守。完毕后上坐存想,则是外静而内动。是为动静兼修也。

如此般三年,风吹日晒,风霜雪打而不动,内外兼修,是以贯通奇经八脉而至泥丸宫。头有九宫,泥丸而至第四,上映九天焉!

奇经八脉者,阴维也,阳维也,阴蹻也,阳蹻也,衝也,任也,督也,带也。运玄功,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两鼻翼之间,一孔吐白色阳刚之气,一孔喷黑色阴柔之力。阴阳循环而至气海,头顶圆光,两道真气自太阳而汇神庭,波波荡荡,聚聚凝凝。隐约显现出一金莲模样。

金莲共九叶,上有金光灿烂,下有五色毫光。花蕊中心有明珠闪烁,周边有一道道,似有似无的粉红色光芒,跌宕空中,沁人心脾的香味渗透体外,却也逃不过玄玉周身三尺以外。若是此间有他人经过,定会大吃一惊!

却说这金莲却非凡物。乃是当年南海观世音,池中的金莲的莲子,孕育千载而成。当年,唐僧师徒路经流沙河,正值碧池中金莲绽放,因此观音还请来,黎山老母、文殊、普贤二位尊者前来观赏。阴差阳错,金莲的莲子坠落凡尘,被一位仙人所得。仙人飞升之后,便留在了洞府中。却是机缘造化,天数使然。我误入洞中,平白得了这便宜。

这金莲,它千年生长,千年绽放,千年成熟。虽不及瑶池蟠桃一样,有起死回生之效。却是我玄门中人的疗伤圣品。我依着它本身精华玉液,刹那间脱了兽形,幻化本来样貌,真乃是上天眷顾啊。

以前虽有典籍在身,却是自己摸索,因此成效不大。至如今我得老师教化,以前不懂的地方,现在已经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值此修炼之际,将金莲与本身融合,奈何,金莲功用甚强,其中蕴含的能量太过霸道!三载时光也不过炼化一片。但,只此一片也让我受益良多。

“天地分阴阳,两仪化四象。元婴出窍夺天地,太极初元辨日月。紫府归元,抱残守阙,下至关元而至泥宫,”但见讲经台上,我右手食指天,左手食指地,双手叠接,两手抱诀。是曰:“两手抱诀时,左手食指和拇指画圆,右手拇指放在圆内,右手四指放在左手四指下面从拇指方向看,就是一个“太极图”的形状。如此相抱,则人身之阴阳二气,俱通矣!”

云霞荡荡,讲经台下,玉兔捣药俯首,朝露亭中,雄狮匍匐听经。金桥玉桥,朱门金门。金桥玉桥丹顶展翅欲翱翔。朱门金门,光丢丢耀眼葫芦顶。彩云辉辉,青鸾飞舞声娇艳,盈空万道霞光现。

听经台上,只听我口中“嘿”的一声,鼻孔中喷出了两股阴阳二气,吐出来的白气缠住我脑袋周围,缭绕不散,渐渐愈来愈浓,成为一团白雾,将我面目都遮没了。黑色的阴气,绕住四肢,经久不衰,缓缓愈演愈烈,化作一团云烟。跟着只听得我全身骨节格格作响,犹如爆豆。过了良久,爆豆声渐轻渐稀,跟着两团云霞也渐渐淡了,见我我鼻孔中不断吸入白雾烟霞,待得云霞吸尽,我睁开双眼,缓缓的站了起来。

站起身来,两道光束自眼眸而射,足有丈远长度,点手一指,一颗青松拔地而起。我道:“跳舞!”只见那青松在空中来回摇摆,左右旋转,好不稀奇。”只听我再一声言语,那青松立马落地,连根而起,不露刚才光景。

“好,不愧是我之徒儿,不过短短三年,便越过聚灵、金丹。元婴境界,直至分神。不过此般进度如此之快,却是不利于你日后修行!”说道最后,师父语气中明显有些担忧。我走上前去道:“师傅不必挂碍,弟子定然突破处处困难。早日修成正果!”语气中带着自信,眼神中夹杂着自豪。河上公看了看爱徒,叹息一声道:“我接到青城山自生上人的请帖,要往建福宫中谈经论道。你如今修道初成,为师临走时,有数语相赠!”

师傅请讲。见我满带喜色,师父道:“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心若轻浮,要安心向下。须知心静则国土净,息心就是息灾。”

沉吟一刻,我疑惑道:“师父这是什么意思啊。”上人道:“日后你自会明白,万不可争一时之气,而弓弩相向。须知息心即是息灾!”闻言良久,我又道:“可是师父预知有事发生,而提醒自己?”上人道:“难难难,难于天数使然。”话音一落,上人跌足而起,勾霞踏云而去,身后伴着两名童子...

此时,这偌大的天台仙境便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参悟良久,也不明白是何种意思。到了最后便也不再理会。自月华池中沐浴后,便游览天台山色,踏青暮游而去....却说这天台山色,美仑美奂。

有诗赞曰:俏峰挺立,曲涧深沉。俏峰挺立透空霄,曲涧深沉通地户。两崖花木争奇,几处松篁斗翠。左边狼,熟熟驯驯;右边虎,平平伏伏。每见铁牛耕,常有金钱种。幽禽斯朔声,丹凤朝阳立。石磷磷,波净净,秀峰丹崖奇景色。世上名山无数多,花开花谢蘩还众。争如此景永长存,八节四时浑不动。诚为三界天台山,滋养五行水脏府!

行至虎头崖,见一青石横卧,入手光滑细腻,无那沟沟壑壑。时至黎明,我盘膝端坐,口中默念真言。此言并非道德,此句并非经典。乃是与生俱来,龙族真本色。金莲相助,九叶化一而成丹。真元凝结而变津液,津液缭绕丹珠上,压于下丹田,视为元丹,丹成者,可,翻江倒海,吞风吐雾,兴云降雨。

突然间,天空上,乌云盖顶雷电生,青石上,玄玉化蛟欲腾空。《广雅》中道: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声如牛吼,无角而鳞片滑。升入空中,即有雷电轰鸣,五雷聚顶!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寻踪觅道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