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明末——十万汉军亡清灭明 第一章 域外汉部

巍巍哲勒肯山,横亘在鄂霍次克海和洁雅平原之间。哲勒肯山,也就是后世阿姆贡河盆地南侧的巴扎尔山。乌尔米河、库鲁河、格林河等黑龙江下游左岸大型支流均发源于此。

“哲勒肯”出自满语,汉语的意思是“香鼠”,又名香鼬。

明崇祯十四年,清崇德六年(1641年)农历三月,放在江南已是“三月江南春草芳,水边柳丝百尺长。流莺乍啭千金堰,紫燕双栖文杏梁。”

而万里之外的哲勒肯山,冰雪刚刚消融,江湖解冻,草木吐绿。除了山顶顽冥不化的冰雪以外,目光所及,大地一片苍翠,茫无涯际。

当温和的春风吹过山林,在绿色的海洋中掀起一波波涟漪。小草儿开始疯长,无数野花开满了山坡。野李子树上挂满了白花,田鹀站在枝头快乐地歌唱,山鹰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随着越来越多的动物开始走出洞穴,忍饥挨饿一冬的虎豹,开始了它们血腥的猎杀之旅。沉睡了一冬的棕熊从树洞里走了出来,揉着惺忪的睡眼,闻着空气中香甜的味道,寻找野生蜂群的蜜巢。

有了高山融雪的补充,苏醒过来的乌尔米河顿时汹涌起来,溢满了整个河道,夹带着河面上众多枯枝落叶和漂浮的冰块,咆哮着向谷外一泻千里。

乌尔米河谷南口,千余清兵装扮的兵士和三千余服装各异的部落兵,以及大批阿哈驱牛赶马运送着大批物资,正沿着乌尔米河岸向河谷内行进。

他们之中,既有用于野战冲锋的骑兵,又有用于阵战或攻坚的步兵,除此以外,就是占总人数近一半的运送辎重的阿哈。

此时整个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再加上后金或清朝对马政极为重视,所以行进的人马之中,骑兵的数量占了绝大部分。

只是这些人马之中,披甲的人数并不多,占总人数的数量绝不超过三成。即使那些披甲之中,铁甲的数量也不多,不过千余人马。

河谷入口处,喀喀木站在一处山丘上,看了看脚下正沿道路行军的人马,又看了看前方两山夹持深邃幽静的河谷,不由得皱了皱眉。向随来助战的萨哈尔察部长巴尔达齐,和沿江虎尔哈部总部长葛依克勒·索斯库问道:“额附大人,总部长大人,按照你们提供的消息,萨哈连尼堪部的川汇寨将是我们进入乌尔米河河谷遇到的第一个寨堡,不知距离还有多远?兵力守备如何?还有那些尼堪口中的神君和狼神是否在川汇寨驻守?”

清初,黑龙江中上游名为萨哈连兀拉。萨哈连满语的意思是“黑色”,兀拉翻译成汉语是“江”或“水”,萨哈连兀拉合起来就是黑水之意。

后金征服黑龙江流域之前,牛满河以南至松花江口一带,原为东海女真萨哈连部所据。后金灭亡萨哈连部以后,仍称该地为萨哈连。

尼堪则是满人对汉人的称呼。所以,萨哈连尼堪部翻译过来就是黑水汉部。

喀喀木,萨哈尔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世居乌喇部。崇德四年(1639年),以散骑郎驻守宁古塔。负责东海女真诸部事宜。

说到东海女真,则是明朝中叶以后,对今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的女真人,又称野人女真。

萨哈尔察部和沿江虎尔哈部均属东海女真。其中萨尔哈察部是位于精奇里江(即结雅河)流域的一个部落。萨哈尔察译为汉语就是“黑貂皮”。

从该部名字上来看,萨哈尔察部是向满清朝廷进贡貂皮的主要部落。只不过这个名字很少为人所知,不过到了康熙年间,他们族名将被“达斡尔”代替,才逐渐进入人的视野。

此时,萨哈尔察部和黑龙江上游的鄂伦春、鄂温克等东海女真各部,被清国合称为索伦部。

崇德四年,索伦部大汗博穆博果尔发动叛乱,黑龙江以及精奇里江沿岸各屯纷纷响应。在这些屯寨当中,只有多科屯屯主、清朝的额驸巴尔达齐坚定地站在清朝的一方。

待到博穆博果尔叛乱被平以后,索伦各部或亡或降,大多被迁到宁古塔为奴,唯有精奇里江一带的萨哈尔察部保住了元气。因此,清军“大捷后,萨哈尔察部七屯之人已归额驸巴尔达齐”,巴尔达齐一跃成为萨哈尔察部的总部长。

虎儿哈部是清初东海女真三部之一。牡丹江口至松花江下游的各部落,均称谓为沿江虎尔哈部,后来这些部落大多成为赫哲族的主体。

1621年,原居住在乌苏里江口德新(今秦德利)一带东海女真中的黑金族葛依克勒·索斯库,在继承其祖父尼雅胡图担任沿江虎尔哈部总部长后,被后金招抚,率部族到牡丹江口落户。后金便将牡丹江口至乌扎拉(位于伯力东300里)划为葛依克勒领地。

但是沿江虎尔哈部对努尔哈赤时降时叛,严重地干扰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进程。努尔哈赤为了征服虎尔哈部,多次派兵征服,规模最大一次是1629年派八皇子皇太极带兵,再次征讨自牡丹江至松花江下游沿江各部落。

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沿江虎尔哈各部被迫归顺了皇太极。皇太极为了瓦解沿江虎尔哈庞大的部落群,采取分而治之方略,将沿江的虎尔哈部落按氏族分为喀尔库马、哲克特库、塔图库、福题新、鄂尔珲、斡奇齐、和悦陆、古必扎拉、萨里屯、尼叶尔伯等10个屯寨驻牧,任命氏族长为屯长。并每户贡貂一张,每年一贡。

见喀喀木把目光看向自己,索斯库连忙摇摇头,答道:“大人,我们葛依克勒氏距离尼堪部较远,对尼堪部了解并不多。不过对于黑龙江沿岸叛投尼堪部的那些长发黑金人,我们还是知道不少情况的。大人要不要听听?”

“不必了。除黑龙江口奇楞人的情况以外,朝廷对黑龙江沿岸长发黑金人的情况还是知之甚详的,就不劳烦你说了。”喀喀木摇了摇头,答道。

迟疑了一会儿,他又接着向索斯库接着问道:“只不过这个已经改称为赫赵部的叛部,自投靠尼堪部以后,他们的战力是可是提升不少,否则你部怎会被迫放弃伯力至乌扎拉一带大片土地?”

“是的,大人。自长发黑金人被尼堪妖人蛊惑以后,自认是前金时期被掳至五国头城的北宋皇室后裔,所以甘心投靠。自投靠尼堪部以后,虽然他们兵械甲胄与尼堪部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不过在尼堪部的帮助下,他们的兵械和战力已有很大提升。尤其他们有一种尼堪部赠送的大弓,射程非常远。既可用于野战,也可用于攻城。在他们大弓的攻击下,我部很难抵挡。故此三江口以下的几个寨屯,在他们的攻击下,屡战屡败,不得不向西迁移。”

说到这里,索斯库意味深长地看了喀喀木一眼,接着补充道:“而且,尼堪部也的确把长发黑金人当作了兄弟,对他们非常慷慨。在自己铁制甲械尚且不足的情况下,依旧为长发黑金各部配备了大批铁制兵械。”

“甲胄虽非铁制,不过也大多换为皮甲。故在东海诸部之中,战力仅次于尼堪所部。所以大人,此次我们挥兵直入乌尔米河谷,务要防备长发黑金叛匪切断我们的后路呀!”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明末——十万汉军亡清灭明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