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扩编劳作,兵甲护田
天还没亮透,村头的号角声就刺破了晨雾。那声音不是寻常的牛角号,带着系统特有的金属质感,在断梁村上空盘旋三圈,像一道无形的指令,唤醒了沉睡的土地。我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210名系统农民早已列队站好,青布短褂在微光里泛着冷色,左胸口的编号从农001到农210,整齐得像棋盘上的棋子。他们的呼吸均匀得如同钟摆,目光直视前方,没有丝毫多余的动作。
“兑换100名系统农民,50名编入采矿组,50名编入伐木组。”我对着系统面板下达指令,指尖划过虚拟的兑换列表,“优先保障铁矿与硬木产出,同步供给兵营扩建。”
【系统提示:兑换100名系统农民需消耗土豆5000斤、铁矿200斤。确认执行?】
“确认。”
话音未落,高台前的空地上便腾起大片淡蓝色光雾,比招募士兵时的光雾更浓郁,带着细微的电流声。光雾中,100个身影由虚转实,灰布短褂、粗布长裤、草鞋,与原有农民装束毫无二致,新编号“农211”至“农310”清晰地印在左胸,连字体大小都与旧编号分毫不差。他们睁眼的瞬间,齐刷刷地看向高台,眼神平直,没有焦点,仿佛只是在接收信号的机器。
“农211至农260,随采矿组农078前往北山矿场。”我指向北侧山坳,那里的矿洞入口泛着微弱的灯火,“每日基准任务:铁矿300斤、石料500斤,按矿脉层级开采,富矿与贫矿需分仓存放。”
“收到。”50人齐声应答,声音频率完全一致,像同一根琴弦的震动。他们转身时,腰间的矿镐碰撞发出“哐当”脆响,步伐间距精确到一尺,沿着村道向北行进,背影在晨光里连成一条直线。
“农261至农310,随伐木组农123前往西山林地。”我转向西侧那片墨绿的林子,“每日基准任务:松木200根、硬木100根,限伐胸径一尺以上的成材树,每伐一棵需补种两棵松木苗,坐标已上传至你们的任务面板。”
“收到。”另一队50人同样应声,跟着农123走向林地,脚步声在青石板上敲出均匀的节奏,像秒针在表盘上跳动。
高台另一侧,30名系统士兵早已列队完毕。他们穿着深灰色皮甲,甲片边缘打磨得光滑,却依旧透着冷硬的金属光泽。左胸的编号“士001”至“士030”用白漆勾勒,与农民的黑墨编号形成鲜明对比。士001上前一步,声音如同淬火的钢铁:“士兵组请求今日任务,是否开启‘警戒巡逻’模式?”
“开启。”我点头,“分三组轮值,每组10人,覆盖矿场、林地、农田三大区域,巡逻间隔一个时辰,遇异常情况无需请示,直接按‘最低威慑标准’处置。”
“收到。”士001转身,手臂平举,“第一组,随我巡逻矿场;第二组跟士011,去林地;第三组跟士021,守农田。”三组士兵瞬间拆分,皮靴踏地的声音短促有力,像敲在人心上的鼓点。
我沿着村道往北走,打算先去矿场看看。刚过石桥,就听见北山方向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节奏均匀得像钟表内部的齿轮转动。矿场入口的空地上,农078正给新农民演示矿镐的用法:“矿脉走向35度,镐头下倾角度需同步,发力点在手腕而非臂膀,避免崩裂贫矿层。”他手里的镐头轻轻一撬,一块巴掌大的赤铁矿便滚落下来,断面光滑,泛着金属光泽。
“农211,试做。”农078侧身让开。农211上前,动作与农078丝毫不差,连镐头落下的位置都分毫不差,撬下来的矿石大小、重量都与刚才那块几乎一致。农078在石板上划了一道竖线:“合格。农212,继续。”50名新农民依次操作,没有一个偏差,仿佛所有动作都被提前输入了程序。
矿洞深处,原有采矿组的农民正推着独轮车往外运矿。车辙在地面压出两道平行的凹槽,深度恰好半寸——这是系统计算的“最优碾压深度”,既能保证轨迹稳定,又不会过度磨损车轮。每辆矿车装着的矿石都用麻绳圈住,经磅秤称量,不多不少正好300斤。农199推着一辆矿车经过,见我站在一旁,微微颔首(这是系统设定的“最低礼仪标准”),继续前行,脚步没有丝毫停顿。
“上午产出统计。”农078拿着竹制账本走过来,上面用炭笔记录着:“富矿120斤,贫矿180斤,石料250斤,距半日基准量差50斤,预计午时前可补全。”他顿了顿,补充道,“新农民磨合度100%,无操作失误。”
正说着,矿场边缘的灌木丛突然晃动了一下。几乎在同时,巡逻至此的士001小组瞬间成扇形散开,十杆长枪斜指,枪尖在阳光下泛着寒光。“发现异常振动,振幅0.3,疑似小型野兽。”士001的声音没有起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农078和农民们头也没抬,依旧专注于凿矿,仿佛眼前的士兵与晃动的灌木都只是背景。
片刻后,一只野兔从灌木丛窜出,慌不择路地冲向矿洞。士003手腕一翻,长枪枪杆横扫,精准地将野兔拨向一旁的陷阱——那是农民们按系统指引挖的捕兽坑,深三尺,内壁光滑,野兔掉进去后,士003上前,用枪尖挑着陷阱盖,“哐当”一声盖住,动作行云流水,全程没有多余的响动。
“异常解除。”士001收枪,对我微微颔首,“巡逻继续。”十名士兵转身,步伐整齐地走向下一个警戒点。
离开矿场时,石板路上的矿石粉末已被农民清扫干净,连一丝金属碎屑都没留下。我看了眼系统面板,矿场数据实时更新:
【矿场当前进度:铁矿280斤(距日标差20斤),石料480斤(距日标差20斤),预计11:30完成日任务】
往西山林地走的路上,远远就看见成片的松木放倒在空地上,被整齐地截成六尺长的木段,切口平滑得像用尺子量过。老孙(农123)正蹲在一棵刚放倒的硬木旁,用卷尺测量直径:“合格,胸径一尺二,符合硬木标准。农261,标记砍伐点,准备补种。”
农261从背包里取出红漆,在树桩上画了个圆圈,又走向育苗圃。圃里的松木苗按“行距三尺、株距两尺”排列,每株高度都在五尺左右。他挖的树坑深度刚好两尺,直径一尺,放入树苗后,填土的动作均匀有力,最后用脚踩实,浇水量不多不少,刚好没过根部三寸——这是系统测算的“最佳定根水量”。
“伐木组进度如何?”我走过去问。老孙指了指旁边的木垛:“松木150根,硬木70根,下午再赶50根松木、30根硬木就能完成日标。新农民用锯子的效率比预期高10%,误差率0。”
林地边缘,士011小组正沿着铁丝网巡逻。这道铁丝网是昨天刚拉的,高度六尺,每寸铁丝都缠绕着细小的铃铛,稍有触碰便会发出声响。士015用手指拂过铁丝,检查张力:“张力系数合格,无松动节点。”他们的巡逻路线呈“之”字形,确保每个角落都被覆盖,皮靴踩在落叶上,发出的声响都控制在最低分贝——这是为了避免惊扰可能存在的异常目标。
中午回到村子,系统面板自动汇总了上午的资源数据:
【上午收获:
-铁矿:280斤
-石料:480斤
-松木:150根
-硬木:70根
】
【上午消耗:
-土豆:610斤(310名农民×1斤/人+30名士兵×10斤/人,士兵需额外摄入蛋白质)
-铁矿:50斤(用于修补矿镐、锯条)
-麻绳:10捆(固定矿石、木材)
】
【当前结余:
-土豆:229950斤(初始235000斤-兑换消耗5000斤-上午消耗610斤)
-铁矿:450斤(初始700斤-兑换消耗200斤-上午消耗50斤+上午收获280斤)
-松木:150根,硬木:70根
-石料:6080斤(初始5600斤+上午收获480斤)
】
【人力数据:
-系统农民:310名(采矿组100名,伐木组100名,农耕组110名)
-系统士兵:30名(巡逻警戒中)
】
下午,农耕组传来消息,第七波轮作的30亩土豆已收获完毕,亩产依旧稳定在1100斤。农001在农田边缘的石碑上刻下新的数字:“累计收获土豆264000斤”,笔画深浅一致,如同打印上去的一般。
夕阳西下时,各区域陆续完成当日任务。矿场的最后一车矿石过秤,铁矿300斤、石料500斤,刚好达标;林地的最后一批木材被运到建材厂,松木200根、硬木100根,误差为零;士兵组完成最后一次巡逻,全区域无异常记录。
系统面板弹出当日最终统计:
【今日总收获:
-铁矿:300斤
-石料:500斤
-松木:200根
-硬木:100根
-土豆:33000斤(第七波轮作)
】
【今日总消耗:
-土豆:1220斤(农民310斤+士兵910斤,士兵晚餐加配肉干)
-铁矿:100斤(工具维修+新制矿镐5把)
-麻绳:20捆
-树苗:600棵(伐木补种)
】
【当前总资源:
-土豆:260780斤(229950斤+33000斤-下午消耗610斤)
-铁矿:650斤(450斤+300斤-下午消耗50斤)
-松木:350根,硬木:170根
-石料:6580斤(6080斤+500斤)
-其他:布匹30匹,树苗2000棵,工具(矿镐150把、锯子100把、锄头200把)
】
【人力数据:
-系统农民:310名(状态:休整待机)
-系统士兵:30名(状态:轮岗值守)
】
夜色渐浓,村头的火把次第亮起,映照着农民们返回宿舍的身影——他们的步伐依旧整齐,连影子在地上的长度都几乎一致。士兵们站在哨塔上,目光如炬,皮甲在火光中泛着冷光。我站在高台上,望着这片被秩序与效率填满的土地,系统面板上的数字还在静静跳动,像一首永不停歇的歌谣。
本章节完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