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影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第二十一章 挂职

第二十一章挂职

第二天清晨,在父母依依不舍、千叮万嘱的目光中,祁同伟背起行囊,踏着晨露,再次离开了生养他的小山村。

他回头望了望炊烟袅袅的村庄,心里沉甸甸的,既有卸下部分人情债的轻松,更有了一份新的、对这片土地更深沉的牵挂和责任。

回到西夏银城,祁同伟连宿舍都没回,背着行李就直奔马区长的办公室。

他详细汇报了回乡还债、宴请乡亲的经过,事无巨细,包括镇领导的到访和他对村里孩子的承诺。

马区长听得仔细,时不时点头,最后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做得对。

清清白白,心里踏实。

这才是干大事的样子。”

从区长办公室出来,祁同伟脚步没停,径直走进了区纪委那间挂着醒目牌子的办公室。

在工作人员略带诧异的目光注视下,他神色平静地从那个旧帆布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摞材料——出版社那份厚厚的正式合同、银行汇来巨款的单据、乡亲们收到三倍还款后按了红手印的收据、还有村里出具的关于当年筹集学费的证明文件。

他一丝不苟地将这些文件在桌上一一摊开,声音清晰而沉稳:“同志,我来申报个人重大事项。

这些是我近期部分收入的来源证明,请组织审核备案。”

纪委的同志仔细翻看着每一份文件,当看到那惊人的稿费数字和三倍还款的记录时,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祁同伟耐心地解释着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整个过程坦荡得像西夏秋日里一望无际的蓝天。

回到银城的日常工作后,祁同伟的生活节奏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陀螺,转得更快了。

白天,他是马区长的秘书,处理着雪片般的文件,协调着各部门的事务,跟着区长下乡镇调研,脚步匆匆地穿梭在区政府办公楼里,事无巨细,都必须处理得妥帖周到。

而每当夜幕降临,区政府办公楼里的人都走光了,空旷的走廊里只剩下他的脚步声回响。

他那间小小的办公室的灯光,总是最后一个熄灭,像夜空中最倔强的那颗星。

昏黄的灯光下,他伏在那张被各种书籍资料淹没了的老旧办公桌上,身影被拉得很长,显得格外清瘦。

桌子的左边,堆着法学大部头的专著和密密麻麻的案例汇编,像一座沉默的山;右边,则是经济学抽象复杂的模型推导和厚厚的英文原版资料,是另一座更难攀爬的山。

从京都邮寄来的新书和导师布置的阅读材料还在不断涌来,常常在桌边垒起半人高,仿佛随时会倾倒下来。

困倦像潮水一样一次次袭来,他就用早已冰凉的湿毛巾狠狠地擦一把脸,冰冷的刺激让他猛地一激灵。

或者干脆站起来,在原地快速地做几十个俯卧撑,直到额头上冒出细汗,血液重新在血管里灼热地奔流起来。

咖啡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他只能靠一杯接一杯的浓茶提神,茶叶泡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汤色淡得像白开水,几乎喝不出任何味道。

有时实在熬不住了,眼皮重得像挂了铅块,他就伏在摊开的书页上小憩片刻,闹钟严格地定在十五分钟,铃声一响,他立刻像被弹簧弹起来一样,猛地坐直身体,用力摇摇头,又重新扎进那片浩瀚的知识海洋里。

他必须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他比谁都清楚,京都大学那两位学术泰斗——法学导师张维平教授(同样是享誉全国的权威和智囊成员)和经济学导师陈岱荪教授——的要求有多么严苛,双博士学业的压力有多么巨大。

在一次研究全区经济工作的会议间隙,自治区的书-记端起茶杯,像是忽然想起来什么,转头看向身旁的马国华区长,语气随和却带着明显的关注:

“国华同志啊,”书-记吹了吹茶杯上的热气,“这次我去京里开会,好几位领导都私下打听咱们那个祁同伟同志。

这小子,现在可是有点名气喽。”

书-记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他现在具体在忙什么?你们是怎么培养使用的?可不能把这么好的人才给埋没在文山会海里啊。”

马区长一听书-记亲自过问,立刻挺直了腰板,详细地汇报起来:“书-记,同伟同志现在主要担任我的秘书,日常工作非常繁重,但他处理得井井有条,难得的是思路清晰,很有见地。

同时,他还在拼命攻读京都大学的法学和经济学双博士学位,经常学习到后半夜,非常刻苦。

那部《大国崛起》,就是他挤占全部休息时间完成的。”

领导认真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点,沉吟了片刻,做出了明确的指示:

“嗯,是块好材料。

但这样的人才,不能总圈在办公室里搞文字、理文件。

宝剑锋从磨砺出嘛。

得把他放到更复杂、更艰苦的基层一线去,实实在在地摔打摔打,增长他解决实际问题的真本事。

既要能仰望星空,有宏大思想,更要能脚踏实地,会干实事。

我看,可以让他挂职到下面最需要攻坚克难的县里去,具体到什么岗位,国华同志你可以和组织部的援朝部长仔细商量一下,毕竟他现在还是你的第二秘书,你要把握好。”

“是。

书-记,您的指示非常及时重要。

我代表同伟同志感谢书-记和各位领导的关心和信任。”

马区长立刻表态,“会后我立刻就去和李援朝部长沟通落实。”

都说官场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边常委会刚散会,祁同伟要被重用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嗖嗖地传遍了自治区政府大院各个角落。

走廊里,办公室内,茶水间中,人们交头接耳,压低的声音里透着各种情绪:

“听说了吗?祁同伟,就是那个写书的秘书,要下去挂职了。”

“好家伙。

扶贫办指导处副处长,还直接兼海吉县扶贫办主任和吊庄副总指挥。

这担子可不轻啊。”

“到底是主席亲自看中的人,这提拔速度…啧啧…”

“年轻人,是骡子是马,得拉出去溜溜才知道。

海吉那地方,可不是光会写文章就玩得转的…”各种议论、猜测、羡慕或是带着点酸味的审视,在无形的信息网络中快速流动。

而这股风,也毫无意外地吹到了祁同伟耳边。

但他只是更加沉默,每天依旧埋首于文件和学习资料中,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只是偶尔抬起头时,眼神里多了几分深思和凝重。

组织部门的动作雷厉风行,谈话、考察、民主测评…一系列程序以惊人的速度推进着,一切都符合规定,却又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效率。

没过多少日子,一个下午,祁同伟被叫到了马区长的办公室。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影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