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视频通万朝,古人都被整不会了 第二十四章 贫贱之味,白玉为汤

乾隆的“诗坛卧龙凤雏”称号,为这次轻松的吃货盘点,贡献了最大的笑料和爽点。万朝时空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连之前岳飞之死带来的压抑都冲淡了不少。

大清位面,乾隆皇帝已经自闭了。他挥退了所有下人,一个人坐在养心殿里,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感觉自己几十年积攒的“十全”威名,在天幕的轮番轰炸下,已经碎成了齑粉。

就在万朝观众还在回味乾隆的打油诗时,天幕的画面再次一转。

那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渐渐沉静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苍凉而厚重的历史感。

“吃,不仅仅是口腹之欲的满足,更承载着一个人的记忆,一段岁月的印记。”

旁白的声音变得深沉而富有磁性,“在所有与‘吃’有关的皇帝中,有一位的经历,最为传奇。他的‘吃’,连接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从最卑贱的尘埃,到最尊贵的天际。”

画面之上,不再是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一片破败的景象。

战乱,饥荒,瘟疫,流民,饿殍。

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年轻和尚,正有气无力地靠在破庙的墙角,双眼无神地望着天空。他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饿得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死亡的阴影正一步步将他笼罩。

看到这个身影,大明洪武位面的朱元璋,瞳孔猛地一缩。

那张脸,那段记忆,是他刻在骨子里,永世不敢忘的过去!

“压轴出场的,是这位从乞丐到皇帝的传奇——”

【第一名:明太祖朱元璋!】

画面中,那个年轻的朱元璋,在饥饿的驱使下,开始了四处乞讨的生涯。他被人打骂,被狗追咬,吃过观音土,啃过草根树皮,尝尽了人世间最底层的辛酸与绝望。

终于有一天,他饿晕在了一个村口,气息微弱,眼看就要死去。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发现了他,心生怜悯,将他拖回了自己破旧的茅草屋。

老婆婆家里也已经断粮,她翻箱倒柜,只找出了一些烂菜叶子,几块放得有些发硬的豆腐,和一小撮剩饭。

她将这些东西一股脑地倒进锅里,加水熬成了一锅杂烩汤。

汤熬好了,一股混合着菜叶和米饭的朴素香气,飘散开来。

年轻的朱元璋被这股香气唤醒,他看着那锅热气腾腾的汤,眼中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光芒。他接过老婆婆递过来的破碗,也顾不上烫,狼吞虎咽地喝了起来。

那滚烫的汤水滑过喉咙,温暖了冰冷的胃,也仿佛驱散了他心中所有的寒冷与绝望。那一刻,他感觉自己从地狱回到了人间。

他觉得,这是他这辈子吃过的,最美味的东西!

“阿婆,这汤……叫什么名字?真好喝!”他含糊不清地问道。

老婆婆看着他那饿死鬼投胎般的吃相,既心酸又好笑,便随口戏说道:“这叫‘珍珠翡翠白玉汤’。”

烂菜叶是“翡翠”,剩米饭是“珍珠”,豆腐块是“白玉”。

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被饥饿的朱元璋,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画面飞速流转。

乞丐和尚的身影,与后来身披甲胄、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身影,渐渐重合。

最终,画面定格在南京城那巍峨的皇宫之中。

朱元璋身穿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君临天下,威加四海。

御膳房为他呈上了天下间所有的山珍海味,龙肝凤髓,应有尽有。他吃遍了珍馐,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味道。

他始终忘不了,在那个饥寒交迫的午后,那碗救了他性命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登基之后,他曾命御厨去做这道菜,可无论御厨们用多么名贵的食材,多么高超的技艺,都做不出他记忆中的那个味道。

视频的最后,画面变得安静而温暖。

夜深了,已是暮年的朱元璋,屏退了左右。他没有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而是在一间朴素的静室中。

他的面前,坐着同样历经风霜的马皇后。

桌上,没有山珍海味,只有一碗普普通通的菜叶豆腐汤。

朱元璋拿起勺子,缓缓地喝了一口,眼神中没有了帝王的威严与杀伐,只有无尽的追忆与感慨。

马皇后看着他,柔声说道:“重八,还在想那个味道?”

朱元璋放下勺子,长叹一声:“是啊,妹子。咱让御厨做了几百次,山珍海味都放进去了,可就是做不出当年的味道。你说怪不怪?”

马皇后拿起勺子,也尝了一口,随即笑了,眼中带着泪光:“不怪。因为这汤里,少了一味最重要的调料。”

“什么调料?”朱元璋不解。

“是‘苦’,是‘饿’。”马皇后看着自己的丈夫,一字一句地说道,“那碗汤,别人做不出那个味道,因为那里面,有咱们当年的苦日子。那味道,只有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人,才尝得出来。”

朱元璋闻言,浑身一震,久久不语。

那一口汤,仿佛让他回到了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回到了那个破败的茅草屋,看到了那位善良的老婆婆。

这份从贫贱到富贵,却始终不忘本的真挚情感,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天动地的功绩,却像一股暖流,无声地浸润了万朝所有人的心田。

无数出身贫苦的百姓,看着天幕上那个独自喝汤的老人,感同身受,潸然泪下。他们仿佛看到的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一个和他们一样,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乡亲。

大唐,李世民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他虽然出身贵族,但看到朱元璋这段经历,也不由得心生敬意。他低声自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而最难的,是身处奢华,却不忘贫俭之本。此人,能得天下,非侥幸也。”

朱元璋的这份“吃”,已经超越了口腹之欲,升华为一种对过往峥嵘岁月的铭记,一种对民间疾苦的感同身受。

大汉,未央宫。

汉高祖刘邦看着天幕,久久不语。他仿佛也闻到了那碗汤朴素的香气,想起了自己当年在沛县当亭长,蹭吃蹭喝的日子。

最终,他端起面前的酒樽,朝着天幕的方向,隔空一敬,随即一饮而尽,长长地叹了口气。

“咱……能懂他。”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视频通万朝,古人都被整不会了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