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视频通万朝,古人都被整不会了 第十章 砒霜断案,囚帝悲鸣

崇祯皇帝的悲歌在煤山那棵歪脖子树下画上了休止符,但其带来的压抑与悲凉,却如同阴云般笼罩在万朝时空,久久不散。帝王们在反思,将相们在警醒,百姓们在叹息。

大明,洪武位面。

奉天殿内,朱元璋的怒火已经从最初的狂暴,转为了深沉的、几乎要凝成实质的冰冷杀意。他看着天幕上那个最终以发覆面,不愿见祖宗的后代,心中的悲愤与羞辱无以复加。

“传咱的旨意!”朱元璋的声音沙哑而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着翰林院即刻编撰《明末悲歌录》!将这崇祯朝的一桩桩,一件件,从袁崇焕之死到煤山自缢,全都给咱一字不落地记下来!”

“此书,要发往咱每一个儿子、孙子的王府!要让他们每日诵读,要让他们知道,国是怎么亡的!君是怎么死的!咱朱家的江山,若是再出这等识人不明、自毁长城的蠢货,咱就是从坟里爬出来,也要亲手拧断他的脖子!”

殿下,太子朱标等人噤若寒蝉,齐声领命。他们都能感受到父皇那份亡国之痛带来的彻骨寒意。

朱元璋的目光扫过自己的几个儿子,最终落在了燕王朱棣身上,冷声问道:“老四,你来说!若是你处在那崇祯的位置,内有流寇,外有建奴,你会如何破局?!”

朱棣心中一凛,立刻出列,沉声道:“回父皇,儿臣以为,当先安内,后攘外!李自成等流寇不过是疥癣之疾,乃我大明腹心之患,若不根除,必成大祸。可先招抚,分化其众,授其官职,令其剿匪,以贼制贼。同时,开仓放粮,安抚流民,断其兵源。至于关外建奴,乃心腹大患,当以坚守为主,拖垮其国力。袁崇焕虽死,但关宁铁骑尚在,当择一良将,固守山海关,绝不轻出。待内部平定,国力恢复,再图收复辽东!”

朱元璋听完,脸上的寒霜稍稍融化了一丝,点了点头,却没有夸赞,只是冷哼道:“说得倒轻巧!希望你日后若真坐上那个位置,也能有这份清醒!”

就在这压抑的氛围中,天幕上的画面再次流转。那关于大明崇祯的悲剧缓缓隐去,新的金光开始汇聚。

【盘点十大憋屈死法的皇帝,第七名,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盘点结束。】

【接下来,即将公布的第六名,他的憋屈,在于身为天子,却为囚徒。他空有强国之志,却至死都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他的死亡,更是一场被掩盖了百年的恶毒阴谋。】

新的判词出现,让万朝观众的心又提了起来。名为皇帝,实为囚徒?这又是何等荒唐的境遇?

金光闪烁,最终定格。

【TOP6:大清光绪皇帝——载湉】

大清?

这个陌生的朝代名,让许多时空的帝王都感到了困惑。但很快,他们就被天幕的画面所吸引。

天幕之上,画面流转,之前盘点的种种画面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压抑到极致的灰暗色调。哀婉凄凉的丝竹之声响起,如泣如诉,仿佛是一位末路帝王的悲鸣,那股深入骨髓的悲凉,仅仅通过声音,便穿透了光幕,让万朝时空无数人都感到胸口一闷。

【爱新觉罗·载湉,大清国第十一位皇帝,年号光绪。他四岁登基,名为九五之尊,实则一生都活在一个女人的阴影之下,她,就是慈禧太后。】

画面中,一个稚嫩的孩童被抱上冰冷的龙椅,茫然地看着满朝跪拜的文武。而在他身旁,一道珠帘垂下,帘后,一个女人的身影若隐若现,那才是这座帝国真正的权力中心。

视频快速地讲述着光绪名为“皇帝”,实为傀儡的一生。他渴望亲政,渴望像历史上的圣君一样励精图治,改变大清国积贫积弱、被外敌肆意欺凌的局面。

【甲午之败,国难当头。这位年轻的皇帝,不愿再做亡国之君,他振臂一呼,启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试图通过变法,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史称,戊戌变法。】

画面中,光绪帝意气风发,一道道改革诏书从紫禁城发出,仿佛要为这个腐朽的王朝注入新的生命。

然而,这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派的根本利益。一场注定失败的抗争,仅仅持续了一百零三天。随着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六君子血洒菜市口,光绪帝的强国梦,也随之破碎。

画面定格在光绪那双充满绝望与不甘的眼睛上,他被软禁在了**的瀛台,一座四面环水、与世隔绝的孤岛。从此,他便是一个活着的囚徒,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

【他被囚禁了整整十年,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天幕上,浮现出两个刺目的时间。光绪的死亡时间,仅仅比掌控了他一生的慈禧,早了不到二十二个小时!这离奇到极点的巧合,让万朝所有人都嗅到了一股浓烈的阴谋气息。

“这里面,必有猫腻!”大唐,李世民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掌权者,绝不会允许一个与自己政见相悖、且被自己囚禁了十年的人,在自己死后重新掌权。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死在自己前面!”

果不其然,天幕的画面一转,进入了一个让所有古人都无法理解的场景。

【百年之后,后世的学者们,为了解开这个历史谜案,动用了一种名为“科学”的力量。】

画面中,一些穿着白色大褂的后人,小心翼翼地从一截属于光绪皇帝的遗发上,提取样本。随后,他们将样本放入一个巨大而精密的仪器之中。

【此法,名为“中子活化”,乃是一种可以精准检测出物质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技术。简单来说,它可以将一根头发中,哪怕比尘埃还要微小的物质,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番解释,让万朝古人瞬间炸开了锅!

大唐,大理寺。

神探狄仁杰正与元芳一同观看天幕,当看到这“中子活化”之法时,他手中的茶杯险些滑落,脸上满是不可思议:“元芳,你怎么看?此法……竟能于百年之后,从一根发丝中探查微末?这……这简直是鬼神之能!若有此法,我大唐何愁有悬案未破?”

大宋,提刑司。

刚刚写完《洗冤集录》初稿的宋慈,更是看得目瞪口呆,他猛地站起,死死盯着天幕,嘴唇都在颤抖:“验尸之法,在于察言观色,检验伤痕,开棺验骨已是极致。可这……这隔着百年光阴,从发丝中断案,究竟是何等通天彻地之术?我之一生所学,在此法面前,竟如萤火皓月,不值一提!”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盯着那个闪烁着各种光芒的神秘仪器。终于,结果出来了。

【检测结果显示,光绪皇帝的遗发之中,附着了大量的剧毒物质——砒霜!其摄入的砒霜总量,远远超过了致死量!其胃部残留的砒霜,更是正常人致死量的六十倍以上!】

天幕之上,用最醒目的红色字体,打出了一行结论。

【结论:光绪皇帝,死于急性砒霜中毒!】

这堪称“科学断案”的铁证,如同一道九天神雷,轰然劈下,让万朝古人看得目瞪口呆,头皮发麻!

而在风暴的中心,大清光绪位面。

瀛台之内,那个被囚禁的“皇帝”,正呆呆地看着天幕。当看到自己最终的结局,看到那“砒霜中毒”的铁证时,光绪的眼中,先是茫然,然后是无尽的悲凉。

他想起了自己幼年被抱上龙椅的恐惧,想起了亲政后想要励精图治的雄心,想起了戊戌年间那一百零三天短暂的光明,更想起了这十年被囚禁的屈辱与不甘。

原来,自己的一生,从头到尾,都是一个笑话。连死亡,都不能由自己做主。

“为什么……为什么!”

他猛地将桌上的茶具全部扫落在地,瓷器破碎的声音在空旷的殿内显得格外刺耳。

“朕纵有千般不是,也一心为国!你……你这老妖婆,竟要如此赶尽杀绝!”

泪水,从这位囚徒皇帝的眼中夺眶而出。这不是软弱的泪,而是梦想被彻底碾碎,生命被无情剥夺的彻骨恨意与悲鸣。他知道了自己的结局,却无力改变,这才是最深的绝望!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视频通万朝,古人都被整不会了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