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外,一处隐蔽的山坳里,蒙骞快马加鞭,日夜兼程。
他肩负着李长明沉甸甸的嘱托,也怀揣着对赵政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注。
“殿下,李先生让我务必将他的话,原原本本带给您。”
蒙骞见到赵政后,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双手呈上。
赵政接过密信,眉头微皱,但并未立刻拆开。他看着蒙骞,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蒙骞,李先生他……还好吗?”赵政先开口问道,声音低沉而平稳。
蒙骞心中一暖,知道赵政是在关心李长明的安危:“先生他……一切安好。他让我转告殿下,他相信殿下的智慧和决断。”
赵政微微颔首,这才拆开了密信。随着他目光在信纸上快速移动,他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思索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李先生的建议,果然高明。”赵政看完信后,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蒙骞一愣:“殿下,李先生的建议是……”
“以孙辈身份,请求入宫侍疾。”赵政缓缓说道,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
“什么?!”蒙骞闻言大惊,他万万没想到,李长明的建议竟是如此直接,如此大胆。
“殿下,这……这太冒险了!宫中此刻必定戒备森严,而且,那些对您……对您不怀好意的势力,必定会……”
“蒙骞。”赵政抬手打断了蒙骞的话,他的目光变得异常坚定。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也知道这看似冒险。但李先生的建议,看似冒险,实则高明。你且听我分析。”
蒙骞立刻屏息凝神,仔细聆听。
“秦王病重,这是公开的秘密。
新君即将继位,这更是朝野上下关注的焦点。”赵政缓缓分析道。
“在这样的敏感时刻,作为秦王的孙子,作为未来可能的新君的父亲,我若以孙辈身份,主动请求入宫侍奉祖父,尽一份孝道,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吗?”
“这……”蒙骞若有所思。
“这不仅合情合理,而且,它占尽了道德的制高点!”赵政目光灼灼。
“儒家虽未在秦国独尊,但‘孝治天下’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我主动请缨入宫侍疾,展现的不仅仅是对祖父的孝心,更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一种对家族,对秦国王室的忠诚!
即便我的请求被拒绝,那也无损我的声誉,反而会让人称赞我的纯孝之心!”
“而一旦我的请求被应允,我就能名正言顺地进入宫中,近距离接触到那位即将决定我命运的新君,以及围绕在新君身边的各方势力。
我就能在权力交接的第一时间,出现在权力中心!”赵政的声音渐渐提高了几分,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忽视我的机会!”
蒙骞听完,如梦初醒,他看着赵政,眼中充满了敬佩:
“殿下,您……您真是高瞻远瞩!李先生的建议,经您这么一分析,其深意,其高明之处,真是令人叹服!”
赵政微微一笑,笑容中既有对李长明的感激,也有对自己的自信:
“所以,蒙骞,你立刻回去,告诉李先生,他的建议,我采纳了。
我,赵政,即刻上书,请求入宫侍疾,以尽孝道!”
“是,殿下!”蒙骞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这就回去,将殿下的决定,带给李先生!”
蒙骞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终于将赵政的决定带回了李长明所在的废弃校尉营房。
“先生,赵政殿下,他……他答应了!他决定采纳您的建议,即刻上书,请求入宫侍疾!”蒙骞一见到李长明,便激动地几乎说不出话来。
李长明原本正在指导阿言改进那批为赵政秘密打造的匕首和短剑的最后工序。
闻言,他手中的锤子微微一顿,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欣慰之情,涌上心头。
“好!好!好!”李长明连说了三个“好”字,声音虽然不高,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和喜悦。
“我就知道,赵政,他一定能明白我的意思,他一定能抓住这个机会!”
阿言也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她看着李长明,眼中同样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先生,这意味着,我们的‘投资’,终于看到了第一缕曙光!”
李长明点了点头,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而悠远:“是啊,曙光初现。
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正如李长明所预料的那样,赵政的上书,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赵政?那个从赵国归来的质子?他竟敢请求入宫侍疾?”
“他疯了吗?如今宫中是什么地方?那是龙潭虎穴!
秦王病重,各方势力虎视眈眈,他一个落魄质子,跑去凑什么热闹?”
“就是,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质疑和嘲讽之声此起彼伏。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宗室老臣,对赵政的举动表示了赞赏。
“难得啊,这赵政,倒是懂得孝道。
在如今这人人自危,只想着攀附权贵的时候,他还能想到以孙辈身份,去侍奉病重的秦王。
尽一份孝心,这份心性,难能可贵。”
议论纷纷中,太子上奏,将赵政的请求呈递给了病榻上的秦王,以及实际掌控朝政的楚系外戚核心——华阳夫人和她的弟弟,阳泉君。
此时的楚系外戚,正忙于最后的权力过渡和布局,对于赵政这个“小角色”的请求,起初并未太过在意。
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确保公子异人顺利继位,如何巩固他们自己的权势。
而一些对赵政印象尚可的宗室老臣,则认为赵政此举体现了孝道,值得鼓励。
在异人(子楚)的默许下——或许他也想看看这个从赵国归来的质子,究竟有何种胆识和心性——秦王最终批准了赵政的请求。
“传旨,准许赵政入宫侍疾,以尽孝道。”
当这道旨意传到赵政耳中时,赵政知道,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他整肃衣冠,带着无比的决心和一丝忐忑,踏上了前往咸阳宫的路途。
咸阳宫,那座巍峨而神秘的宫殿,此刻在赵政眼中,既充满了诱惑,也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而此刻,在远离咸阳宫的一处隐蔽营地,李长明、阿言和蒙骞,正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他,真的去了。”蒙骞回来后,向李长明汇报了赵政入宫的经过。
李长明站在营房外,望着咸阳宫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有期待,有担忧,更有对赵政这个年轻人深深的敬佩。
“他,终于迈出了这一步。”李长明喃喃自语。
阿言站在他身旁,轻声问道:“先生,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李长明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们,继续等待。
等待风暴的来临,也等待……赵政,能在这风暴中,站稳脚跟。”
然而,就在赵政踏入咸阳宫的那一刻,一个犹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咸阳城——
“秦王柱,驾崩了!”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炸响,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李长明、阿言和蒙骞,俱是面色大变。
“驾崩了?!”李长明声音低沉,但难掩内心的震惊。
“这意味着……新君,即将继位!”阿言的声音,也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而赵政,他已经踏入了咸阳宫,就在那个权力交接的最核心地带!”蒙骞的声音,充满了紧张和不安。
李长明闭上眼睛,深呼吸了几次,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风暴,真的来了。”他缓缓睁开眼睛,目光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和坚定,“而我们的投资,也到了接受考验的时刻。”
咸阳宫,风云突变。
权力的游戏,即将进入最白热化的阶段。
而赵政,这个年轻的质子,能否在这场游戏中,站稳脚跟,甚至脱颖而出?
李长明知道,一切,才刚刚开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