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易!陈易!快醒醒!”
“这次我是真的没办法了,求你帮个忙行不行?”
“能不能借我点钱?我想请咱们班的钟小艾出去吃顿饭。”
“咱们俩这么铁的关系,你要是不肯帮我,可就太不够意思了啊!”
1992年9月底的一天,汉东大学男生宿舍楼8栋313宿舍里。
一个身高一米八、长相俊朗却身形偏瘦的年轻男人,急匆匆地冲了进来,对着屋里的人高声喊道。
这个男人名叫侯亮平,是陈易的大学舍友。
就在一个月前,陈易意外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人民的名义》原著世界里。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成了侯亮平、钟小艾的同班同学。
除了他们俩,班里还有陈海、高芳芳等人。
今年正是他们升入大三的第一学期。
其中高芳芳是高育良的女儿,论颜值丝毫不逊色于钟小艾。
只可惜此时此刻的高育良,还只是汉东大学政法系的一名普通教授。
论身份背景,和钟小艾比起来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
所以即便知道高芳芳对自己有好感,侯亮平还是一门心思要追求钟小艾这只“金凤凰”。
而此刻的陈易,正趴在书桌前奋笔疾书。
他上一世毕业于一所211大学的文学系,后来在报社做编辑,同时还兼职写网络小说。
虽然收入比不上那些顶尖的网文大神,但比起本职编辑的工资可要高得多。
他不仅在古都市买了一套房,还添置了一辆车。
只可惜长期熬夜写作,让他的身体彻底垮了。
等他再次睁开眼睛时,就已经穿越到了这个年代。
如今的他出身贫苦家庭,生活过得十分拮据。
不过陈易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重新拿起了笔,不断向各大报社投稿。
上一世好歹做过编辑,他脑海里还记着不少名人大家的散文、诗作和小说。
而且这个年代的报社,不像后来那样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不用花钱打点,也不用到处求人托关系,只要文笔够硬,就有发表文章赚取稿费的机会。
就像余华曾经说过的那样——《收获》是为数不多愿意刊登新人作品的杂志。
陈易穿越过来后,写了一篇短篇小说投稿给《收获》,没想到真的发表了,还拿到了三十块钱的稿费。
对于这个年代的普通学生来说,这笔钱可不算少了。
要知道,汉东大学学生的月生活费普遍在一百块到三百块之间。
还有些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可能只有几十块钱。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2年大学生人均月生活费为150元,1994年则增长到200元。)
“你要借多少?”
陈易停下手中的笔,抬头问道。
“借我三十块……算了,还是借二十五块吧!”侯亮平连忙改口,“下个月我妈给我汇生活费了,我马上就还你。”
“你疯了?”陈易满脸惊讶,“你一个月就一百块生活费,这一下子就要花掉四分之一?”
穿越到这里之后,陈易一直保持着低调的态度。
他没有和班里的同学过多接触,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小透明”。
虽然他并不喜欢侯亮平,但两人毕竟住在同一个宿舍,抬头不见低头见,平日里也维持着普通朋友的关系。
起码现在的侯亮平,相对来说还算靠谱。
虽然有时候有点爱慕虚荣,但为人还算古道热肠,不像二十年后那样,动辄就流露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嘛!”
侯亮平嘿嘿一笑,凑近陈易压低声音说:“跟你说个秘密,咱们班的钟小艾可不简单!”
“她老家是北京的,寒暑假回家都坐飞机,一个月的生活费差不多有一千块呢!”
“你想想,咱们认识的人里,最有钱的就是大春了吧?他一个月也就三百五十块生活费。”
“钟小艾的生活费,可是他的三倍还多!”
说起这些,侯亮平脸上满是得意:“你说我要是能把钟小艾追到手,以后咱们还能愁吃愁喝吗?”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一笔稳赚不赔的投资!”
陈易听了只是淡淡一笑,没有多说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二十五块钱递给侯亮平:“拿去吧。”
说完,他便重新低下头,继续伏案写作。
最近他打算创作一部长篇历史通俗小说——《明朝那些事儿》。
虽然脑海里已经有了大致的故事框架,但还需要一字一句地用笔写出来。
这让他不由得怀念起后世用计算机打字的日子,钢笔写字实在太慢了。
陈易一个小时最多也就写一千二百字左右,而这部小说全篇有142万字。
要是等全部写完再投稿,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所以他打算把小说分成九卷来写,平均每卷大概16万字。
等第一卷写完后,先拿去投稿,看看出版社或者杂志社的反应。
尤其是《收获》杂志,级别很高。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