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战地记者靠韭菜盒子干停世界大战 第3章 炉灶当炮台,韭菜定乾坤

苏姨没再多说什么,转身从馄饨铺最里面的储藏间里,拖出一台满是灰尘的老式军用电台。

随着刺啦的电流声,她用一串生涩却精准的俄语呼号,联系上了顿巴斯一处代号为“食契站”的废弃小学——那是周家祖辈在异国他乡埋下的一个秘密据点。

当晚,周卫国和苏姨合力将那沉重的馄饨灶台从地上撬起。

灶台的砖石在月光下泛着油润的黑光,仿佛沉睡的巨兽。

他们将家传的食谱、老宅的地契和那张苏姨珍藏的唱片一并打包,塞进一辆吱嘎作响的破旧三轮车里,趁着夜色运往机场的货运口。

报关单上,这批“货物”的名字被伪装成“民俗饮食文化展品”。

三轮车在坑洼的路上颠簸得厉害,周卫国坐在车斗里,抱着那本食谱,一遍遍地在脑中演练、在虚空中比划着九步揉面的手法。

每一次模拟失败,他的手背上竟会毫无征兆地浮现出一道暗红色的纹路,如同皮肤下有血脉在短暂燃烧,而后又迅速隐去。

当他们抵达战区边缘时,远处的炮火已经震得空气都在发颤。

靠着苏姨那句“炉火不熄,面包常在”的俄语暗号,他们奇迹般地躲过了两道民兵检查站。

最终,周卫国扛着那几乎有他半人高的灶台,踏入了那所墙壁布满弹孔的小学。

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他看到墙角用利器刻着一行苍劲的汉字:“一炉烟火,可退千军。”

在苏姨的掩护下,周卫国在两军交界处一个废弃的加油站里,重新架起了炉灶。

他利落地洗净韭菜,用从黑市换来的猪油和香料调好馅料。

枪声在耳边时远时近,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九步揉面。

第一步“掌心纳雪”,面粉飞扬的瞬间,激烈的交火诡异地停歇了片刻。

第三步“指走阴阳”,不远处一道掩体后,一名乌军士兵小心翼翼地探出了头,脸上满是困惑。

当周卫国做到第七步“肘推山河”,用手肘奋力将面团推出时,在对面高楼上潜伏的俄军狙击手阿列克谢,竟透过瞄准镜闻到了一丝遥远的麦香,脑海里不受控制地响起了母亲在厨房揉面时哼唱的民谣。

第九步“归元封香”完成,第一个韭菜盒子在滚烫的铁板上发出“滋啦”一声,迅速变得金黄酥脆。

周卫国用火钳夹起它,高高举过头顶,用尽全身力气,用俄语大喊:“想不想吃一口像家一样的东西?”

一个叫伊万的乌军士兵颤抖着走出了掩体,他接过那个滚烫的韭菜盒子,狠狠咬下一口,咀嚼了两下,眼泪便汹涌而出。

对面的高楼上,阿列克谢放下了他的狙击枪,一步步从阴影里走了出来。

两人在摇曳的炉火边相对而坐,就着一盘刚刚出锅的韭菜盒子,用最原始的方式分享食物,谁也没有说话。

一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战地记者恰好躲在不远处的废墟里,他震惊地举起摄像机,将这一幕通过卫星信号传回了总部。

直播画面的临时标题,被导播飞快地敲了上去:“世界最危险的地方,有人靠一个韭菜盒子停了火。”

周卫国看着那两个敌对的士兵,看着他们沾着面油的手,笨拙而又坚定地握在了一起。

炉火的光映在他们粗糙的脸上,使军服上截然不同的徽章变得模糊不清。

那一刻,他终于明白了祖训的含义。

他带来的不是食物,而是一种古老的、足以让枪炮沉默的契约。

他不再是那个只想守住自家小店的厨子,他是战争的终结者。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战地记者靠韭菜盒子干停世界大战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