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的血腥与酷烈,透过那片巨大的天幕,化作最原始的视觉冲击,深深烙印在诸天万界每一个观众的心脏之上。
李世民的形象,在这一刻,从“千古明君”的圣坛上被硬生生拽下,变得复杂,变得立体,更变得危险而可畏。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那位高高在上的“天道史官”将要开始字字诛心地批判李世民的冷血与残忍,将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时。
天幕的画面,却在毫无征兆的瞬间,再度一转。
那股足以让灵魂冻结的肃杀血色,如同被阳光驱散的晨雾,刹那间褪得干干净净。
取而代之的,是温暖而明亮的金色阳光。
阳光普照,洒在一片百废待兴,却又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土地之上。
旁白的声音也在此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再是先前那般冷酷的审判,而是变得高昂、有力,充满了某种宏大的叙事感!
“背负着弑兄逼父的千古骂名,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治理国家之中。”
“他试图用一个前所未有、超越古今的盛世,来洗刷自己的罪孽,来向天下、向后世,证明自己——”
“才是对的选择!”
最后五个字,掷地有声!
紧接着,画面开始以一种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飞快流转,一幅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贞观之治”画卷,就此在亿万生灵的眼前,悍然展开!
第一幕,朝堂之上。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气氛凝重到几乎滴水成冰。
谏臣魏征,那个以耿直著称的老臣,正唾沫横飞,面红耳赤地指陈着李世民的过失,言辞之激烈,态度之强硬,近乎冒犯龙颜。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连呼吸都刻意放缓,生怕触怒了龙椅上那位刚刚用兄长之血染红了皇位的帝王。
然而,天幕的镜头给到了李世民一个特写。
他脸上的怒意一闪而过,随即是长时间的沉默与沉思。
他没有咆哮,没有拔剑。
最终,他竟对着魏征,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虽然话语是后来的追忆,但画面中,他看向魏征那复杂的眼神,那份从愤怒到欣赏,最终化为倚重的转变,让所有帝王都为之动容。
君臣相得的佳话,不再是史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震撼人心的一幕。
第二幕,凌烟阁内。
镜头拉高,掠过一座庄严的阁楼。
阁楼之内,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高悬于壁上,栩栩如生。
房玄龄的深邃,杜如晦的果决,长孙无忌的从容……每一个都是一个时代的传奇。
旁白之声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感慨。
“他没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他给予了这些与他一同打下江山的功臣们,最大的信任与荣耀,君臣一心,将相和睦,共同缔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这一幕,让大汉的刘邦,大明的朱元璋,这两个以屠戮功臣而闻名的开国皇帝,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们的眼神,变得无比复杂。
第三幕,田埂之间。
镜头从辉煌的宫殿,瞬间切换到了广袤的田野。
官道之上,一个行商不慎掉落的钱袋,静静地躺在路边,过往行人络绎不绝,却无一人弯腰拾取。
夜幕降临,一户农家的院门,仅仅是虚掩着,便安然度过了一整夜。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劝课农桑,发展生产。”
“贞观四年,天下大治,斗米不过三四钱,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流传为千古盛景。”
这不再是夸张的形容,而是真实发生的,被天幕所记录下来的画面!
第四幕,边疆之外!
画风陡然一变!
雄浑的战鼓之声,取代了田园牧歌。
大唐的玄甲铁骑,如同一道黑色的怒涛,席卷了整个漠北草原!
曾经不可一世,屡屡南下劫掠,甚至一度兵临长安城下,逼迫李世民签下“渭水之盟”这等奇耻大辱的东突厥,在这股钢铁洪流面前,土崩瓦解!
画面定格!
长安,太极殿。
一个须发散乱,身穿皮裘的草原男人,正被甲士押解着,跪在殿中。
他就是曾经让中原闻风丧胆的,颉利可汗!
李世民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越过他,看向了身旁御座上,那个已经垂垂老矣,双鬓斑白的男人。
太上皇,李渊。
“奏乐!让颉利为太上皇献舞!”
李世民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洗刷了所有耻辱后的快意!
在靡靡的胡乐声中,曾经的草原雄主,如今的阶下之囚,屈辱地扭动着身体,为这对曾经被他逼入绝境的父子,献上了一支滑稽的舞蹈。
那一刻,太上皇李渊那张始终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有两行浑浊的老泪,缓缓滑落。
那是屈辱的泪,更是扬眉吐气的泪!
这一舞,洗尽了渭水之盟的所有耻辱!
第五幕,万邦来朝!
长安城,朱雀大街。
肤色各异,服饰不同的万国使臣,汇聚成一条绚烂的洪流,走向那座辉煌的宫殿。
他们的脸上,没有畏惧,没有被迫的屈服。
有的是发自内心的敬畏与臣服!
大殿之上,西域各族的君主,匍匐在地,用他们最虔诚的姿态,为龙椅上的那个男人,献上了那个独一无二,响彻千古的尊号!
“天!”
“可汗!”
这两个字,仿佛拥有无穷的魔力,从他们的口中喊出,汇聚成一股声浪,冲破了宫殿的穹顶,响彻了整个长安,响彻了诸天万界!
开天辟地般的文治武功,与玄武门那令人不寒而栗的血腥酷烈,形成了极其鲜明,也极其震撼的对比!
一个亲手杀死兄长,逼迫父亲的冷血君王。
一个虚心纳谏,善待功臣,开创盛世的圣明雄主。
这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形象,在李世民一个人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诸天万界的观众看得目瞪口呆,心神激荡,脑海中一片空白。
他们似乎在这一刻,才真正开始理解,为何天幕会评价他——
“功过皆千秋!”
大秦,咸阳宫。
章台宫内,气氛肃穆。
秦始皇嬴政,那双巡视六合,吞并八荒的深邃眸子,死死锁住天幕。
当他看到那万邦来朝,四夷宾服,共尊“天可汗”的景象时,即便是他这样睥睨天下的千古一帝,也不禁微微点头。
他那低沉而充满威严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缓缓响起。
“能创此等盛世,其继位手段虽有瑕疵,却也不失为一代雄主。其魄力,不输于朕!”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