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上,蓟城城头石勒远眺幽燕的画面渐渐淡去,背景音乐转为庄重而带着开创气象的旋律,仿佛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旁白声充满历史的厚重感:
【河北既定,襄国为基,石勒已从当年那个被铁链锁住的奴隶,蜕变为手握重兵、掌控北方半壁江山的枭雄。
汉赵的名号,早已无法束缚他的野心。
是时候挣脱羁绊,为自己、为麾下将士,也为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建立一个全新的政权了。】
光幕画面:
【襄国城内,工匠们正紧锣密鼓地修缮宫殿、建造官署,街道上士兵巡逻有序,百姓虽仍有戒备,却已多了几分安稳神色。
石勒身着更为华丽的铠甲,在张宾、石虎等核心文武的簇拥下,视察城防与民生,眉宇间尽是王者气度。】
旁白:“经营河北数年,石勒不仅手握兵权,更注重收拢民心
——减免赋税、鼓励农桑,甚至恢复部分汉族礼法,让动荡的河北渐渐有了复苏迹象。
这一切,都为他称王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晋爵赵王:建制立纲】
光幕画面:
【公元319年,石勒在襄国召集文武百官,举行盛大仪式。
张宾率先出列,高声奏请:“将军经营河北,扫平群雄,救万民于水火,功德著于天下!
今汉赵纲纪紊乱,已失民心,恳请将军晋位赵王,建国立制,以安天下!”
众将官齐声附和,呼声震彻大殿。】
(弹幕:“来了!称王了!”
“终于要独立了!”
“后赵要来了吗?”)
万朝广场聊天群:
刘邦(抚掌大笑):“好!该来的总会来!这一步迈出去,才算真正成了一方诸侯,不再是别人手下的打工仔!”
朱元璋:“称王只是开始!接下来就得立规矩、建班子,把地盘彻底变成自己的家!老石这步走得稳!”
曹操(颔首):“名正才能言顺,晋位赵王,既顺民心,又合时势。石勒此举,是要彻底与汉赵切割,树立自己的正统地位。”
光幕画面:
【石勒假意推辞数次,最终“顺应天意民心”,接受赵王封号,正式建立政权,史称“后赵”。
他随即颁布政令,确立制度:
-设百官:以张宾为大执法,总理朝政;石虎为单于元辅,执掌军事;其余文武各有封赏,构建起完整的统治班子。
-定律法:参照汉律,制定《辛亥制度》,规范刑罚,约束军民,一改此前流民武装的混乱状态。
-整民生:继续推行“劝课农桑”政策,划分土地给流民,减免受灾地区赋税,鼓励手工业发展。】
(弹幕:“一套组合拳!”
“有模有样了!”
“张宾果然是丞相之才!”)
万朝广场聊天群:
诸葛亮(羽扇轻摇):“设官、定律、安民,此乃建国三基石。
石勒能迅速完善制度,可见其绝非只懂杀伐的武夫,更有治国之远见。”
李世民:“乱世之中,光靠武力难以长久。石勒立制安民,是要将河北从‘征服之地’变为‘根本之土’,此乃长治久安之策。”
刘备(轻叹):“当年我在蜀地,亦是先定制度、后安民生。石勒虽为胡人,却深谙治国之道,殊为难得。”
【外交博弈:软硬兼施】
光幕画面:
【后赵建立之初,周边势力仍存威胁:西面汉赵皇帝刘曜(刘聪已死)虽与石勒决裂,却忙于巩固关中,暂无力东进;
东面曹嶷割据青州,态度暧昧;
南面东晋虽有北伐之心,却内耗不断。
石勒采取“远交近攻、软硬兼施”之策:
对东晋,遣使通好,暂缓其北伐步伐;
对曹嶷,先派使者劝降,遭拒后命石虎率军征讨;
对汉赵,则严守边境,厉兵秣马,等待时机。】
(弹幕:“不冲动!有策略!”
“先收拾软柿子!”
“曹嶷要倒霉了!”)
万朝广场聊天群:
韩信:“审时度势,分清主次。石勒不急于与汉赵硬拼,先解决周边弱敌,实为明智之举,可避免腹背受敌。”
赵匡胤(点头):“外交为兵戈之辅,石勒遣使通好东晋,既是缓兵之计,也是为了孤立曹嶷,手段老辣。”
朱元璋(撇嘴):“曹嶷那点实力,还敢跟老石叫板?石虎一去,保管给他收拾得服服帖帖!”
光幕画面:
【石虎率军猛攻青州,曹嶷寡不敌众,城破被俘。
石勒为震慑其他割据势力,下令将曹嶷斩首,其部众尽数编入后赵军队,青州之地尽归后赵。】
(弹幕:“青州拿下!”
“东边稳了!”
“石勒地盘又大了!”)
万朝广场聊天群:
项羽(冷哼):“杀鸡儆猴,此乃常理。曹嶷自不量力,死不足惜。石勒此举,可让周边势力不敢轻举妄动。”
刘邦(笑道):“收拾了曹嶷,东面再无威胁,接下来就能专心对付西面的刘曜了!老石这算盘打得精!”
【决战刘曜:一统北方】
光幕画面:
【公元328年,汉赵皇帝刘曜率军东进,欲夺回河北之地,后赵与汉赵的最终决战爆发。
刘曜军号称十万,气势汹汹;石勒亲率八万精锐,迎战于洛阳城西。
战前,石勒召开军事会议,张宾分析战局:
“刘曜勇而无谋,军纪涣散,我军只需坚守阵脚,待其军疲,再行突袭,必能大胜!”】
(弹幕:“终极对决!”
“刘曜要完了?”
“张宾又要出妙计了!”)
万朝广场聊天群:
曹操(神色凝重):“此战胜负,关乎北方归属!刘曜虽强,却有勇无谋;石勒有张宾辅佐,又兼军心稳固,胜算更大!”
李世民:“两军对垒,不仅比兵力,更比谋略与军心。刘曜远道而来,军粮不济;石勒以逸待劳,占据地利,此消彼长,胜负已分。”
朱元璋(握拳):“老石加油!打赢这仗,北方就彻底姓石了!从奴隶到一统北方,这逆袭够狠!”
光幕画面:
【决战当日,刘曜果然急于求成,率军猛攻后赵军阵。
石勒按张宾之计,先命大军死守,消耗汉军锐气。
待日落时分,汉军疲惫不堪,石勒下令全军反击,羯胡铁骑如潮水般冲出,汉军瞬间崩溃。
混乱中,刘曜饮酒过量,坐骑受惊,被后赵军生擒。】
(弹幕:“赢了!”
“刘曜被俘!”
“汉赵完了!”)
万朝广场聊天群:
韩信(赞叹):“守正出奇,一击制胜!石勒用兵,已臻炉火纯青之境。此役过后,北方再无对手!”
刘邦(拍案):“痛快!生擒敌首,这仗打得漂亮!老石这一辈子,值了!”
项羽(难得点头):“临阵不乱,把握战机,石勒此战,有大将之风。”
光幕画面:
【刘曜被俘后,汉赵残余势力群龙无首,很快被后赵军剿灭。
石勒率军进入长安,收复关中之地。
至此,后赵一统北方,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南北对峙之势。】(弹幕:“一统北方!”
“奴隶逆袭巅峰!”
“历史记住这个名字了!”)
光幕最终定格在:
【洛阳皇宫内,石勒身着帝王冕服,接受百官朝贺。
阳光透过大殿门窗,洒在他身上,仿佛为这位从奴隶走来的帝王镀上了一层金色光芒。
他望向阶下的张宾、石虎,又望向殿外的万里江山,眼中充满了历经磨难后的沧桑,更有掌控天下的豪情。】
旁白声带着无尽的感慨:
【从并州被贩卖的奴隶,到一统北方的后赵天王,石勒用数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几辈子都无法企及的路。
他打破了“胡汉之别”的桎梏,也打破了“出身定终身”的宿命。
或许他的统治仍有争议,但这份从地狱爬向巅峰的绝地翻身,足以载入史册,成为乱世枭雄最传奇的注脚。】
【全系列终】
天幕暗下,万朝广场的震撼尚未平息,聊天群里却先炸开了锅,原本零散的感慨渐渐变成激烈争论,甚至剑拔弩张——
万朝广场聊天群:
朱元璋先拍了桌子,话里带着火气:“服了!真服了!从奴隶到一统北方,这日子过得比咱还苦,这成就却比咱起步时高多了!
石勒这小子,是条真汉子!换作咱在他那处境,未必能走得这么远!”
刘邦立马接话,却带着点不服气:“老朱你这话不对!石勒是能打,可他靠的是啥?羯胡骑兵冲阵,还有张宾那谋士帮衬!
咱当年从亭长起兵,身边就萧何、樊哙几个,连块像样的地盘都没有,不一样把项羽给干了?
他这逆袭是狠,可咱的难度也不差!”
朱元璋眼睛一瞪:“你懂个屁!你当亭长时至少有口饭吃,有块安身地!石勒呢?
被当牲口卖,走一步都戴着重枷,随时可能掉脑袋!换你被官兵鞭子抽着赶路,看你还能不能想‘约法三章’!”
项羽冷哼一声,打断两人争执,语气满是不屑:“吵什么?石勒打赢刘曜算什么本事?
刘曜嗜酒如命,军纪涣散,换作是我,三万楚军就能把他十万大军冲垮!他那‘绝地翻身’,不过是对手太弱罢了!”
李世民皱眉反驳:“项将军此言差矣!石勒的厉害,不在只懂冲锋,而在能听谋臣之言,能知错就改
——南征受挫立马撤军,不贪功冒进;决战刘曜时稳扎稳打,不凭血气之勇。这等谋略与心性,绝非‘对手弱’就能概括!”
项羽被噎了一下,怒目而视:“你小子懂什么叫打仗?两军对垒,靠的是勇力与气势!
石勒躲在阵后等敌军疲惫,算什么英雄?有本事跟我一样,率精锐直捣中军,一战定胜负!”
诸葛亮羽扇轻摇,试图缓和气氛:“项将军勇冠三军,世所公认;但明主用兵,当以‘全胜’为上。
石勒用张宾之策,以最小代价一统北方,让河北百姓少受战乱之苦,此乃‘仁战’,亦有可取之处。”
儒家士人却突然插进来,语气带着悲愤:“仁战?他石勒是羯胡!当年屠戮西晋公卿,挖掘晋帝陵寝,手上沾了多少汉人鲜血?
就算他后来尊儒重士,也洗不掉这血债!说他‘仁’,对得起宁平城那十万冤魂吗?”
北方百姓代表急了,忍不住反驳:“可他统一北方后,咱能种地了!
晋朝官府那会儿,要么抢粮要么抓壮丁,石勒来了至少减免赋税,让咱有口饭吃!难道非要天天打仗,饿肚子才好?”
儒家士人更激动了:“你……你这是数典忘祖!胡族入主中原,乃华夏之耻!就算能吃饱饭,也不能忘了他是异族,是侵略者!”
刘邦见状,赶紧打圆场:“行了行了,吵啥?乱世里,能让百姓活下去的,就是好君主!
管他是汉人还是胡人,总比那些只会清谈误国的晋朝公卿强!老石要是生在咱那时候,说不定咱还能搭伙干一番大事!”
汉赵残余势力(某平行位面)却在角落阴阳怪气:“搭伙?他石勒当年可是靠我们汉赵起家的!
要是刘聪早杀了他,哪有后来的后赵?忘恩负义的东西,有什么好吹的!”
石虎(突然冒头,语气凶狠):“放你娘的屁!我家主公凭的是自己的本事!
刘聪那昏君,也就会猜忌功臣!要不是主公隐忍,早被你们汉赵害死了!再说,我家主公后来追尊刘渊为祖,够给你们面子了!”
聊天群里顿时更乱了,有人骂石勒残暴,有人赞他坚韧;有人护着华夏正统,有人替百姓喊冤;
项羽还在跟李世民争论“勇”与“谋”,刘邦和朱元璋则掰扯着“逆袭难度”,
连原本沉默的韩信都忍不住插了句“石勒用兵,暗合《孙子兵法》‘避实击虚’之理”,却又被项羽怼了句“纸上谈兵”。
直到嬴政终于发了条消息,语气带着祖龙帝王的威严:“够了。乱世枭雄,功过自有史笔评说。
石勒从奴隶到天王,打破宿命,此乃其能;杀伐过重,胡汉隔阂未消,此乃其短。
尔等与其争论,不如学学他‘隐忍待时’的韧性,或是张宾‘谋定而后动’的智慧
——空谈无益,实干方能成事。”
群里才算暂时安静下来,但每个人的头像旁,仍能看出未平的情绪。
天幕虽暗,关于石勒的争论,却像这乱世的余波,久久没有散去。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