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实验室的灯光骤然切换成冷蓝色,环形屏幕中央升起一道半米高的全息投影——淡金色的编码光痕交织成立体的分子结构模型,铬、锰、钛三种元素的原子在光痕牵引下有序排列,形成比原合金更致密的晶格结构,像一座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型金属宫殿。?
林珀站在投影前,指尖轻抬,模型瞬间放大十倍,关键节点闪烁着红色光点:“之前的‘铬-锰-钛’方案只是基础,我用编码优化了原子结合角度,把晶格间隙缩小了0.3纳米,同时加入微量钕元素增强韧性——现在这套结构,耐高温性能比孟菁垄断的特种合金高53%,导电率提升41%,成本还能再降20%。”?
话音刚落,实验室里一片死寂。吴铮张着嘴,手指无意识地戳了戳全息投影的边缘,光痕在他指尖散开又迅速聚拢,仿佛触手可及的未来。首席工程师老周推了推眼镜,快步走到控制台前,调出林珀上传的模拟数据,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反复验算着分子稳定性参数。?
“不可能……”老周的声音带着颤音,屏幕上的模拟曲线显示,新材料在1200℃高温下仍能保持结构完整,而原合金在800℃就会出现晶格断裂,“林总,这结构的热膨胀系数比理论值低17%,导电性能甚至接近纯铜——这已经突破现有材料学的极限了!”?
“不是突破极限,是用编码重构规则。”林珀走到控制台旁,指尖在虚拟键盘上轻点,全息模型旁弹出一条动态合成路径,编码光痕沿着路径流动,像一群织网的精灵,“传统合金靠熔炉高温熔炼,原子排列全凭概率;但编码能精准控制每一个原子的位置,甚至提前规避应力集中的缺陷——这不是‘制造材料’,是‘设计材料’。”?
吴铮终于回过神,一把抓住老周的胳膊,声音都变调了:“老周,你说这材料能造出来?我们的生产线能搞定吗?”?
老周还没回答,他的助手小王突然大喊:“周工!您看这个!模拟测试里,新材料的抗冲击强度比原合金高62%,用来做安防的防弹板,能挡住12.7mm穿甲弹!”?
实验室瞬间沸腾起来。工程师们围着全息投影七嘴八舌地讨论,有人翻出原材料库存清单,有人开始计算合成设备的负载,还有人已经在起草生产流程调整方案——刚才因断供笼罩的绝望,此刻全被技术突破的狂喜冲得烟消云散。?
“都静一静。”林珀抬手压了压,实验室立刻恢复安静,“现在不是兴奋的时候。库存的特种合金还能撑三天,我们必须在两天内完成首批新材料合成,三天内让生产线重启——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仗。”?
她调出实验室的设备分布图,红色标记出三台核心合成反应釜:“老周,你带团队负责优化合成参数,把编码控制程序导入反应釜的中控系统;吴铮,你安排人去仓库清点钕元素和锰合金的库存,再调两台备用发电机过来,确保实验期间不断电;小王,你联系星耀的生产线,让他们提前清理熔炉,等新材料一出来就进行试生产。”?
“明白!”三人齐声应道,转身就往各自的岗位跑。吴铮路过控制台时,还不忘回头冲林珀比了个“牛”的手势,脸上的焦虑早已变成按捺不住的兴奋。?
实验室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仪器启动的嗡鸣,还有工程师们压低的讨论声。林珀走到最核心的一号反应釜前,这台反应釜能容纳500公斤原材料,是合成首批新材料的关键设备。她将手掌贴在反应釜的观察窗上,指尖泛起淡金色的编码光痕,光痕透过玻璃渗入设备内部,快速扫描着内壁的损耗情况。?
“编码连接正常,温度传感器校准完毕,原子控制器响应延迟0.02秒,符合标准。”中控屏幕上弹出检测报告,林珀松了口气——这台设备是去年刚采购的,状态比她预想的要好。?
老周带着团队跑过来,手里拿着平板电脑:“林总,合成参数已经优化好了!按照编码程序,先将铬块加热到1500℃熔融,再加入锰粉和钛丝,最后用编码牵引钕原子嵌入晶格——整个过程预计4小时,比传统熔炼快了6倍!”?
“开始吧。”林珀点头,退到控制台旁。老周按下启动按钮,反应釜内瞬间亮起橙红色的光,铬块在高温下逐渐融化成液态金属,像一汪流动的岩浆。编码光痕在反应釜内壁形成一层透明的保护膜,精准控制着温度分布,屏幕上的分子模型同步变化,原子们在光痕牵引下慢慢靠拢,形成致密的新结构。?
吴铮带着人搬来备用发电机,见反应釜启动顺利,忍不住凑到林珀身边:“姐,你这编码也太神了!等咱们把这材料量产,孟菁那些供应商不得哭?到时候咱们不光自己用,还能卖给其他企业,直接把她的供应链垄断给掀了!”?
“不止是掀垄断。”林珀看着屏幕上不断提升的性能参数,眼神明亮,“这是编码在材料领域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以后我们还能设计更轻、更强、更环保的材料,用到建筑、航空、甚至医疗领域。孟菁断供,反而帮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门。”?
就在这时,中控屏幕突然跳出刺眼的红色警报,刺耳的蜂鸣声瞬间打破实验室的兴奋氛围:“警告!一号反应釜温度异常升高!当前温度1800℃,超过安全阈值300℃!”?
林珀脸色一变,快步冲到控制台前,指尖快速敲击键盘,调出反应釜的内部监控——只见反应釜底部的加热管附近,有一块暗红色的斑块正在扩大,那是长期使用留下的金属疲劳痕迹,此刻在高温下突然出现局部过热,导致温度失控。?
“老周!立刻降低加热功率,启动应急冷却系统!”林珀的声音冷静依旧,手指却没停,编码光痕顺着屏幕流向反应釜的控制系统,试图强行压制局部高温。?
老周手忙脚乱地操作着:“冷却系统启动了!但加热管老化太严重,温度还在涨!1850℃了!再这样下去,反应釜会炸的!”?
吴铮也急了,抓过对讲机大喊:“设备组!赶紧带备用加热管过来!一号反应釜要出问题!”?
实验室里的气氛瞬间又紧张起来。全息投影上的分子模型开始出现不稳定的波动,原本有序排列的原子因为温度异常,出现了轻微的偏移。林珀紧盯着屏幕,指尖的编码光痕越转越快——她能优化材料结构,却无法立刻修复老化的设备,而这台反应釜,是目前实验室里唯一能容纳500公斤原材料的核心设备。?
“温度1900℃……应急冷却快撑不住了!”老周的额头渗出冷汗。?
林珀深吸一口气,突然做出决定:“关闭主加热管,改用编码临时控温!老周,你调整合成路径,把反应时间延长半小时,优先保证分子结构稳定!”?
她的指尖凝聚起更强的编码光痕,直接接入反应釜的温控系统——淡金色的光痕像一张网,将过热区域包裹起来,强行将温度稳定在1700℃。屏幕上的分子模型渐渐恢复稳定,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编码控温消耗极大,最多只能维持20分钟,要是备用加热管不能及时送到,这次合成实验还是会失败。?
吴铮拿着对讲机,声音都在吼:“设备组!你们到哪了?再晚一步反应釜就炸了!”?
对讲机里传来断断续续的回答:“快、快到了!电梯坏了,我们扛着加热管爬楼梯呢!还有三分钟!”?
林珀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时间,指尖的光痕微微颤抖——这是她破局的关键一步,绝不能在这里失败。实验室里只剩下编码流动的细微声响和应急警报的蜂鸣,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反应釜的温度数值上,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三分钟,像三个小时那么漫长。当设备组的人扛着加热管冲进实验室时,屏幕上的温度已经逼近1750℃,编码光痕的亮度都暗淡了几分。?
“快!换加热管!”吴铮冲上去帮忙,老周也立刻暂停合成程序,打开反应釜的检修门。?
林珀终于松了口气,指尖的光痕渐渐消散,她看着忙碌的众人,又看向屏幕上暂时稳定的分子模型——这场破局之战,才刚刚开始。孟菁的封杀没能打垮他们,老化的设备也不会,只要编码还在,他们就能在绝境里,创造出更多不可能。?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