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爸爸!我再也见不着爸爸了!”
1951年,夏,京郊李家村的坟地前。
七岁的小姑娘贾瑶瑶趴在新垒的坟包上,哭得撕心裂肺。
她身后站着十八岁的少年贾景伟,眉眼间满是悲恸,却硬生生憋着没让眼泪落下。
贾景伟是瑶瑶的亲哥哥,坟里躺着的是他们的父亲贾大河。
三天前,贾大河下河捕鱼时不幸溺亡,被人捞上来时身子早已泡得浮肿。
若不是村长大发善心出面帮忙,兄妹俩连父亲的后事都料理不了。
去年,一家三口逃荒到这儿,本想着投奔京城里的远亲,怎料赶上临时军管,城门紧闭进不去,只好在李家村落了脚。
村里人本分热情,给了他们一间闲置许久的土坯房。
可他们是外来户,没有分到田地,贾大河只能靠上山打猎、下河捞鱼,勉强养活一双儿女。
前几日听村里人说城门松动能进城了,贾大河琢磨着空手投奔亲戚不像话,便想着下河捞几条肥鱼当见面礼。
可谁也没想到,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只留下孤苦伶仃的兄妹俩。
“瑶瑶,别哭了,咱回家。”
贾景伟怕妹妹哭坏了身子,轻轻拉起她瘦削的肩膀,将人搂进怀里。
他常年跟着父亲打猎,身形挺拔,练出了紧实的肌肉,眉眼间带着几分英气,村里人见了都要夸一句俊后生。
贾瑶瑶抽抽搭搭地靠在他怀里:
“哥,咱以后去哪儿啊?”
贾景伟抬手抚了抚妹妹略显枯黄的发髻,声音放得极柔:
“去京城,按爸爸生前说的,投奔咱那门亲戚。”
“那能把爸爸带上吗?”
瑶瑶回头望着坟包,眼神里满是不舍。
贾景伟心头一酸,强装镇定安慰道:
“等以后你想爸爸了,哥就带你回来瞧他。”
听到这话,瑶瑶才渐渐止住哭声,乖乖跟着哥哥回到了那间破旧的土坯房。
贾景伟简单收拾了屋里的家当,除了几件打补丁的旧衣裳和一床薄被褥,再也找不出别的值钱物件。
他从父亲枕头下翻出一封揉得发皱的家信,信上记着父亲托朋友打听来的亲戚住址。
南通锣鼓巷95号,红星四合院。
“南通锣鼓巷95号……这不就是《情满四合院》里的地方吗?”
看到地址的瞬间,贾景伟心头猛地一震。
他并非这个时代的人,而是来自现代的穿越者。
他前世是一名医术精湛的国医,尤其精通针灸。
不知怎的一睁眼,就魂穿到了这个1951年的少年身上,承接了原主的记忆和亲情。
他前世看过《情满四合院》,对院里那些精于算计、各怀心思的人再清楚不过,简直没几个靠谱的。
而他们要投奔的亲戚,不用想也知道是贾东旭一家。
一想到贾东旭那爱占便宜、尖酸刻薄的母亲贾张氏,贾景伟就觉得头大。
“真要投奔过去,那贾张氏素来爱算计,指不定怎么给脸色看呢。”
贾景伟心里犯着嘀咕。
可转念一想,留在村里也不是长久之计。
瑶瑶都七岁了,到了该上学的年纪,总不能一直跟着他吃苦。
前世身为孤儿的贾景伟,格外珍惜这一世的亲情,绝不能委屈了妹妹。
他思来想去,进城是唯一的出路。
凭着自己前世的国医本事,在这个年代谋一份医生的差事应该不难。
到时候既能养活妹妹,也能让她好好读书。
打定主意,贾景伟把仅剩的家当都塞进一个蓝色包袱里。
正准备叫上瑶瑶出发,就听见妹妹捂着肚子小声喊:
“哥,我饿了。”
他心里一沉。
刚才收拾屋子时早就翻遍了,家里连半点吃食都没有。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了脚步声。
村长老李头端着一个陶盆走了进来,盆里放着六个窝窝头。
“景伟啊,快领着瑶瑶吃点东西,我琢磨着你们家里肯定没存货了。”
“多谢李伯伯。”
贾景伟连忙接过陶盆,拿起一个还热乎的窝窝头,递到炕上的瑶瑶手里。
这一年多来,村长老李头一直很照顾他们家,这份恩情他记在心里。
瑶瑶饿坏了,接过窝窝头就往嘴里塞,没嚼几口就噎得直翻白眼。
“慢点儿吃,没人跟你抢。”
贾景伟赶紧倒了碗温水,看着妹妹喝下才放下心来。
老李头坐在屋角的椅子上,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映得他花白的头发格外显眼。
他掏出烟袋锅子,装满烟丝点燃,深深吸了一口,眼神里满是对兄妹俩的怜惜。
“景伟,你这是要带着瑶瑶去城里投奔亲戚?”
老李头瞥见了墙角的蓝色包袱,开门见山地问。
贾景伟拿起一个窝窝头啃了起来,口感粗糙干涩,刮得嗓子生疼。
这时候的窝窝头哪是纯玉米面做的,都是带着玉米芯一起碾碎的粗粝粉末制成,能吃上就已经不错了。
如今刚建国不久,百废待兴,不少人家连这样的窝窝头都吃不饱。
他咽下嘴里的食物,点了点头:
“这是爸爸生前的心愿,我得帮他完成。再说,也想带着瑶瑶去城里见见世面,让她能上学读书。”
老李头叹了口气:
“大河这孩子,走得太不是时候了。其实前几天我还想着给你们分块地,可村里有些老规矩卡着,阻力太大,没办成。”
“李伯伯,您别往心里去。”贾景伟连忙说道,“咱吃了午饭就出发,争取太阳落山前进城。”
李家村离京城有三十公里路程,这年代既没有公交车,自行车也稀罕,出门全靠两条腿。
他带着七岁的瑶瑶,必须早点动身才能赶在天黑前到。
“行,你如今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老李头掐灭烟袋锅子站起身。
“我这就去给你开封介绍信,村西头的李瘸子正好要赶驴车给城里饭店送菜,让他捎你们一段,能省不少脚力。”
“那可太谢谢您了,李伯伯!”
贾景伟喜出望外。
有驴车代步,确实能少受不少罪。
六个窝窝头,兄妹俩各吃了一个垫肚子,剩下的四个都小心地放进了包袱里,留着路上当干粮。
收拾妥当后,贾景伟牵着瑶瑶的手,跟着老李头去开介绍信。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