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神农崛起 第 97 章:模仿竞争引思考,特色深化破困局

小说:神农崛起  作者:舞动青衫客  回目录  举报

随着“南疆乡村振兴大环线”的名气越来越大,周边地区也开始模仿搞乡村旅游。林辰团队收到游客反馈,说离毡房村不远的“草原村”,也推出了雪地骑马和奶制品体验项目,还比大环线的价格低很多,不少游客都被吸引过去了。

“草原村的雪地骑马,只要五十块钱一次,比咱们向阳村的八十块钱便宜;他们的奶制品,也比毡房村的便宜两块钱,好多游客都去那边了。”阿依古丽着急地说,“再这样下去,咱们的游客会越来越少的!”

哈力也很焦虑:“咱们村的奶酪都是用草原上的牛奶做的,成本本来就高,要是降价,就没利润了;不降价,游客又不来,这可怎么办啊?”

林辰带着团队去草原村考察。他们看到,草原村的雪地骑马区没有围栏,游客随便骑马,很不安全;奶制品体验工坊里,卫生条件很差,奶酪都是批量生产的,加了不少糖和添加剂。“这样的体验项目,虽然便宜,但没有特色,也不安全,游客迟早会发现的。”林辰说。

回到大环线后,林辰召集团队和五个村的村支书、老匠人,一起商量怎么应对竞争。“咱们不能降价,要靠特色取胜。”林辰说,“比如向阳村的雪地骑马,可以增加‘草原向导’服务,让牧民带着游客走最美的草原路线,还跟游客讲哈萨克族的游牧故事;毡房村的奶制品,可以推出‘定制口味’服务,游客可以自己选加不加糖、加不加蜂蜜,现做现发,保证新鲜。”

别克爷爷提议:“咱们可以在大环线搞‘民族文化周’,每个村轮流展示自己的民族特色——向阳村展示哈萨克族的马背文化,漆器村展示彝族的漆器文化,青稞村展示藏族的农耕文化,葡萄村展示维吾尔族的刺绣文化,毡房村展示哈萨克族的毡房文化。这样既能吸引游客,又能深化文化传承。”

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好。林辰团队立刻开始策划“民族文化周”活动。向阳村的阿依古丽,带着牧民们排练了马背叼羊表演;莫爷爷带着漆器村的村民,准备了漆器雕刻展示;达娃则组织青稞村的村民,准备了藏族的锅庄舞;吐尔逊爷爷带着葡萄村的绣娘们,准备了刺绣时装秀;别克爷爷则带着毡房村的村民,准备了毡房搭建比赛。

“民族文化周”活动上线“云上疆南”平台后,很快就吸引了很多游客。有个来自北京的游客,专门为了马背叼羊表演来的:“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叼羊,这次能现场看,太精彩了!还跟着牧民走了草原路线,看到了最美的雪景,这八十块钱花得值!”

在毡房村的奶制品工坊里,游客们都喜欢定制口味的奶酪。“我选了不加糖加蜂蜜的,味道太纯了,比草原村的奶酪好吃多了!”一个游客说,“虽然贵了两块钱,但吃得放心,值得!”

活动期间,大环线的游客量不仅恢复了,还比之前增加了三成。草原村的游客则越来越少,因为游客发现,那里的体验项目既不安全,又没特色。后来,草原村的村支书还专门来大环线考察,想学习乡村振兴的经验。林辰热情地接待了他,还把大环线的经验分享给了他:“乡村旅游不是靠低价竞争,而是靠特色和品质。只有守住自己的文化特色,保证服务品质,才能长久发展。”

林辰站在草原上,看着“民族文化周”活动的热闹场景——牧民们在表演马背叼羊,游客们在欢呼;绣娘们在走刺绣时装秀,游客们在拍照;村民们在跳锅庄舞,游客们也跟着一起跳。他心里很清楚,乡村振兴的核心是“特色”,是“文化”,只有深化自己的特色,传承自己的文化,才能在竞争中立足,才能让乡村振兴之路走得更长久。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神农崛起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