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理性的提议
初冬的阳光透过西湖文化艺术空间巨大的落地窗,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苏宁语刚结束与一位青年艺术家的签约会谈,助理便送来一份装帧精美的商务函件。
“苏总,这是杨氏集团上午派人送来的,指定您亲启。”
烫金的杨氏集团徽标在阳光下有些刺眼。苏宁语拆开信封,里面是一份名为“『水墨江南』艺术地产项目合作建议书”的文件。
她微微蹙眉,走到办公桌前坐下,仔细翻阅起来。
提案本身无可挑剔。杨氏集团计划在西湖西南侧开发一个高端低密度住宅项目,旨在打造“可居住的艺术馆”。他们希望与西湖文化艺术空间深度合作,负责整个项目的艺术策划、公共空间雕塑及装置艺术的定制、室内软装的艺术品配置,乃至未来社区艺术活动的运营。
合作模式清晰,预算惊人,利润分成比例也相当优厚。若达成合作,不仅能为空间带来极其可观的收入和极高的行业知名度,更能将“新中式美学”的理念植入一个标志性的高端地产项目,其标杆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苏宁语的眉头渐渐锁紧。
条款中明确要求,在此项目周期内(预计两年),西湖文化艺术空间不得承接杭州范围内其他同类型地产项目的艺术顾问服务,即所谓的“排他性合作”。
项目核心艺术概念的知识产权,虽署名权归空间所有,但商业使用权和后续开发权,均归杨氏集团所有。
此外,项目决策层设立的“艺术评审委员会”,杨氏集团占据多数席位,对空间提出的所有艺术方案拥有一票否决权。
这份提案,像一株精心培育的植物,花朵是诱人的商业利益,根系却缠绕着隐形的控制与索取。它披着专业合作的外衣,内里却透着杨整试图重新建立某种支配关系的意图。
下午,苏宁语与核心团队召开了内部会议。
“条件太苛刻了!”罗茜首先表态,指着排他性条款,“这意味着未来两年,我们在杭州地产领域只能绑在杨氏一条船上,会错失很多其他机会。”
陈宇更关注知识产权部分:“核心概念的使用权和开发权都归他们,我们辛辛苦苦孕育的‘孩子’,生下来就跟我们没关系了,这等于在透支我们未来的创造力。”
李静则担忧决策权的问题:“艺术评审委员会他们说了算,我们的创意很可能被改得面目全非,最后变成一个迎合市场的四不像,损害我们的学术声誉。”
团队成员几乎一边倒地倾向于拒绝。
苏宁语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桌面。她知道大家说得都有道理。但她也无法完全忽略这个项目带来的巨大诱惑——资金、平台、影响力,这些都是空间现阶段快速发展所急需的。
“我知道了。”会议最后,她合上文件夹,“我会慎重考虑。”
她没有立刻做出决定。
22.2感性的警告
傍晚,包义来到空间。苏宁语将那份合作建议书递给了他,没有附加任何个人看法。
“你看看这个。”
包义接过文件,走到靠窗的沙发坐下,就着窗外渐沉的暮色,一页页仔细翻阅。他看得很快,神情专注,没有任何情绪外露。
看完后,他将文件轻轻放在茶几上,抬眼看向坐在对面的苏宁语。
“你怎么想?”他问,声音平静。
“团队几乎一致反对。”苏宁语如实相告,“认为条件苛刻,限制太多,可能损害长期发展。”
包义点了点头,目光重新落回那份文件上,像是要穿透纸张,看清背后的一切。
“从纯商业角度分析,”他开口,语气像在分析一个与自己无关的项目,“这份提案的优势和陷阱都很明显。”
“优势在于,它能短期内解决空间规模化发展所需的资金和品牌曝光度,借助杨氏在地产界的影响力,快速提升‘西湖文化艺术空间’在商业领域的地位。利润可观,平台高端。”
“陷阱在于,”他话锋一转,条分缕析,“排他性条款会限制你的业务边界,让你在杭州市场被动地与杨氏绑定。知识产权条款,是在窃取你最核心的创造力果实,短期内看似获利,长期看是自断经脉。而决策权的不对等,意味着你将失去对这个项目艺术方向的主导权,很可能为了迎合甲方的偏好,牺牲掉你们一直坚持的学术性和艺术纯粹性。”
他顿了顿,看向苏宁语,目光深邃:“更重要的是,以我对杨整的了解,这不仅仅是一份商业提案。它更像一个……重新构筑关系的尝试。通过商业合作,建立一种新的、他希望能加以影响甚至控制的关系模式。一旦你接受,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多基于‘合作关系’的非分要求或情感绑架。”
他的分析冷静、客观,几乎与团队的意见不谋而合,却更加透彻,直指杨整的潜在动机。
苏宁语安静地听着,内心波澜起伏。她感激包义的坦诚和敏锐,也预感到他接下来可能会给出明确的建议——比如,直接拒绝。
然而,包义接下来的话,却出乎她的意料。
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握放在膝上,眼神是前所未有的认真与平和。
“苏宁语,商业决策,很多时候没有绝对的对错,只关乎你想要什么,以及你愿意为此承担什么代价。”
“如果你认为,这个项目带来的短期利益和平台价值,足以抵消那些潜在的陷阱和长远的损失,或者你认为,与杨氏建立这种深度的、即便不够对等的合作关系,对你未来的战略布局利大于弊,那么,你可以选择接受。我会支持你的决定,并在后续的谈判中,尽力帮你争取更有利的条件,降低风险。”
“如果你认为,保持空间的独立性和创作自由,维护我们一直坚持的学术品格和商业模式更为重要,不愿意被任何单一资本或合作伙伴束缚住手脚,那么,你就选择拒绝。”
他顿了顿,语气沉稳而充满力量:“不必担心拒绝后的影响。我们之前讨论的全国扩张计划,远景资本会全力支持。上海、北京的项目前期调研已经启动,我们有其他路可走,而且是很宽阔的路。”
他将选择权,完整地、毫无保留地交还到了她的手中。没有替她做决定,没有施加任何个人影响,只是帮她厘清利弊,然后告诉她:无论你选哪条路,我都准备好了相应的支持方案。
这是一种极大的尊重和信任。
苏宁语望着他,窗外最后一缕天光映照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她忽然明白,包义给予她的,不仅仅是资金和资源,更是一种弥足珍贵的伙伴关系——平等,信任,并且无条件地支持她的独立决策。
这与杨整那份包裹着控制欲的“橄榄枝”,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她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决定,只是感觉内心深处某个摇摆不定的部分,忽然就安定了下来。
“我需要一个晚上。”她说。
“好。”包义站起身,没有再多问一句,“我等你消息。”
他离开后,办公室内只剩下苏宁语一人。她再次拿起那份沉甸甸的建议书,目光掠过那些优厚的条件和隐含的枷锁,最终落在窗外西湖的夜色中。
湖面倒映着城市的灯火,宁静而深邃。
她知道该怎么选了。不是因为恐惧陷阱,也不是因为意气用事,而是因为她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真正想要走的那条路。那条路,或许会更艰难,但方向明确,步履自由。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国庆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01日到10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