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从东面吹来,带着咸腥味。灯塔下的议事棚里,陈浪摊开一张泛黄的海图,手指划过东南方向一片空白水域。
老张头蹲在旁边,手里捏着一块木片,那是前几日快艇带回的样品。他低头看了眼,说:“这木头沉手,烧不着,虫不咬,是好料。”
陈浪没抬头,“你能造新船?”
“能。”老张头声音低但稳,“加三道肋骨,换龙骨角度,走远海不散架。”
议事棚外传来脚步声,周猛掀帘进来,肩上还挂着刀。他扫了眼海图,“又要出海?现在不是备战时候?赵安福的人还没动,咱们分兵……”
“不分。”陈浪合上图卷,“战备不停。护岛队照常操练,码头岗哨不撤。我只派三艘船,走一趟南线。”
周猛皱眉,“就为这几块木头?”
“不止木头。”陈浪起身走到墙边,取下航海日志,翻到一页,“那边有香料、药材、硬木,还有盐田地势。我们缺的,他们有。我们有的,他们没见过。”
“你是说通商?”
“对。”陈浪看着他,“打是最后一步。能换的东西,别用刀抢。”
周猛沉默片刻,“万一遇上伏击?那些土人不懂规矩,见船就射箭怎么办?”
“所以让老张头去。”陈浪拍了拍老匠人的肩,“他话少,做事稳。带盐、铁锅、粗布,先示好。船上留十名护卫,不开战端。”
老张头点点头,“帆布都换了新的,罗盘校过三遍。等信风起,随时可走。”
“那就定在明日寅时。”陈浪说,“走小洋流,避主航道。每日飞鸽传讯,遇险即返。”
周猛还想说什么,最终只吐出一句:“你要想清楚。这时候出海,一旦水师杀来,接应不上。”
“我知道。”陈浪走向门口,“但他们也不会在台风季动手。赵安福要的是全歼,不是缠斗。我们还有一个月。”
天刚亮,三艘福船已在码头列阵。船身刷过桐油,甲板清扫一新。每艘船上都堆着麻袋,装的是精盐和铁器。老张头站在首船“顺风号”甲板上,检查缆绳是否系牢。
陈浪走上跳板,递给他一个皮囊,“这是蒸馏水法子记的本子。若对方有人病了,可用这个换信任。”
老张头接过,塞进怀里。
“记住,”陈浪压低声音,“第一件事是靠岸时不惊扰。第二是货品交换要留余地。第三,不准登岸过夜。”
“明白。”老张头拱手,“若事成,月圆前回航。”
陈浪退下跳板,挥手示意启航。
帆缓缓升起,顺风鼓满。三艘船依次离港,顺着潮水向南驶去。岸边人群未散,直到帆影消失在海雾中。
---
七日后,顺风号已穿过多处暗礁区。老张头站在船头,眯眼看前方浮现的岛屿轮廓。岸上树木茂密,沙滩洁白,几艘独木舟停在浅水处。
“有人!”瞭望手突然喊。
远处沙滩上冲出数十人,手持长矛弓箭,列队于岸边。鼓声响起,节奏急促。
老张头立刻下令:“降帆!熄灶火!挂白布!”
一面白布很快挂在主桅顶端。两名闽南水手站到船舷,用土话高喊:“通商!换货!无战意!”
岸上人群停下动作,但仍持武器不动。
老张头转身,命人抬出一整块海盐和一口新铁锅。他亲自将两样东西放在小筏上,推入浅滩。
水流缓缓把筏子送向岸边。一名披羽首领模样的人上前查看,拿起铁锅反复摩挲,又掰下一角盐粒放入口中。
许久,他抬头,挥了下手。弓箭手后退,人群分开一条路。
老张头松了口气,“准备第二批货,轻量为主。”
当日下午,对方派出五人靠近。其中一人指了指铁锅,又指了指身后山林,比划砍伐动作。
老张头明白意思,回赠两匹细布和一把小刀。对方接过,脸上露出笑意。
次日清晨,沙滩上多了一片空地。土著摆出椰油、藤条、干果。老张头也命人搬出盐包和铁钉。
双方隔着十步距离,一手交货,一手取物。过程缓慢,但顺利。
第三天,对方送来一批硬木,足有千斤。老张头当场回赠一口铁锅和三卷布匹。他还拿出纸笔,画了个月亮形状,又写“初八”,指了指海面。
对方首领看懂了,点头答应。
当天傍晚,船队升帆返航。舱内堆满香料袋与木材,连底仓都塞满了。
---
半月后,快艇率先抵岛。水手跳下船,直奔灯塔议事棚。
陈浪正在查看防御工事图,听见通报立刻起身。
“回来了?”
“回来了!老张头捎信,货已成交,对方愿定每月初八为市日。另带样品一批,请您过目。”
陈浪接过包裹,打开一看,是深褐色树脂块,气味浓烈。“龙脑香?”
“说是山上老树心流出的,一年才收几斤。”
他又翻出一块木料,质地坚硬,纹理密实。“这是沉木?”
“说是千年不腐,造船最好。”
陈浪放下东西,提笔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九月初二,顺风号归,南域通商始立。”
他合上本子,召来周猛。
“叫工匠马上验货。沉木优先做船肋,龙脑香密封入库。另准备下批货物清单——盐减半,加铁锄、陶罐、针线。”
周猛问:“还要再去?”
“当然。”陈浪走到窗边,“我们守得住岛,守不住穷。赵安福靠市舶司抽税养兵,我们也要有自己的路。”
“可万一他们发现我们在壮大……”
“他已经知道了。”陈浪语气平静,“但他以为我们会缩着等死。我们偏要在他动手前,把根扎进海里。”
周猛没再说话,转身出去安排。
陈浪留在原地,望着东南海面。远处天际线模糊,风向正由东南转南。
他取出日志,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处,用墨笔写下一行字:
“贸易非利,乃生路。路通,则军可养,民可安。”
门外传来脚步声,是老张头回来了。他站在棚口,身上还带着海风的味道。
“下次,我能带图纸去。”他说,“他们想要更大的锅,能煮整头鱼的那种。”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