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大学生李锐的“青州观察”账号发布的“揭秘”系列视频,果然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视频以犀利的语言和实地拍摄的画面,指出了青州文旅火热表象下的一些隐忧:古街部分老宅因过度商业装修破坏了原有结构;绿道某些路段因游客超载出现生态退化迹象;甚至对官方公布的游客数据提出了质疑,认为可能存在“注水”。
这些内容迅速被一些追求流量的自媒体转载、放大,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网红青州的背后:古建在哭泣!”“数据造假?青州模式遭遇信任危机!”“光环下的阴影,起底青州旅游的真面目!”
一时间,舆情汹涌。之前就对青州模式持怀疑态度的人仿佛找到了证据,纷纷发声指责。本地一些因利益调整而对萧寒不满的人也开始推波助澜。就连一直支持文旅发展的部分市民也产生了疑虑。青州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只不过这次不再是赞美。
压力层层传递。市委宣传部的电话直接打到了萧寒办公室,要求尽快平息舆情,消除负面影响。局内部更是人心浮动,不少干部感到委屈和愤怒,觉得努力成果被抹黑。钱大有副局长气得直拍桌子:“这个李锐,忘恩负义!没有萧局带领大家把青州搞火,他哪有素材做视频?简直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必须让他删视频,公开道歉!”
面对内外交困,萧寒虽然内心沉重,却异常冷静。他仔细观看了李锐的所有视频,发现尽管措辞尖锐,但指出的问题大多并非空穴来风,有些甚至是文旅局正在着手解决但尚未完全解决的“痼疾”。他意识到,这并非恶意攻击,而是一种来自民间、略显稚嫩却充满诚实的监督声音。
在紧急舆情应对会议上,萧寒力排众议,定下了“不删帖、不压制、坦诚回应、积极改进”的基调。
“堵不如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李锐的视频,是给我们做了一次免费的‘体检’,虽然过程有点难受,但结果是宝贵的。”萧寒说,“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提出问题的人,而是解决问题本身。”
他亲自部署了一系列动作:
第一,以青州文旅局官方名义,在李锐的视频下方及官方平台发布“致谢与承诺”,感谢社会各界的监督,承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逐条列出针对视频所提问题的整改措施和时间表。
第二,主动邀请李锐和部分关注此事的媒体记者,召开了一场“问题导向”的座谈会,由相关科室负责人直面问题,介绍整改方案,并听取更多建议。
第三,宣布建立“青州文旅社会监督员”制度,公开招募包括市民、游客、专家、自媒体人在内的监督员,赋予其一定的调查建议权。
这一系列开放、坦诚的举措,迅速扭转了舆论风向。多数网友为青州文旅局的担当和胸襟点赞,认为这才是自信和负责任的表现。李锐也在后续视频中肯定了文旅局的积极回应,表示会持续“观察”,但会更注重建设性。
刚刚按下舆论的葫芦,万景集团修改后的项目方案评审会又浮起了瓢。这是对萧寒和青州发展理念的又一次严峻考验。
评审会上,气氛凝重。万景集团果然实力雄厚,修改后的方案在细节上精致了许多,也象征性地加入了一些本地文化元素,并承诺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但核心逻辑未变:仍是一个相对封闭、高投入、高消费的大型度假区模式,与周边社区的联动方案模糊,且对镜湖区域的生态影响评估语焉不详。
万景的代表侃侃而谈,用精美的PPT和数据描绘着投资落地后带来的GDP和税收增长蓝图,极具诱惑力。几位市领导频频点头,显然颇为心动。
轮到文旅局发言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萧寒身上。钱大有副局长在桌下紧张地搓着手。
萧寒站起身,没有看准备好的讲稿,而是走到会议室前方,语气平和却坚定:“首先,我代表青州文旅局,衷心感谢万景集团对青州的青睐和投入的巨大心血。方案的商业价值毋庸置疑。”他先给予了肯定。
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然而,经过我们慎重评估,认为此方案与青州文旅发展的核心理念——即‘社区主导、主客共享、生态优先’——仍存在较大差距。”他条分缕析地指出:项目与本地产业链(如合作社、非遗工坊)的融合度不足,可能形成“虹吸效应”而非“辐射效应”;高消费定位可能将大部分本地民众和普通游客拒之门外,违背“共享”原则;对镜湖生态的潜在风险缺乏足够预案。
“我们追求的,不是短期的经济数据飙升,而是能让青州百姓长期受益、能让青州文化血脉永续的健康发展。”萧寒最后总结道,“因此,我们建议,这个项目暂不适宜按现有方案推进。我们真诚希望与万景集团继续探讨,寻找一种更能融入青州肌理、更能惠及本地社区的合作模式。”
会场一片寂静。万景集团代表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一位市领导忍不住开口:“萧寒同志,是否过于理想化了?发展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萧寒坦然回应:“领导,我们需要发展,但更要清楚我们为什么而发展。青州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正是因为我们守住了一条以人和文化为本的底线。如果失去了这个根本,即使数据再漂亮,那也不是我们想要的青州。”
评审会没有当场做出决定,但萧寒旗帜鲜明的态度,无疑给盲目追求大项目的冲动浇了一盆冷水。他知道,这场坚守可能会得罪一些人,甚至影响他的仕途,但他问心无愧。
夜深人静,萧寒独自走在古街上,看着两旁温暖的灯火和悠闲的游客。他知道,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生机与和谐,远比任何光环和数字都更重要。然而,他也清楚,拒绝万景只是暂时的,发展的压力不会消失。青州需要找到一条既能保持特色又能实现经济突破的新路。
他的目光落在了周柠那家灯火通明的文创工作室橱窗里,一件将传统竹编与现代灯具完美结合的作品上,心中一动。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