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后,在城市边缘一个由旧仓库改造的、租金低廉的工作室里,《幽暗的角落》剧组召开了第一次正式的主创碰头会。略显空旷的场地里,几张长条桌拼在一起,上面铺着简单的图纸和笔记本电脑,围坐着核心团队的七八个人。
气氛带着初创团队特有的那种混杂着兴奋、不确定和一丝忐忑的情绪。除了甄虎、杨姿、陆浩这三位核心,摄影师赵小军、化妆师李萌也都到场,另外还有陆浩凭借私人关系拉来的、一位话不多但经验丰富的美术师老周,以及一位负责现场和外联的副导演。
甄虎坐在主位,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面孔。他能感觉到那些目光中的探究——对他这个年轻制片人能力的怀疑,对这个简陋团队前景的担忧,但更多的是被《幽暗的角落》这个剧本激发出的创作热情。
“各位,”甄虎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人齐了,咱们这个‘草台班子’就算正式立起来了。客套话不多说,我们时间紧,预算更紧。今天的会,就一个目标:把所有能预见的困难摆在桌面上,然后,想办法解决它。”
他开门见山的风格,让在场几位习惯了各种扯皮会议的老江湖都有些意外,随即也打起了精神。
陆浩率先发言,他拿着厚厚的分镜脚本,激情洋溢地阐述了他的导演思路和拍摄要求,尤其强调了那种“潮湿闷热又透不过气”的视觉风格和纪实感。但当他说到需要搭建一个关键的、带有强烈隐喻意味的内景时,美术老周皱起了眉头。
“陆导,想法是好,”老周指着图纸,“但要完全按这个标准搭内景,哪怕是最小规模,材料和人工成本也扛不住,时间也来不及。”
赵小军也补充道:“还有设备,要达到陆导要的那种手持质感但又不能太晃,需要特定的稳定器,租借费用不菲,而且拍摄周期如果紧张,超期费用更是问题。”
问题一个接一个被抛出来:外景地的协调、特殊天气的预案、群众演员的费用、后期调色的成本……每一个问题都直指“钱”这个核心难题。会场的气氛渐渐变得有些凝重。
这时,甄虎再次开口。他没有被这些问题吓住,反而异常冷静。
“内景的问题,”他看向老周和陆浩,“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不搭全新的,去找现成的、气质接近的老房子或者废弃建筑,进行局部改造?这样成本能降多少?”
老周眼睛一亮,和陆浩低声讨论起来,发现可行性很高。
“设备,”甄虎又看向赵小军,“我去谈。不是找最大的器材公司,我去找那些专门服务独立电影和小成本剧组的供应商,用长期合作的可能性换一个更灵活的租赁方案和优惠价格。”
“外景和群演,”他转向副导演,“列出优先级。最重要的场景,我们投入资源死磕;次要场景,想办法合并简化。群演尽量用当地的非职业演员,要的就是那份真实感,陆导,这方面需要你花心思调教。”
甄虎的每一个回应,都不是空头支票,而是基于对影视制作环节的理解和这几天疯狂恶补市场行情后,提出的具体、可操作的解决方案。他没有回避困难,而是带着大家一起,在有限的预算框架内,寻找最优解。
更让众人信服的是,当讨论到某场关键戏的台词,陆浩和杨姿有不同理解时,甄虎没有和稀泥,而是凭借大师级编剧的功底,精准地分析了台词背后的潜台词和人物动机,提出了一个让两人都点头认可的微调方案。
一场会议下来,原本散乱的思绪被理顺,看似无解的难题被拆解出可行的路径。甄虎用他的冷静、专业和对项目的全局掌控力,无形中确立了自己在这个团队中绝对的核心地位。大家开始意识到,这个年轻的制片人,不仅有魄力搞到这个惊天好本子,拉来杨姿和陆浩,更有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能力。
会议结束时,虽然前路依然艰难,但每个人眼中都多了几分踏实和干劲。任务已经明确分配到个人,接下来就是全力以赴的执行。
甄虎看着开始热烈讨论细节的团队成员,知道这支临时的“舰队”,终于拧成一股绳,朝着第一个目标,启航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