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在案上晃了一下,沈砚之的手还搭在铁箭杆上。地上的黄绢诏书没人捡,风从帐口吹进来,卷了它一角。
他没动。
王策站在侧案前,笔尖刚停。密令已写完,火漆也封好,只等天亮送出。
外面巡哨的脚步声刚过,亲兵快步进来:“禀主公,突厥使者到营外,持狼头旗,说奉可汗旨意,有要事相商。”
沈砚之抬眼,目光扫过那人脸。
“让他进来。”
亲兵退下。片刻后,帐帘掀开,一名高大胡人走入。他披着灰狼皮袍,腰挎弯刀,靴底沾着北地冻土。身后两名随从抬着一杆长旗,旗杆顶端雕着狰狞狼首,旗面黑底白纹,绘着草原狼图腾。
阿史那思力走到主案前三步停下,不跪,不拜,将狼头旗往地上一插。旗杆入地三寸,稳稳立住。
“沈首领。”他开口,声音粗哑,“始毕可汗知你孤守河东,无援无助,特命我来传旨——唐室衰微,中原大乱,突厥愿与你共治此地,互为兄弟之邦。”
沈砚之坐着没动。
他看着那面旗,又看向阿史那思力的眼睛。
“共治?”他问。
“正是。”阿史那思力昂起头,“你管民政,我掌军权。每年纳粮三成,兵马听调。若李唐来攻,我草原铁骑南下助你。若你拒盟,明年开春,二十万大军踏平河东。”
帐内死寂。
王策站在一旁,手按在文书上,指节发白。
沈砚之慢慢站起身。他走到狼头旗前,伸手摸了摸旗面,又低头看了看插旗的地面。
然后他笑了。
“你家可汗做梦,也该醒醒了。”
阿史那思力脸色一沉:“你说什么?”
沈砚之转过身,直视他:“河东是我一刀一箭打下来的。城是我用水泥筑的,渠是我带人挖的,粮是我一石一石囤出来的。你们突厥每年秋天来抢一圈,烧点村子,抓点百姓,就敢说自己能‘共治’?”
他逼近一步:“你们攻过万人城吗?试过连弩阵吗?见过水泥堡被你们的投石机砸出一道裂痕吗?没有。你们连城墙都爬不上去。”
阿史那思力怒道:“你敢辱我可汗!”
“我不但敢说。”沈砚之抬手,“我还敢做。”
他猛地挥手:“拔旗!此物污我营帐,扔出去!”
帐外立刻冲进四名黑甲卫。两人架住突厥随从,一人抓住旗杆拔出,另一人直接扛起狼头旗,大步走向帐口。
“你们——!”阿史那思力伸手去拦,却被沈砚之一把推开。
“滚回你的草原。”沈砚之盯着他,“告诉始毕可汗,河东不是交易品。谁想拿,就得拿命来换。”
阿史那思力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他死死盯着沈砚之,咬牙道:“你会后悔的。可汗已经下令,明日午时,十万骑兵压境。你要么臣服,要么灭亡。”
“那就来。”沈砚之冷笑,“我正好缺一批马骨肥田。”
阿史那思力不再说话。他甩袖转身,大步走出大帐。两名随从紧跟其后,狼狈而去。
帐外风雪渐起。
沈砚之站在原地,没动。
王策低声问:“他们真会来?”
“会。”沈砚之说,“而且比你说的还多。”
“那我们……要不要调五望兵力集结?”
“不用。”沈砚之走回主案,拿起铁箭杆,“他们不是来打仗的,是来吓人的。可汗知道李唐自顾不暇,就想趁乱捞一笔。但他不知道,我现在不怕外敌。”
他把箭杆插回腰间皮套。
“传令下去,连弩营今夜加训,三百步靶区校准完毕。火油箭备足五百支,水泥堡所有瞭望台点亮烽火。”
王策提笔记录。
“再传薛万均,带骑兵在北线二十里处布防,发现敌踪即报,不得接战。狗剩带黑甲卫巡营,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帐。”
命令一条条下达。
王策写完最后一句,抬头:“主公,若明日他们真的列阵城外,您打算怎么应对?”
沈砚之走到帐口,掀开帘子。
风雪扑面。
远处校场上,连弩阵静静矗立。士兵们正在检查弩机,搬运箭箱。火把照亮了水泥地面,映出一片橙红。
他看了一会儿,回头说:“我要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叫‘射穿野心’。”
王策点头,正要退下。
沈砚之忽然叫住他:“等等。”
他从案下拿出一块铜牌,上面刻着一个“沈”字。
“把这个交给狗剩,让他贴身带着。明天我在城楼上,要用它发号。”
王策接过铜牌,转身离开。
帐内只剩沈砚之一个人。
他坐回主位,手放在箭杆上。目光落在北方。
风雪越来越大。
帐外传来脚步声,是换防的士兵。
沈砚之没抬头。
他知道,明天不会太平。
他也知道,这一仗,不能输。
更知道,这一战,必须赢。
他站起来,走到舆图前。手指划过河东全境,最后停在北境边界。
那里,标着一个红点。
突厥大营的位置。
他盯着那个点,看了很久。
然后转身,拿起挂在墙上的连弩。
检查扳机,装填箭矢,拉弦测试。
动作熟练,一气呵成。
他把连弩放下,重新坐下。
外面风雪呼啸。
帐门被吹开一道缝。
地上的黄绢诏书被风吹动,滑到了狼头旗留下的坑边。
沈砚之看了一眼,没动。
他的手一直放在铁箭杆上。
这时,亲兵进来:“禀主公,突厥使者已离营,狼头旗被扔在营门外雪地里,旗杆折了。”
沈砚之点头:“知道了。”
亲兵退下。
他站起身,走到帐门前,望着北方风雪中的黑暗。
远处,烽火台的火光在风中摇曳。
他知道,阿史那思力现在正在快马赶回。
也知道,始毕可汗很快就会收到消息。
更清楚,明天午时,那片雪原上,会出现一片黑色骑兵。
但他不怕。
他等这一天,等了很久。
他转身回帐,拿起连弩,对准门口方向。
然后坐下。
手按在箭杆上。
眼睛盯着帐外风雪。
连弩的弦绷得紧紧的。
一支三棱破甲箭卡在槽里。
箭尖对着北方。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