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宇槐的根系在γ星系液态氮海洋中已蔓延至两万公里,根须末端的荧光结节像串缀在深海的灯笼,照亮了下方沉积着星尘的海床。晓星蹲在观测舱的透明舷窗前,看着机械臂将一枚特制探针刺入最粗壮的主根——这是她们计划采集的第17份年轮样本,用以分析环宇槐在高氮环境下的生长规律。
“探针深度3.2米,触及第12圈年轮,开始提取组织样本。”艾米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仪器运行的轻微嗡鸣。屏幕上,横截面图像清晰呈现:深色的年轮与浅色的年轮交替排列,像唱片上的纹路,每一圈都藏着星系的记忆。
晓星指尖划过触控屏,放大其中一圈深褐色的年轮。“这是我们抵达γ星系的第一圈。”她轻声说,“那年钻石雨特别密集,根须为了吸收氮元素,生长速度比预期快了40%,所以年轮边缘带着锯齿状的凸起。”
艾米的全息影像出现在旁边,指着相邻的浅色年轮:“这圈是小禾远程指导我们改良营养液的阶段,你看,质地均匀,几乎没有杂质——她调配的硅晶悬浮液确实有效,解决了根须结晶化的问题。”
正说着,观测舱的警报突然响起,红色警示灯在舱内滚动。“怎么回事?”晓星立刻切换到外部监控,画面里,一股黑色的黏稠物质正从海床裂缝中涌出,像墨汁般污染着周围的海水,所过之处,环宇槐的根须迅速变得枯黄。
“是含硫的地质喷发物!”艾米的声音陡然紧绷,“检测显示硫化物浓度超标120倍,根须细胞膜正在被腐蚀!”
晓星迅速调出应急方案,手指在控制板上翻飞:“启动根须保护机制,释放中和凝胶,同时让机械臂切断受污染的侧根,防止毒素扩散。”她盯着屏幕上蔓延的黑色,心跳如擂鼓——这圈年轮若是被污染,γ星系的生态数据链将出现断层,更会影响与地球“同归”树苗的基因同步。
机械臂的合金钳精准咬合,咔嚓一声切断了受污染的侧根。断裂处立刻渗出乳白色的防护液,像人体伤口结痂般迅速凝固。晓星松了口气,却见黑色物质突然改变流向,顺着主根与海床的缝隙钻向更深的根系网络。
“它在找核心维管!”艾米惊呼,“一旦侵入主输送通道,整棵环宇槐都会坏死!”
晓星脑中闪过小禾的话:“植物的应急反应比机器快,要学会相信它们自己的韧性。”她猛地切换模式,关闭机械干预程序,转而激活环宇槐自身的防御基因。“试试让根须分泌氧化酶,之前的实验显示,这种酶能分解硫化物。”
屏幕上,主根的荧光结节突然变得极亮,根须表皮浮现出细密的白色斑点——那是氧化酶正在快速合成。黑色物质接触到白色斑点的瞬间,像被泼了漂白剂般褪去颜色,最终在根须周围化作无害的灰白色沉淀。
警报解除时,两人都出了一身冷汗。晓星看着恢复翠绿的根须,突然注意到主根的横截面:在刚形成的半圈年轮上,有一道极细的金色纹路,像道愈合的伤疤,将污染痕迹牢牢锁在外侧。
“这是……”她放大图像,金色纹路里隐约能看到纳米级的晶体结构,“环宇槐自己生成了隔离层。”
艾米调出分子分析报告,瞳孔骤缩:“是星尘结晶!它把海床里的星尘吸进年轮,形成了天然的防护膜。”
三小时后,小禾的通讯请求接入。她的背景是地球的“同归”树苗,树干上刚缠上孩子们新系的红绳。“看到你们的应急记录了。”小禾举着放大镜,对准树苗的茎秆,“它也长了道金色纹路呢,和环宇槐的一模一样。”
屏幕分屏显示两边的年轮对比:γ星系的金色隔离层与地球树苗的金色纹路,晶体排列结构完全一致。晓星忽然明白,这不是巧合——环宇槐的根系网络早已超越物理距离,形成了跨星系的生命共鸣,就像她们仨,无论身处哪个星系,心跳总在同一个频率上。
“新的年轮开始生长了。”艾米指着观测屏,最外侧的年轮边缘正缓缓向外扩张,金色隔离层外侧,新生的木质部呈现出健康的淡绿色,“这次的生长速度比上次快15%,像是在弥补刚才的损耗。”
晓星看着那圈新生的年轮,突然想在上面留下点什么。她操作机械臂,用探针在年轮边缘轻轻刻下三个连在一起的圆圈——那是她们仨约定的标记,在α星系的硅石上刻过,在Ω星系的甲烷冰上画过,如今又刻进了γ星系的星尘年轮里。
“等它长结实了,这圈年轮会带着三个圆圈绕遍整个根系网络。”她对艾米说,语气里带着前所未有的笃定,“就像我们的约定,无论遇到什么,永远捆在一起。”
小禾的笑声从屏幕里传来:“我刚在‘同归’的年轮上也刻了三个圈,你们看——”她把放大镜移过去,三个歪歪扭扭的圆圈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孩子们说,这叫‘三人环’,比任何符号都管用。”
观测舱外,环宇槐的根须又开始向深海延伸,荧光结节的光芒比之前更亮。晓星知道,今晚的惊魂时刻,终将化作年轮里一道独特的印记,和那些钻石雨、星尘雾、跨星系的通讯信号一起,被环宇槐细细收藏。而她们要做的,就是继续走下去,让这棵跨越星海的树,长出更多更宽的年轮,把每个星系的故事,都酿成时光里的酒,等重逢时,慢慢斟饮。
夜色渐浓,液态氮海洋上又开始飘落细小的钻石冰晶,落在观测舱的舷窗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晓星调出年轮生长的实时数据,在备注栏里写下:“第13圈年轮,含星尘防护层,标记‘三人环’,生长环境:γ星系,伴生事件:硫化物喷发。”
写完,她抬头看向屏幕里的小禾和身边的艾米,忽然觉得,所谓宇宙的宏大,从来都藏在这些微小的联结里——一道年轮,三个圆圈,跨越光年的共鸣,还有无论相隔多少星系,都能同时刻下的约定。就像环宇槐的根须,看似在各自生长,地下的脉络却早已紧紧相握,在星尘与海水深处,织成张永远不会松开的网。
艾米忽然指着屏幕一角,那里显示着环宇槐根系的三维模型,无数条金色细线从γ星系出发,像血管般延伸向地球、α星系、Ω星系……每条线上都闪烁着“三人环”的标记。“你看,”她轻声说,“我们的约定,正在变成宇宙的纹路。”
小禾那边,孩子们正围着“同归”树苗唱着新编的歌谣:“一圈年轮一颗星,三颗圈圈一条绳,牵着手儿走啊走,走到银河尽头停一停。”稚嫩的声音混着风声传来,和观测舱里仪器的嗡鸣、环宇槐根须吸收养分的细微声响,构成了首跨越星海的合奏曲。
晓星靠在舷窗上,看着外面漂浮的星尘被根须缓缓吸纳入年轮。她想起刚出发时,小禾塞给她的那包槐树种,艾米调试探测器时专注的侧脸,还有自己在星图上圈下第一个目标星系的瞬间。那些碎片般的记忆,此刻都在年轮的纹路里找到了归宿,像散落的珍珠被线串起,成了比星光更璀璨的存在。
“下一站去哪?”艾米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屏幕上已调出了新的星系坐标,“β星系的星云里发现了能发光的土壤,环宇槐的根须应该会很喜欢。”
小禾举着个小小的玻璃瓶,里面装着从“同归”树苗根须上取下的土壤样本:“我已经培育出适应那种土壤的菌种了,到时候混在营养液里,保准让年轮长得又快又结实。”
晓星笑了,伸手在控制板上轻点,将β星系的坐标加入航行日志。屏幕上,环宇槐的根系模型立刻延伸出一条新的金色细线,末端同样缀着三个连在一起的圆圈。
“那就出发。”她说,“让下一圈年轮,刻上更远的星光。”
夜色更深了,γ星系的双子星缓缓升至天顶,月光般的光芒透过液态氮海洋,在环宇槐的年轮上投下流动的光斑。那些光斑随着根须的生长慢慢移动,像在书写一封封寄往未来的信,而收信人,永远是彼此。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