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直播连线始皇:我教大秦造核航母 第19章 海图上的新坐标

陈砚的指尖在三维地图上滑动时,屏幕突然跳出两条同步消息。左侧来自嬴政:【徐福船队传回第二份海图,南海诸岛已标注,发现可种植甘蔗之地】;右侧来自刘彻:【胶东郡造船厂完工,工匠正按铁甲舰图纸锻打龙骨,求蒸汽动力装置详解】。

窗外的梧桐叶被秋风卷落,落在窗台上沙沙作响。陈砚点开徐福的海图,泛黄的帛书上用朱砂画出的海岸线蜿蜒曲折,几个从未见过的岛屿旁写着“多椰树,水咸不可饮”,最南端的角落画着一只巨大的海龟,旁边注着“舟行三月至此,见火光如星”。

“这是……澳大利亚北岸的珊瑚礁?”陈砚放大海图,忽然想起历史课上的地理图册,“徐福他们可能误打误撞上了大洋洲。”他迅速调出《蒸汽船动力系统图解》,在蒸汽锅炉的位置标上红色批注:“注意安全阀压力,每航行两时辰需检查水位”,然后同步传给了刘彻的造船厂。

***七日后,胶东郡黄县港。

刘彻踩着刚铺好的水泥码头,看工匠们将一根三丈长的铁梁吊上船台。铁梁表面打磨得光滑如镜,映出他常服上的云纹,这是铁甲舰的主龙骨,用的是长安工坊新炼的百炼钢,桑弘羊说,这根铁梁能抗住十级风浪。

“陛下,陈先生的图纸上说,这‘蒸汽轮机’要安在船底?”胶东太守李广利指着图纸上一个纺锤形的装置,眉头拧成个疙瘩,“底下全是水,万一漏了……”

“漏了就把你绑在船底堵窟窿。”刘彻笑骂一句,目光却没离开那堆零件。工匠们正在组装锅炉,铜制的管道盘成螺旋状,像极了他见过的西域乐器筚篥,只是这东西喷出来的不是乐声,是能推动巨舰的蒸汽。

不远处的海面上,几艘改造过的楼船正在试航。船尾装着陈砚设计的明轮,人力摇动时,船速比从前快了一半。刘彻想起陈砚说的“螺旋桨”,说那东西比明轮更省力,只是需要更精密的齿轮传动——嬴政已经派人送来了咸阳铸造的铜齿轮,每个齿牙的间距都分毫不差。

“报——”一个水手从楼船上跳下来,手里举着个铁皮筒,“按陈先生的法子做的‘望远镜’,能看清十里外的岛子!”

刘彻接过望远镜,筒身是黑漆木的,镜片亮晶晶的。他对准远处的芝罘岛,原本模糊的山影突然变得清晰,连悬崖上的松树都能数清棵数。“好东西!”他赞道,忽然想起卫青在漠北作战时,常因看不清敌军动向而发愁,“让工匠多造些,送到北疆去。”

李广利忽然指着海平面:“陛下您看!那是不是徐福的船队?”

几道白帆正从东南方向驶来,船身比寻常海船大了一圈,甲板上堆着些奇怪的果实——圆滚滚的,裹着棕褐色的皮。刘彻举起望远镜,看见为首的船头上,一个穿着方士袍的人影正朝码头挥手,正是徐福。

半个时辰后,徐福跪在刘彻面前,怀里抱着一卷湿漉漉的海图。“陛下,臣幸不辱命,绕过三神山,向南行至一片新大陆,岛上有异兽,似牛非牛,腹下有袋……”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黑褐色的结晶,“此乃‘糖霜’,用岛上的甘蔗熬制,比蜂蜜还甜。”

刘彻捏起一块糖霜,放进嘴里,清甜的滋味瞬间漫开,比他吃过的岭南荔枝蜜更醇厚。他看向海图上那个被圈起来的大岛,忽然对李广利道:“让造船厂加快进度,铁甲舰造好后,先派一支船队跟着徐福去那岛子,把甘蔗种子带回来——陈先生说,这东西能织布,还能造酒。”

徐福抬头,眼里闪着光:“陛下,那岛南边还有更大的陆地,土著人用黄金做饰品,遍地都是!只是那边的海况复杂,暗礁丛生……”

“有铁甲舰怕什么暗礁?”刘彻拍了拍徐福的肩膀,指了指船台上的龙骨,“等这铁船下水,别说暗礁,就是鲸鱼来了也能撞开。到时候,朕让你当‘海都尉’,带着船队把那些黄金、香料全运回来。”

海风卷着咸腥味吹过来,带着远处锅炉试烧的硫磺气。刘彻望着正在组装的铁甲舰,忽然觉得这船不仅是木头和钢铁,更像是一根线,一头拴着长安的织室,一头拴着海图上那些陌生的坐标。***咸阳宫的御书房里,嬴政正对着徐福的海图出神。

案几上摆着几个陶罐,里面装着从南海运来的东西:一袋白色的糖霜,一块黑色的“火油”(石油),还有几块沉甸甸的红铜。章邯刚从铁轨工地回来,手里拿着个奇怪的铁家伙——是陈砚教他们做的“蒸汽锤”,能把烧红的铁块砸成薄片。

“陛下,用这蒸汽锤打铁,一天能出五十张铁甲,比从前快十倍!”章邯把铁家伙往地上一放,底座砸得青砖“咚”一声响,“臣试了试,连百炼钢都能砸得跟面饼似的。”

嬴政没看蒸汽锤,指着海图上的红海:“徐福说,从这里往西,能到一个叫‘安息’的国家,他们有比大秦更好的炼铁术?”

“是,”章邯点头,“陈先生也说,安息的‘大马士革钢’能削铁如泥。不过他们缺丝绸,上次大汉的使者带了两匹蜀锦过去,安息王直接用十车良马换了。”

嬴政忽然笑了,拿起一块红铜:“那咱们就跟他们换。用这南海的红铜,换他们的炼钢术;用咸阳的火药,换他们的香料。再让刘彻多准备些丝绸棉布,咱们三家做笔大买卖。”他顿了顿,看向窗外正在建造的船坞,“章邯,朕要你在三个月内,造出三艘铁甲舰,跟大汉的船队一起去南海——朕倒要看看,那黄金遍地的地方,是不是比咸阳宫的金砖还亮。”

章邯刚要应下,一个内侍捧着竹简跑进来:“陛下!陇西传来消息,蒙恬将军用陈先生教的‘水泥’加固了长城,匈奴人攻了三次,连城墙的皮都没蹭掉!还说……想试试用火车运兵,能不能三天赶到阴山。”

嬴政拿起笔,在海图上圈出一个新的点:“告诉蒙恬,等铁甲舰下水,朕就把铁轨铺到陇西。到时候,他的铁骑坐火车到阴山,朕的舰队从海上绕到匈奴后方,前后夹击,看他们还敢不敢南下牧马。”

笔尖在帛书上划过,留下一道墨痕,恰好与徐福画的海岸线连在了一起。嬴政看着那道蜿蜒的线,忽然觉得自己当年修的驰道太短了——原来天下不止有九州,还有更广阔的土地在海的尽头。***陈砚的直播间再次热闹起来时,屏幕被分成了三块:左侧是咸阳的船坞,嬴政正指挥工匠吊装铁甲舰的炮管;右侧是胶东的港口,刘彻拿着糖霜给史官演示甘蔗的吃法;中间是徐福船队带回的异域物产,一堆毛茸茸的兽皮旁,放着几颗拳头大的红宝石。

“先生看看这石头怎么样?”刘彻举起一颗红宝石,阳光透过宝石,在屏幕上投下一片红光,“徐福说,这叫‘鸽血红’,比和氏璧还稀罕。”

陈砚放大画面,认出那是缅甸红宝石:“陛下可以把它做成印章,或者镶嵌在礼器上。不过更重要的是,产这宝石的地方,还有丰富的锡矿——锡和铜掺在一起,能炼成青铜,比纯铜硬三倍。”

嬴政立刻接话:“那朕派船队去采锡!章邯,把采矿的工具图纸准备好,让徐福带路。”

“慢着,”刘彻笑着摆手,“始皇帝陛下忘了?陈先生说过,要‘合作共赢’。不如让大汉的船队负责运输,大秦的工匠负责采矿,采来的锡咱们二一添作五,如何?”

嬴政挑眉:“二一添作五?朕出的船,朕出的人,怎么也得四六分。”

“那三七分,朕三你七,这总行了吧?”刘彻拿起一块棉布,“再说了,朕还能提供棉布给矿工做衣服,总不能让他们光着膀子挖矿吧?”

直播间的弹幕又开始刷屏:

“哈哈哈哈秦始皇和汉武帝砍价了!这场景似曾相识,像我家楼下菜市场的大爷大妈”

“建议成立‘秦汉联合海外开发公司’,嬴政当董事长,刘彻当总经理”

“突然发现,所谓‘雄才大略’,其实就是懂得搞合作啊”

陈砚看着屏幕里争论的两人,忽然调出一张世界地图的轮廓,用红线将长安、咸阳、南海、安息、罗马连了起来:“两位陛下请看,这条线就是未来的‘海上丝绸之路2.0’。大秦的铁器、大汉的丝绸、安息的香料、罗马的玻璃,沿着这条线流通,用不了十年,天下的财富都会往咱们这儿聚。”

他指着地图上的印度半岛:“这里产棉花,比非洲的品种更好;这里还产胡椒,能当调料,也能入药。咱们可以用棉布换他们的棉花种,用钢铁换他们的胡椒。”

嬴政的目光落在罗马的位置:“就是那个喜欢穿丝绸的国家?上次刘彻说,他们的使者为了买蜀锦,把身上的金戒指都当了?”

“确有此事,”刘彻点头,“那使者说,罗马的贵族能用十斤黄金换一尺丝绸。要是咱们把棉布运过去,再教会他们织布……”

“他们就不用花黄金买了。”陈砚笑着补充,“所以得卖成品,不卖技术。等他们离不开棉布了,再慢慢抬高价钱。”

嬴政和刘彻对视一眼,忽然都笑了。陈砚看着他们的笑容,忽然觉得这两个帝王身上,除了开拓者的锐气,又多了些商人的精明——而这种精明,恰恰是文明交流最需要的润滑剂。

连麦结束时,嬴政让章邯把最新的火药配方传给了刘彻的造船厂,“给铁甲舰装上炮,遇到海盗直接轰”;刘彻则回赠了徐福船队记录的南海洋流图,“顺着这股洋流走,能省一半时间”。

陈砚关了直播,发现系统提示又多了一条:【检测到跨文明贸易雏形,解锁“语言翻译模块”,可同步翻译安息、罗马等国文字】。下面附着一段罗马商人的记录,翻译过来是:“东方的丝绸比黄金还珍贵,若能找到更便宜的替代品……”

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忽然想起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从前觉得这是铁血的宣言,现在却有了新的理解——真正的强大,不仅是能抵御外敌,更是能让远方的人主动带着财富来敲门。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刘彻发来的消息,只有一句话:“朕让司马迁把海图上的新坐标都记进《史记》了,他说要给这章起名叫‘四海会同’。”

陈砚回了个笑脸,点开嬴政的头像,对方刚上传了一张图片:咸阳宫的广场上,工匠们正在组装一个巨大的地球仪,用青铜铸成,上面已经刻好了大秦和大汉的疆域,剩下的空白处,正等着更多新的坐标去填满。

夜色渐深,远处的港口传来汽笛声,那是万吨巨轮离港的声音。陈砚望着夜空,仿佛看见两千年前的海面上,徐福的船队正扬起白帆,而更远处,铁甲舰的轮廓在月光下泛着冷光——那是历史与未来的航船,正沿着同一条航线,驶向更辽阔的海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直播连线始皇:我教大秦造核航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