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我想买张床,还有躺椅。”张纬冬忍不住说道。
其中一个年轻点的,抬起头,打量了一下张纬冬跟杨慧芳,以为是马上要结婚的小年青。
毕竟这会,不是结婚,很少有人来买床。
一张床,基本能用一辈子。
五十年代,新人结婚讲究四个一工程。
一张床,一个盆,一个痰盂,一个热水壶。
现在虽然是六十年代,可刚熬过困难时期,谁家里也不宽裕。
像那三十六条腿,基本是六十年代中后期才流行起来的。
“旧的!”不等对方说话,张纬冬又道。
来的路上,他就听杨慧芳说了,只有新家具需要家具票,像那些旧的,则不需要。
而所谓的旧家具,实际上就是古董。
不过如今不兴叫古董,容易犯错误。
事实上,这会的城里人结婚,都会想办法弄几张家具票,没人喜欢用旧的。
反倒是张纬冬,压根就不在乎这个。
大不了买回去里里外外好好刷一刷,还不跟新的一样?
暴殄天物,那是什么?
上辈子可能是没钱的缘故,他对于那些古董,收藏之类的并不感兴趣。
这辈子也没打算养成这种爱好。
倒是以后有机会了,可以在随身农场里种点紫檀跟黄花梨树,等成材后,找人打造一批家具,送老太太一张新的躺椅。
至于眼下,先将就着用。
听到张纬冬的话,就连那个年纪大点的妇女,也抬头看了过来。
她的脸上写满了鄙夷。
结婚买旧家具?
真是白瞎了这么好看的姑娘。
“旧家具在最里头,那边有人。”
年轻点的大姐伸手往里一指,便不再搭理了他。
见状,张纬冬也不恼。
这才是如今服务人员的常态。
大家都是同志,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甚至像她们这种工作,更是让许多人羡慕。
“我过去看看,你不用陪着我,自己逛逛吧。”
张纬冬没有再拉着杨慧芳。
等他离开后,那个年纪大的妇女才忍不住开口。
“妹子,听姐一声劝,这人不是正经能过日子的,结婚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就算砸锅卖铁,也得好好置办点家当,哪有买旧家具的道理?”
“这些不知道多少年的旧家具,谁知道上面睡过什么人?”
杨慧芳听到对方的话,直接羞红了脸。
“同,同志,您误会了,那不是我对象,我已经结婚了。”
这下子,连那年轻点的大姐也满脸古怪的看着她。
结婚了还陪别的男人来买家具?
而且看两人那相处的态度,显然不是姐弟。
顿时,两人燃起了熊熊八卦之火。
“刚刚那是我丈夫的弟弟,他刚来城里,不熟悉路,所以我带他来。”
杨慧芳见两人的表情越发不对,赶忙解释。
年纪小的大姐将信将疑。
而年纪大的妇女,一副我早已看透,你休想骗过我的模样。
说完,杨慧芳也不敢再停留下去,急忙离开。
只是那背影,多少显得有些狼狈。
两个服务员不约而同的凑近,开始低声说起话来。
另一边,张纬冬来到仓库最里面,就看到一个小老头正坐在一个躺椅上,嘴里哼着小曲,手指头敲打着扶手,优哉游哉。
在他的身后,是一堆摆放凌乱的家具,可谓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而且看上面落的灰尘厚度,明显有段时间没人光顾了。
“请问这里有没有好点的床?”张纬冬开口问道。
小老头听到声音,这才睁开眼睛,上下打量起来。
“小同志,你来错地方了,这边只有旧家具。”打量了一番后,小老头淡淡的说道。
“我就是想买旧家具,最好是紫檀木的床。”张纬冬摆明车马,直奔主题。
“紫檀木的床?”
小老头面色古怪。
“你听谁说这里有紫檀木的床?你是觉得所有人都是傻子,分不清好坏?”
“没有吗?”张纬冬不免有些失望。
“当然没有,别说是紫檀木的床,就算老木料的床都没有,倒是有两张梧桐木的床,估计有三五十个年头了,你要吗?”小老头笑眯眯的问着。
“可我听说这里有古董家具。”张纬冬又道。
“捡漏来了?小同志,实话告诉你,几年前,或许有你说的东西,但这会,肯定是没有了,而且这里的旧家具,最多也就是民国时期的,中看不中用。”小老头解释道。
毫无疑问,张纬冬又被故事给骗了。
上辈子,他听一个喜欢古玩的朋友说过一些逸闻,说的是七八十年代京城这边的友谊商店,专门卖古董,而且还都保真。
如今,友谊商店还没开门。
所以张纬冬本能觉得,同样是商店,百货大楼应该也有。
却没想到,闹了笑话。
既然没有想要的紫檀木家具,那张纬冬自然也看不上所谓的梧桐木床,那玩意使劲跺跺脚,估计都能塌了。
不过就在他准备转身离开之际,突然想起刚刚对方微妙的表情,以及笃定的神情,心中便是一动。
而且,对方刚刚还说过,几年前有。
那么现在去了哪里?
“老先生,麻烦您指点一下门路。”张纬冬说道。
“别,我可担不起先生这个称呼,至于门路,我一个半只脚都快踏进棺材的人,能有什么门路?”
小老头脑袋摇的像拨浪鼓。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