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阿斯塔特纵横影视世界 第十七章:计划正常推进

1942年的冬天,寒意刺骨,仿佛连空气都凝固着战争的沉重。

在遥远南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丛林化为了血肉磨坊,美日双方围绕着亨德森机场展开的惨烈争夺已持续数月,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鲜血,胜负的天平在残酷的消耗战中艰难而缓慢地倾斜。

北非的沙漠上,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与蒙哥马利的英军仍在托布鲁克周边鏖战,钢铁与沙尘交织成一曲苍凉的挽歌。

东线,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中,巷战已经到了逐屋争夺、用牙齿和指甲搏命的最后关头。整个世界,似乎都在硝烟与烈焰中颤抖。

然而,在这片广阔的战争阴云之下,纽约却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繁荣,战争订单如同强心剂,刺激着这座城市的每一根神经。

而在这一片喧嚣之中,一个名字如同新升的星辰,闪耀在工业界和军界的天空——30K顶峰特种材料公司。其生产的革命性材料“陶钢”,以其超越时代的硬度、韧性和相对合理的成本,已成为美军新一代坦克、舰船装甲以及高性能飞机骨架的核心材料。

订单如潮水般涌来,价格高昂却依然被国防部和各大军火商争相抢购,昔日濒临破产的“顶峰钢铁”老板老弗雷德里克·霍布斯。

如今已成为曼哈顿高级俱乐部和五角大楼会议室的常客,风光无限。30K实业,早已从隐秘的角落跃升为聚光灯下的工业巨头。

但在这耀眼夺目的商业成功背后,在布鲁克林东河路117号那戒备森严、与外界喧嚣隔绝的工坊深处,真正的核心与野心,仍在绝对的机密中悄然孕育,其目标远非眼前的财富所能衡量。

工坊最核心的发动机测试区,仿佛一个独立的、充满金属咆哮的小世界。经过近一年近乎不眠不休的反复设计、失败、优化和再测试,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原型矢量发动机,正进行着决定命运的全功率系留测试。

这台采用双发设计的庞然大物,被无数粗壮的钢缆和夹具牢牢禁锢在巨大的、深埋于地下的钢筋混凝土测试台上。

粗细不等的管线如同巨兽的血管和神经网络,连接着外部的燃料供应系统、复杂的冷却循环装置以及布满数百个仪表和指示灯的控制台。

空气中弥漫着高温金属灼烧的气味、特种润滑油的腻香,以及“初级钷素”燃料燃烧后产生的、一种略带甜腻却隐含危险的刺鼻气息。

埃米尔·沃格尔博士和他精挑细选的几名核心助手,穿着厚重的石棉防护服,脸上戴着护目镜,神情高度紧张,如同站在即将喷发的火山口。他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跳动的指针和闪烁的示波器屏幕上,不敢有丝毫懈怠。

凯恩·卢修斯站在稍高处的、由防弹玻璃隔开的观察平台上。他依旧穿着那身便于活动的黑色工装,庞大的身躯如山岳般沉稳。

额角那两颗金钉在下方发动机喷口隐隐透出的炽热光芒映照下,反射出冰冷的光泽。他的表情平静,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锐利如鹰,捕捉着测试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辅助动力单元启动!”沃格尔博士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系统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低沉的嗡鸣声率先响起,如同巨兽苏醒前的喘息。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仿佛能撕裂耳膜的咆哮!两台核心发动机的压气机叶片开始疯狂加速旋转,进气口产生巨大的涡流,发出令人心悸的嘶吼声。

整个测试台乃至观察平台都随之剧烈震颤起来,仿佛地下有一头被囚禁的泰坦正在疯狂撞击着牢笼。

“燃料注入!点火!”

命令下达的瞬间,经过精密计量的“初级钷素”被高压喷入燃烧室。轰!耀眼的橘红色烈焰如同巨龙吐息,从发动机尾喷口猛然喷涌而出。

火焰长度瞬间超过三米,灼热的气浪即使隔着厚重的观察玻璃也能感受到。控制台上,代表推力的主指针如同脱缰野马,飞速向右摆动,数值急剧攀升!

“推力达到设计值的80%!85%!90%!……92%!稳定!初步稳定在92%!”一名负责监控数据的助手用几乎破音的声音大声报告,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激动。

“开始矢量偏转测试!逐步增加偏转角度!”沃格尔博士的声音也因激动而提高了八度。

最关键的时刻到来,通过那套由凯恩设计、经过无数次失败才勉强成功的复杂液压与机械联动机构,发动机尾部的喷口开始缓缓地、却又坚定不移地向下偏转。

10度、20度、45度……随着喷口角度的变化,巨大的推力方向也随之改变,测试台承受的向下压力越来越大,固定螺栓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呻吟声。数据表明,喷口成功偏转至预设的最大75度角,并且在整个偏转过程中,推力损失被控制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

发动机运行虽然伴随着巨大的噪音和振动,一些非核心的传感器线路因无法承受持续的高温而陆续失效报警,但最核心的功能——产生足够推力并实现有效的矢量偏转——被成功验证了!

五分钟的全功率测试在预设程序下顺利结束。震耳欲聋的咆哮声逐渐减弱,化为低沉的喘息,最终归于平静,只剩下冷却系统持续工作的嗡嗡声。

测试区内弥漫着一种成功后的短暂真空般的寂静,随即被沃格尔博士和他的团队压抑不住的、带着哽咽的欢呼声打破。

他们相互拥抱,击掌,有的人甚至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在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环境中,他们真的创造出了奇迹!

凯恩平静地走出观察平台,步入依旧炽热和弥漫着硝烟味的测试区。他逐一检查了关键数据的记录,用手触摸了一下发动机外壳上尚未完全散去的余热。

“热管理系统的效率还有待大幅提升,部分合金部件在极限工况下的疲劳寿命需要更严格的测试和优化。”

他看向激动不已的沃格尔,语气沉稳而肯定,“基础原理已经打通,证明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下一阶段,立即开始与飞机气动结构的总装集成,进度必须加快。”

他的冷静像一盆冷水,浇熄了团队过度的兴奋,却点燃了更沉稳、更坚定的决心。钢铁之翼的心脏,已经发出了强有力的搏动,渴望与天空融为一体。

当“瓦尔基里”计划取得里程碑式突破的同时,凯恩对另一项长远计划——“厄金斯计划”的布局也进入了更加精密的阶段。

借助30K实业如今显赫的地位和广泛的商业往来,“夜莺”索菲亚的情报网络如鱼得水,渗透得更深,获取的信息也更为精准。

最新的综合情报和自己对剧情的记忆,证实并细化了一个关键历史节点:九头蛇对“超级士兵计划”的破坏,是夺取超级士兵血清的完整样本和配方,并彻底清除其创造者亚伯拉罕·厄金斯博士,以断绝美军复制此技术的可能。

刺杀行动的地点,就定在血清实验宣告成功、现场人员情绪可能产生短暂松懈的实验室内部。

凯恩立即召见行动负责人马库斯,在工坊隔音效果最好的密室内,对着索菲亚提供的、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实验室大致结构图,重新策划。

“目标地点:S.S.R.在布鲁克林码头区的高度保密实验室内部。时间窗口:实验成功瞬间,混乱初起时。”凯恩的手指精准地点在图纸上标识的核心实验区,“九头蛇的潜伏者会在那一刻发难,制造混乱,目标是血清和厄金斯博士的性命。”

马库斯眉头紧锁,面色凝重:“实验室内部?防御等级极高,常规强攻等同于自杀,且会立刻暴露我们。”

“所以,不能强攻,必须是精密潜入与潜伏突袭。”凯恩的目光锐利如手术刀,“我需要你们要在九头蛇动手的同时,甚至利用他们制造的混乱作为掩护,展开行动。他们夺血清,杀博士;你们只做一件事——确保厄金斯博士存活,并无声无息地带离。”

利用S.S.R.可能因项目进展而扩充外围人员或后勤保障的机会,通过“夜莺”经营的复杂渠道,将一名背景极其干净、心理素质过硬、擅长伪装和潜伏的精英队员,提前数周甚至一两个月,以合法或难以追溯的方式打入实验室外围。

其任务不是行动,而是像幽灵一样观察,熟悉安保换班规律、人员流动特点、监控盲区,以及最重要的——确定厄金斯博士在实验室内的主要活动区域和紧急情况下的可能撤离路线。

行动当日,潜伏的内应负责在混乱爆发时,为外部突击小队提供实时情报,并设法开启或指引一条预设的、非常规的渗透通道。

外部小队的任务是避开九头蛇与S.S.R.守卫之间的交火,利用内应提供的信息和通道,以最快速度直扑厄金斯博士所在位置。

使用高效速效麻醉剂或非致命控制手段使其瞬间失去反抗能力,然后沿预定路线迅速撤离。整个过程要求快如闪电,绝不恋战。

精心伪造现场,在撤离过程中,故意留下微小的、但能清晰指向九头蛇的痕迹将厄金斯博士的“失踪”完全嫁祸给九头蛇的袭击。让S.S.R.事后调查的结论只能是:博士在混乱中被九头蛇杀害并带走或毁尸灭迹。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计划,成功率取决于内应潜伏的深度、时机的把握以及突击小队渗透的速度和精准度。”马库斯深吸一口气,感到肩头压力巨大。

“正因如此,需要最周密的准备和最逼真的模拟训练。”凯恩的语气不容置疑,“针对实验室可能的建筑布局和安保流程,进行反复的沙盘推演和实地模拟。我需要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案,厄金斯博士,必须是我们的。”

当工坊深处进行着超越时代的发动机测试和策划着惊天的实验室行动时,30K顶峰钢铁的工厂里正是一片车水马龙、机器轰鸣的繁荣景象。

满载着“陶钢”的军用卡车排成长龙,等待着将这批战略物资运往各地的兵工厂。老霍布斯在闪光灯下与将军和巨头们握手言欢,享受着30K实业带来的无上荣光。

凯恩站在工坊的窗前,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墙壁,落在了遥远太平洋上那个名叫瓜达尔卡纳尔的血腥岛屿,又仿佛看到了布鲁克林码头区那座隐藏着秘密的实验室。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阿斯塔特纵横影视世界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