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名义:我来整顿汉东 第二十八章 危局暂缓

陈默站在警车引擎盖上,那句“现场谈判”的承诺,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泼进一瓢冷水,瞬间改变了广场上的能量场。极度的愤怒和绝望,被一种将信将疑、却又无法抗拒的希望所取代。工人们面面相觑,嘈杂的喧闹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急促的交谈和商议。

“他说的……能算数吗?”

“常务副省长,这么大的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的话,应该不会赖账吧?”

“选代表!快选代表!老王,老李,郑主席,你们得去!”

“对!选信得过的人去谈!”

希望,哪怕是极其微弱的希望,也拥有着难以想象的力量。在几个有威望的老工人(包括内心复杂但终于松了口气的郑西坡)的组织下,工人们开始快速推选代表。过程有些混乱,但目标明确——选出最能代表大家利益、说话有条理的人。

与此同时,陈默并未停留在车顶空等。他利落地跳下车,对迅速靠近过来负责警戒的赵东来低声而迅速地吩咐道:“赵局长,立刻调整布防。所有警力,后撤到广场外围警戒线,解除对抗姿态,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得与工人发生任何肢体接触。重点是维持秩序,保证代表进出畅通,防止意外踩踏。”

赵东来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立正敬礼:“是!陈省长!”他转身便通过对讲机下达指令:“各小组注意!所有单位,向后撤!重复,向后撤至外围警戒线!保持警戒,避免冲突!开辟中心通道!”

命令迅速得到执行。原本紧绷着肌肉、与工人面对面推搡的警察和武警们,开始有序后撤,紧张的对峙线瞬间松弛下来。这一举动,极大地缓解了现场的对抗情绪。工人们看到警察后退,也下意识地停止了冲击,躁动的气氛进一步缓和。

陈默则快步走向市委大楼门口,早已闻讯赶来的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省国资委副主任以及京州市政府的一位秘书长等人正焦急地等在那里。

“情况紧急,长话短说。”陈默语速极快,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工人代表马上选出来。谈判立即开始。秘书长,你担任省委省政府工作组组长,全权主持谈判。信访局、国资委、京州市的同志参加。地点就定在市委第一会议室。”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谈判原则有三条:第一,认真倾听,如实记录工人的所有诉求,不回避、不搪塞。第二,基于事实和政策,能现场答复的,现场明确答复;需要研究的,承诺研究时限。第三,核心是股权和安置问题,要触及实质,不要在外围打转。总之一条,要让他们看到我们解决问题的诚意!”

“是!陈省长,我们明白!”几位负责人连忙点头,神情肃然。他们被陈默雷厉风行的安排和清晰的指令所感染,也意识到了肩负的重任。

很快,以郑西坡为首的十名工人代表被推选出来,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怀着忐忑、期待而又警惕的复杂心情,走向市委大楼。沿途的警察让开道路,气氛虽然凝重,但已无剑拔弩张之感。

谈判在市委第一会议室紧闭的大门内开始。陈默没有亲自参加谈判,他知道,自己作为省级领导、现场最高指挥官,此刻的身份更适合扮演监督者和保障者的角色,亲自下场谈判反而可能让工人代表感到压力,或者让谈判失去转圜空间。

他坐镇指挥部,通过内部线路实时听取谈判进展。李达康也从顶楼的指挥部下来了,两位省市委主要领导在指挥中心汇合。李达康的脸色依旧难看,但情绪已经冷静了许多。他看着监控屏幕上谈判室外的监控画面,又看看沉着指挥若定的陈默,目光极其复杂。他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是重重叹了口气,坐在一旁,默默关注着进展。

谈判进行得异常艰难。工人代表积压了太多的委屈和愤怒,提出的诉求直接而尖锐,从股权确认到工资拖欠,从受伤工人赔偿到宿舍区归属,每一个问题都直指核心。省政府副秘书长等人按照陈默的指示,耐心倾听,详细记录,对于政策明确的问题,如工伤认定和急救费用,当场表态由市里先行垫付;对于股权等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坦诚承认其复杂性,承诺立即由省国资委牵头,市里配合,成立联合调查组,一周内进驻大风厂,核查账目,厘清股权,并公布时间表和路线图。

这种不推诿、不忽悠的务实态度,逐渐赢得了工人代表的认可。虽然关键问题远未解决,但沟通的渠道建立了,解决问题的机制启动了,这比任何空头支票都来得实在。

广场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谈判消息的零星传出,聚集的工人情绪进一步平稳。市政府组织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来了面包和饮用水。虽然很多人仍不愿离去,但已从激烈的对抗,变成了焦急的等待。

傍晚时分,第一轮谈判告一段落。工作组与工人代表达成了初步共识:立即垫付受伤工人全部医疗费用;省政府牵头成立大风厂问题专项工作组,一周内进驻核查;在此期间,山水集团暂停一切针对大风厂资产的处置行为;双方约定第二天上午继续谈判。

当郑西坡等人走出市委大楼,向焦急等待的工友们宣布这一初步结果时,广场上响起了一阵复杂的骚动,有质疑,有议论,但更多的是一种看到曙光后的喘息和期待。持续了整整一天的极度紧张对峙,终于暂时缓和下来。

指挥部里,李达康接到赵东来“人群开始有序疏散,现场基本稳定”的报告后,一直紧绷的肩膀终于松弛了一些。他看向一直守在通讯设备前的陈默,眼神复杂,最终还是开口,声音干涩:

“陈默同志,今天……多亏你了。”

陈默转过身,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清澈平静:“达康书记言重了,分内之事。危机只是暂缓,根源问题不解决,迟早还会爆发。接下来的核查和谈判,才是真正的硬仗。”

李达康默然点头。他深知,陈默今天用个人威望和非常规手段强行压下的,是一个巨大的脓包。现在,脓包被划开了一道口子,接下来是如何排脓、消毒、生肌,每一步都考验着执政智慧和勇气,也必然触及深水区的利益格局。

陈默走到窗边,望着楼下逐渐散去的人群,夜色悄然降临。他知道,自己今天看似冒险的举动,成功地将一场可能演变成流血事件的社会危机,导入了谈判解决的轨道,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政治声望和民众好感。但与此同时,他也把自己和大风厂这个问题深度绑定,推到了解决汉东最棘手矛盾的风口浪尖。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名义:我来整顿汉东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