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侯府灾星:她靠行善成了当朝帝师 第135章 民心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侯府灾星:她靠行善成了当朝帝师:第135章 民心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朱雀阙下,人潮如海,却静得只闻风声。

数万双眼睛,汇聚于高台之上那个身披重甲的男人——羽林卫大将军,沈青崖。

他手中那面玄色令旗,重若千钧,旗面绣着浴火朱雀,此刻却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定在空中,迟迟不曾落下。

他奉的是二皇子的严令,是皇帝的默许——“清场驱散,违者格杀勿论!”

然而,他的目光穿透层层人浪,落在宫门前那道最纤弱、也最坚韧的身影上。

小禾娘,一个连大名都没有的菜农之女,此刻正笔直地跪在冰冷的白玉石阶上。

她怀里紧紧抱着一束从城外荒地里挖来的野荠菜,那是她唯一能带来、唯一懂得的珍贵之物。

她的嗓音因恐惧而颤抖,却又因信念而清亮,带着一丝稚嫩的哭腔,一句一句地领诵着。

“断而不惑,容而不私……”

她念一句,身后成千上万的百姓便跟着念一句。

“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

声浪从一开始的零落,逐渐汇聚成一股撼天动地的洪流。

这声音里没有兵刃的寒光,没有谋逆的杀气,只有最朴素的祈愿与公道。

就连那些奉命封锁宫门、见过无数血腥场面的禁军老兵,也不自觉地垂下了刀枪,嘴唇翕动,跟着低声重复那来自古老典籍的箴言。

民心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此刻,这水,已汇成了滔天巨浪,正无声地拍打着皇权的高墙。

沈青崖的虎口被令旗的硬杆硌得生疼。

他想起了那个在刑部大堂上,面对酷刑面不改色的女子;想起了她递给自己那份详尽的军粮亏空案卷时,清澈如水的眼眸。

她说:“沈将军,这世上总要有人,为不能发声的人发声。”

为不能发声的人发聲……

他缓缓闭上眼,再睁开时,眼中一片清明。

在万众瞩目之下,他手腕一转,竟是将那面代表着杀伐与驱逐的令旗,铿锵一声,收回了腰间的旗鞘之中。

“传我将令,”他的声音透过内力,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广场,“羽林卫原地驻守,护卫百姓周全。今日,我沈青崖不奉君令,只听天意!”

一言既出,满场哗然,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而此时,太和殿内,另一场风暴正酝酿至顶峰。

苏晚萤的声音平稳依旧,仿佛殿外的喧嚣与她无关。

她每念出一句《五箴赋》,殿中那些作为装饰的琉璃灯盏,其内部流淌的金色光华便明亮一分。

当她清越的声音响彻大殿——“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时,异变陡生!

咚——!

殿外广场上悬挂的、数十年未曾响过的“警世铜钟”,竟在无风的情况下,自己发出了一声悠远深沉的鸣响。

咚——!咚——!

紧接着,又是两声,一声比一声洪亮,一声比一声震撼人心。

三响钟鸣,如天问,如地应,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为她这句话作证。

“天人感应!这是天人感应啊!”国子监赵祭酒猛地从席位上站起,这位一生都奉献给经义典籍的老人,此刻竟是老泪纵横,须发皆张。

他猛地转向龙椅上的皇帝,声音嘶哑而决绝:“陛下!此非妇人之言,此乃圣贤之心!若怀此等胸怀之人,尚不能列席秋决,为民请命,那臣……臣有何面目再为天下学子之师表?臣,请辞祭酒之位,归隐田园!”

说罢,他竟真的摘下头上的官帽,重重叩首。

“臣,附议!请陛下三思!”

“臣,亦附议!”

一时间,数名平日里以风骨著称的文官相继离席,齐刷刷地跪倒在地,殿内气氛瞬间凝固到了冰点。

二皇子赵恒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

他万万没想到,一个女流之辈,竟能掀起如此滔天的波澜。

他眼中杀意一闪而过,对身旁的侍卫使了个眼色:“还愣着干什么!将这妖言惑众的女子给本王拿下,拖出去!”

“且慢!”

侍卫刚动,一道清冷的声音便横插进来。

夏启渊缓步走出,身姿挺拔如松,挡在了苏晚萤身前。

他没有看皇帝,而是直视着自己的兄长,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皇兄何必如此心急?臣弟所举荐之人,尚未答完政题,何来驱逐之理?莫非……皇兄是惧她言中有道,句句切中时弊?”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些噤若寒蝉的官员,声音不大,却字字诛心:“还是说,在座的诸公,怕的从来不是什么女子干政,而是怕这朝堂之上,终于有了一面能照出魑魅魍魉的镜子,怕那些刺耳的真话,入了圣听?”

满殿寂然,竟无一人敢与他对视。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

角落里,年过古稀的老乐正颤巍巍地离座,捧起身边一张古朴的七弦琴,小心翼翼地置于案前。

他须发皆白,一双手布满皱纹,甚至有些微微发抖。

“陛下,老臣一生司乐,只为大夏传承礼乐之声。”他缓缓开口,声音苍老却异常清晰,“但今日,老臣想为这天地,为这人心,奏一次‘心声’。”

话音未落,他拨动了琴弦。

铮——!

一声清越的琴音响起,没有丝毫谄媚的靡靡之音,竟是古朴庄重、恢弘大气的雅乐韵律。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曲调竟与苏晚萤朗诵《五箴赋》的节奏、顿挫丝丝入扣,仿佛是为她量身定做一般。

琴声一起,瞬间将殿内所有的纷扰与杀伐之气涤荡一空,只余下浩然正气。

那些原本准备听二皇子号令,以靡靡之音干扰苏晚萤的乐师们,此刻全都面面相觑,最终,他们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手中的乐器,朝着老乐正的方向,深深地低下了头。

在庄重的琴声伴奏下,苏晚萤终于念完了最后一句,而后从容停笔,将写满隽秀字迹的答卷呈上。

整个大殿,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龙椅之上,等待着最终的裁决。

皇帝久久不语,他的视线却死死地锁在苏晚萤的眉心。

在那里,那一点娇艳的朱砂印记,此刻竟仿佛活了过来,在流光溢彩的灯火下,隐隐映出一尊古朴厚重的青铜鼎虚影!

问鼎之资!天命昭示!

良久,皇帝低沉而威严的声音终于响起,每一个字都像是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苏氏晚萤,才思敏捷,心怀天下,朕心甚慰。特许……列席秋决会议,参议刑狱、民生诸事。”

话音落下的瞬间,殿内所有的琉璃灯盏,竟发出一阵清脆的嗡鸣。

灯盏内部那流动的金光骤然加速汇聚、重组,在每一盏灯的中心,都清晰地浮现出一座微型的、栩栩如生的青铜鼎虚影,与她眉心的印记遥相呼应!

天命,不可违!

退席之时,人群散去,小蝉快步跟上,趁着无人注意,悄悄将一张折叠得极小的纸条塞入苏晚萤的袖中。

苏晚萤脚步微顿,不动声色地用指尖捻开。

纸条是柳十一的密信,字迹潦草而急促:“萧明远昨夜焚毁书房所有私账,今晨秘密求见渊王,言称愿交出其父萧丞相与周贵妃多年往来的全部密信原件。”

苏晚萤的心猛地一跳,她下意识地抬眼,望向宫墙之外。

远处,欢呼的人潮渐渐散去,那个叫小禾娘的女孩却还跪在那里,口中仍在喃喃地背诵着。

而在她身旁的白玉石缝间,不知何时,竟真的钻出了一株嫩绿的荠菜,在傍晚的微风中,倔强地轻轻摇曳。

苏晚萤的嘴角,逸出一丝极淡的笑意,她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

“原来人心一旦扎了根,连这坚不可摧的皇城,也能开出花来。”

她收回目光,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与深邃。

萧明远这颗棋子,终于被逼到了绝路,也终于下定决心,要走出那步险棋了。

而这封即将到来的密信,便是她在这盘棋上,落下的第一颗惊雷之子。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侯府灾星:她靠行善成了当朝帝师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