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雾锁旧楼 第172章:墨痕洇染处,根须过海峡

小说:雾锁旧楼  作者:蔡婉兮606  回目录  举报

环宇槐的第172圈年轮,是在一场春雨里显形的。雨丝细密如愁,打在新抽的槐叶上,溅起的水珠顺着叶脉滚落,在树身第172圈的位置洇出淡淡的水痕——那圈年轮比往年更宽,木质里嵌着的贝壳碎片在雨水中微微发亮,像谁撒了把碎星子在里面。

晓星蹲在树下,指尖抚过那些贝壳碎影,忽然发现它们的排列竟与台湾海峡的海图隐隐重合。她起身回屋,从樟木箱里翻出陈爷爷留下的海沙,拌着新磨的星实墨,在环宇纸上画下道弧线——弧线内侧,她用槐叶汁点出归雁湾的浪;外侧,蘸着海沙墨画出阿里山的轮廓。画到海峡中线时,笔尖突然顿住,墨滴落在纸上,竟晕成朵两岸对称的合欢花。

“这墨里有东西。”晓星把纸凑近灯前,发现墨晕里藏着极细的根须,正顺着墨迹往对岸爬。她想起去年埋下的木盒,赶紧带着铁锹跑到环宇槐下,挖开泥土——木盒的缝隙里,红桧与星实苗的根须已经缠成了团,像绞在一起的麻绳,把两瓶水(台湾海水与归雁湾井水)的瓶子撑得鼓鼓囊囊,瓶壁上布满了细密的根须印记,像幅立体的地图。

“它们真的在长。”晓星捧着木盒往学堂跑,恰逢孩子们在临摹陈爷爷留下的字帖。小禾正写“峡”字,捺脚拉得太长,墨汁滴在纸上,竟与晓星带来的根须印记重合,纸上瞬间冒出片微型槐叶,叶尖还挂着滴海水凝成的露珠。

“晓星姐,你的根须会动!”小禾举着纸跳起来,纸上的根须正顺着“峡”字的竖钩往上爬,在钩尖处开出朵米粒大的花。

学堂里顿时炸开了锅。孩子们纷纷把自己的字纸凑过来,根须像有了灵性,在“湾”字的三点水旁聚成小漩涡,在“台”字的口字框里绕成圈,在“湾”与“台”之间织出条银丝般的线。晓星找出去年的《归雁集》,翻开陈爷爷题字的那页,根须竟穿透纸背,与集子里其他的字连成了网,网眼处浮着细碎的贝壳光。

“这是树在写信呢。”晓星笑着把木盒放在讲台上,红桧与星实苗的根须从盒里探出来,在黑板上拼出“172”的字样,旁边还缠着片半透明的槐叶,叶脉里流动着海沙墨——那是陈爷爷临走前留下的,说“等根须过了海峡,就用它画座桥”。

雨停时,孩子们跟着晓星去环宇槐下埋新的信物。小禾带来自己攒的贝壳,每个贝壳里都塞了片写着“盼”字的环宇纸;阿明捧来罐归雁湾的泥土,里面混着他偷偷收集的阿里山桧木碎末;最小的丫丫抱着只布偶大雁,雁腹里藏着全班的合照,背面用海沙墨写着“我们等你”。

晓星把这些信物放进新的木盒,又从陈爷爷留下的桧木标本上削下片木屑放进去。盖盒的瞬间,她看见红桧的根须从盒缝里钻出来,与环宇槐的根须缠在一起,在泥土里发出细微的“簌簌”声,像在交换秘密。

“去年的贝壳还在唱歌呢。”晓星指着枝头挂着的墨贝,贝壳在风里轻轻摇晃,壳内壁的“归”字已经被新的年轮包了两层,字迹却越发清晰,连带着周围的槐叶都泛着淡淡的蓝光——那是海沙墨与槐叶汁融合的颜色。

夜里,墨贝突然发出清亮的鸣响。晓星披衣出门,看见环宇槐的172圈年轮处渗出淡紫色的汁液,顺着树干往下流,在地面汇成个小小的水洼。水洼里,红桧与星实苗的根须正往外冒,交织成座微型的桥,桥上走着群小人影,有陈爷爷的轮廓,有孩子们的笑脸,还有个模糊的身影在对岸招手,手里举着片桧木叶。

晓星蹲在水洼旁,看着桥影里的自己也跟着走了上去,脚下的根须桥竟真的晃动起来,溅起的水珠落在脸上,带着台湾海峡的咸味。她伸手去碰对岸的身影,指尖却穿过了水洼,只摸到片湿漉漉的槐叶——槐叶背面,用海沙墨写着行小字:“172圈,根已过半。”

第二天清晨,孩子们发现环宇槐下的泥土裂开了道缝,缝里钻出株奇特的幼苗:茎秆是红桧的深绿,叶片是星实的浅黄,叶脉里流动着淡紫色的汁液。晓星认出那是去年红桧与星实苗交握处长出的“合欢叶”,如今竟长成了苗,根须在泥土里蜿蜒,朝着东方延伸,仿佛要钻进海峡的方向。

“它在替我们走呢。”晓星给幼苗浇了混着海沙的井水,看着根须在湿润的泥土里快速生长,“等它的根须触到海峡中线,陈爷爷说不定就带着台湾的小朋友来了。”

孩子们立刻围着幼苗坐下,用小手护住它的茎叶,生怕被风吹倒。小禾拿出铅笔,在旁边的石板上画了道长长的线,在线的起点标上“172”,终点画了个小小的台湾岛,然后每天用手指量着幼苗根须的生长距离,在石板上画下新的标记。

晓星则忙着整理新的《归雁集》。第172页上,她拓下了合欢叶苗的叶脉,又用海沙墨画了只衔着信的大雁。画到雁翅时,笔尖的墨突然自动散开,在翅尖形成个小小的漩涡——那是根须桥的缩影,漩涡里还浮着个“盼”字,笔画间缠着极细的根须。

入夏时,合欢叶苗的根须已经穿过了学堂的门槛,在教室里织成张细密的网。孩子们在网下写字、画画,墨汁滴在根须上,会顺着丝线流到环宇槐下的木盒里,盒里的贝壳碎片便会发出对应的音符,凑成支不成调的歌。

这天,晓星正在给木盒换海水,突然发现盒底的泥土里露出个银色的东西。她小心地刨开泥土,竟是枚台湾硬币,边缘缠着红桧的根须,币面上的图案已经被根须勾勒得清清楚楚。硬币背面,不知被谁刻了个小小的“到”字。

“是陈爷爷吗?”晓星把硬币擦干净,放在阳光下,硬币的反光里,她仿佛看见陈爷爷正站在阿里山下,手里举着片桧木叶,对着环宇槐的方向微笑。

环宇槐的172圈年轮在阳光下泛着紫光,木质里的贝壳碎片越来越亮,像串项链嵌在树身。风吹过树梢,墨贝又开始鸣响,这次的声音格外清晰,像在说:“快了,就快了。”

晓星抬头望向海峡的方向,看见合欢叶苗的根须正从教室的窗缝里钻出去,在阳光下闪着银光,朝着东方延伸。她知道,这圈年轮里藏着的不只是贝壳与根须,还有无数双盼着团圆的眼睛,像环宇槐的年轮一样,一圈圈生长,一圈圈靠近,终有一天会紧紧相拥,再也分不清彼此。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雾锁旧楼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