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边境,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早已被冻成坚实的冰带。
一列深绿色的苏式专列,如同一条钢铁巨兽,孤独地停在铁轨的尽头。
凛冽的北风卷着雪粉,抽打着车厢,发出尖利的呼啸。
让这片冰原显得愈发荒凉与肃杀。
在这列专列中一节被临时改造为会谈室的车厢里,气氛比外面的天气还要凝重。
壁炉里的火焰徒劳地跳动着,却驱散不了空气中的冰冷。
苏联远东红旗特别集团军的司令员,瓦西里·布柳赫尔,也就是以“加伦将军”之名为中国人所熟知的传奇将领,正用他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灰色眼眸,审视着对面的年轻人。
他的身边,站着两名如雕塑般纹丝不动的红军警卫。
手已经不自觉地按在了腰间的纳甘左轮上。
这位从沙俄内战的血火中一路走来的元帅,身上散发出的,是只有身经百战的统帅才具备的威压。
而在他对面,身着一身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新式军装的陆铮,却显得从容不迫。
他的身后同样站着两名卫兵。
但他们更像是专业的安保人员,目光警惕却内敛,时刻保持着最佳的反应姿势。
“陆先生,”加伦将军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的俄语由一名翻译官转化成生硬的中文。
“对于阁下在锦州取得的辉煌胜利,我个人表示祝贺。”
“但是,你应该明白,你的胜利,以及你的部队所展现出的……‘特殊性’,已经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
他的手指在桌上有节奏地敲击着,一下,又一下。
像是在叩问对方的底牌。
陆铮微微颔首,并不急于回答。
他拿出一个黑色的平板电脑,轻轻放在桌上,推向加伦将军。
“将军阁下,在谈论‘特殊性’之前,不如我们先看一看,彼此都心知肚明的东西。”
加伦皱了皱眉,示意翻译官拿过那个奇特的“石板”。
平板屏幕亮起,映入眼帘的,是一段无比清晰、从极高空俯瞰的视频。
视频里,大量的苏军部队正在向边境线集结。
坦克、卡车和长长的行军队列,在冰原上留下清晰的轨迹。
画面的清晰度,让加伦甚至能分辨出其中一些部队的番号。
加伦的瞳孔不易察觉地一缩,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住了。
这不是警告,却胜似警告。
这无声地宣告着: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眼皮底下。
陆铮没有理会他瞬间变化的脸色,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划,切换到下一段视频。
画面变成了沈阳的战俘“再教育中心”。
大批的日军战俘不再是垂头丧气,而是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
人手一本小册子,认真地听着台上的教员讲课。
镜头拉近,可以清晰地看到黑板上的标题。
——《论帝国主义的最终归宿及其对本国无产阶级的剥削》。
“这是……?”
加伦将军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惊奇。
他原以为会看到虐待,或是简单的洗脑宣传。
但他看到的,却是一种系统性的、充满理论深度的思想改造。
“如您所见,我们在教育他们,战争对于发动侵略的国家来说,同样是一场灾难。”
陆铮终于开口,语气平缓而真诚。
“我们解放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土地,也包括被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人民。”
加伦将军久久地凝视着屏幕。
这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从这段影像和这句话中,嗅到了一丝熟悉的、来自于同一个理论体系的味道。
“那么,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加伦将军靠回椅背,将问题拉回了核心。
“两个目的。”
陆铮竖起两根手指,坦诚地迎向对方的目光。
“第一,驱逐所有踏上中国土地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我们的枪口,只对准敌人,我们对北方的领土,没有一寸的野心。”
“第二,在解放的土地上,建立一个能让所有人民安居乐业的国家。”
“为了这个目的,我们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以及……可靠的贸易伙伴。”
陆铮将平板翻过面,熄灭屏幕,身体微微前倾。
一字一句地抛出了他的核心提议。
“我们可以向将军的远东地区,提供一套完整的、能让土豆和蔬菜在冬季生长的‘温室农业技术’。”
“并分享我们高效的轻工业生产管理模式。”
“作为交换,我们急需贵方的石油、用于制造武器的特种钢材,以及部分矿产资源。”
车厢内,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只有壁炉里木柴燃烧的毕剥声。
加伦将军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对方没有高谈阔论革命理想,也没有虚伪的外交辞令。
而是直接、坦白地摆出了筹码。
我亮出实力让你不敢妄动,我展示思想让你放下戒心。
最后,我提出一个你无法拒绝的、互惠互利的交易。
“你……和你的人,真是前所未见。”
许久,加伦将军缓缓开口。
他那张严肃的脸上,竟破天荒地露出了一丝复杂的笑意。
“你的提议,超越了我的权限。”
“但我会立刻将其原封不动地,上报给莫斯科的同志们。”
他站起身,向陆铮伸出了手。
“在莫斯科做出最终决定之前,我以我个人的名义保证,北方的边境线,将会保持和平。”
两只手,在冰原上空的车厢里,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窗外,风雪依旧。
但那条象征着猜忌与对峙的冰封国界线,已然悄然开裂。
露出一丝通往未来的缝隙。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