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到2024年北京的那个夏夜,李明在出租屋里对着手机傻笑。屏幕上显示着他刚算出来的数字——按照当前工资,买下这套六十平米的老破小需要不吃不喝工作一百一十七年。
很显然,在他有生之年注定是无法将这套老破小“娶回家”的。老破小虽然破,但也不是他能够高攀得起的。突然,他眉毛一扬,好像忘记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于是奋力回想,过了一会,突然大喊一声:何以解忧,唯有暴富。何以暴富,唯有找他最最疼爱的后辈啦。
神速激活胸前的吊坠,立马摇人:我亲爱的后辈辰哥,你能不能送我一亿点点比如黄金啊,珠宝啊,翡翠?你随便拔下一根毛,也比你的祖宗的大腿要粗啊。”。那边的李星辰瞬间自化成一个黑人表情包:别啊,祖宗,在您面前称哥,我怕我会折寿啊。
李星辰苦笑不得:“虽然很想帮您,但是我给您的任何东西,理论上都是属于未来的东西,在因果律的干预下,都会莫名消失的。”
李明仿佛听到心中梦碎的声音。我的一夜暴富梦啊,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还未开始便已结束”的悲伤么?
全息投影中的李星辰忍俊不禁,“虽然我不能直接给您金钱,那会扰乱因果律。”
李明叹了口气,把自己狠狠地扔到床上。窗外,房地产中介的霓虹招牌在夜色中闪烁,像在嘲笑他的贫穷。
“但是...”未来的孙子神秘地眨眨眼,“我可以给您看看星耀银河地产集团的发展史。当然,在您这个时代,它还不叫这个名字。”
只见胸前的吊坠光芒一闪,信息已经传送完毕,这速度让李明目瞪口呆,这又一次触摸到他对技术的认知,就像在他的知识盲区来一次核爆。
李明点开悬在半空的全息投影U盘,弹出的信息显示的是他未来的人生轨迹。一部叫做《星耀启明:一部房地产史诗》的记录片。投影变换成时间线图,起点正是2024年。李明凑近细看,突然瞪大眼睛——那家他每天路过都不屑一顾的小中介“安居置业”,竟然就是未来银河系地产巨头的雏形。
“明早九点,去听听他们的晨会。”李星辰的身影开始模糊,“记住,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
通讯中断,手机屏幕暗下。李明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的裂缝,心想这大概又是场荒唐梦。
次晨,鬼使神差地,他真的站在了“安居置业”门口。玻璃门后,店长正在激情演讲:“...政策利好已经显现!我们要抓住这波窗口期...”
“又在画大饼。”李明撇嘴转身,却撞上个抱着一摞图纸的年轻人。
图纸散落一地。李明帮忙收拾时,注意到上面密密麻麻的笔记:“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BIM技术应用场景...”
“你对这些感兴趣?”年轻人眼睛发亮,“我是林浩,这家店的...梦想家。”
于是李明听到了第一个预言:“房地产的下一波红利不是土地增值,是技术革命。”
2028年,李明已经成了林浩的合伙人。他们的小公司取名为“启明置业”,取自“启明之星,照亮安居之路”。
这年春天,他们接了个政府保障房项目。工地上的老师傅对着平板电脑发愁:“这BIM模型看得我眼花。”
李明蹲下来,手把手教他旋转三维模型:“你看,这样就能提前发现管道冲突,不用返工了。”
傍晚,工人们围着3D打印机组装预制墙体。夕阳给机械臂镀上金边,像未来与现在的握手。
“李总,这样造房子跟搭积木似的。”一位农民工师傅感叹,“就是少了点...人情味。”
这句话刺痛了李明。那晚他找到林浩:“技术再先进,家应该是温暖的。”
于是启明首个项目多了个特色:每个户型都预留了“记忆空间”——可以根据业主需求定制书房、花房或儿童游戏区。交付时,他们还给每户送了颗智能种子,能在阳台长出定制景观。
这个细节被媒体报道后,意外成为卖点。购房者说:“他们懂我们要的不是房子,是生活。”
2035年,当VR看房成为行业标配时,启明已经走得更远。他们的展示中心里,客户戴着AR眼镜就能看到墙体里的电路走向,语音询问AI管家:“夏天能耗多少?”
AI不仅给出数据,还会说:“建议在西南角种棵梧桐,能为客厅节省30%空调费。”
林浩在庆功宴上醉醺醺地搂住李明:“知道我们成功的关键吗?别人在卖房子,我们在卖...未来。”
2042年,气候变化席卷全球。台风“海神”过后,沿海城市满目疮痍。唯有启明建设的“珊瑚社区”屹立不倒——建筑表面的纳米涂层自动修复损伤,地下储水系统化解了内涝。
救灾帐篷里,李明看着平板上的灾后重建招标书,突然问:“为什么我们要等灾难发生才行动?”
于是“诺亚计划”诞生了。启明与材料实验室合作,开发出能吸收二氧化碳的生物混凝土。第一栋“负碳建筑”落成时,墙面覆盖着真正的苔藓,空气清新得如同雨林。
“这得卖多贵啊?”股东会上有人质疑。
李明展示财报:“单价只比普通住宅高5%,但每年能为业主节省60%能源支出。”
他顿了顿,“更重要的是,当别处雾霾锁城时,我们的社区能看见星空。”
这句话打动了所有人。从此,启明的每个项目都标配空气净化系统,建筑顶部还设有星光观测台。
2050年,公司更名为“星耀置业”,标语改为“编织天地,安放梦想”。他们的月球办事处成立那天,李明在真空玻璃廊桥俯瞰地球,突然理解了李星辰的暗示——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钱,是创造价值的视野。
二十二世纪中叶,星耀集团已经在地球外建立了十二个居住区。最著名的“蓬莱”太空城漂浮在近地轨道,其生态循环系统能支持十万人永久居住。
在这里,房地产有了全新定义。李明和林浩的曾孙们销售的不是面积,而是“生存权+体验值”。客户购买公寓后,AI会根据基因数据定制室内环境——从光照光谱到微生物群落。
“但我们遇到了瓶颈。”2120年的家族会议上,年轻CEO李星云全息投影出数据,“火星殖民计划需要全新的建筑范式。”
百岁高龄的李明被请回董事会。他看着火星沙尘暴的视频,突然问:“为什么非要对抗自然?不能顺应它吗?”
于是有了革命性的“珊瑚建筑”——在火星地表打印骨架后,注入特殊菌液,这些结构会自主生长成适合当地环境的形态。每个建筑都是活的,能自我修复,甚至能随季节变化颜色。
这项技术让星耀正式升级为“星耀银河”。当第一个星际社区“火神之家”落成时,居民们送来块牌匾:
「感谢你们没有把地球复制品强塞给火星,而是让我们拥有了真正属于红星的家」
李明抚摸着牌匾,想起2024年那位农名工的话。原来最高级的技术,最终都要回归人情味。
全息图展示出百年发展史:从地球上的小中介到太阳系地产巨头,星耀始终坚守最初的理念——技术服务于生活,建筑承载的是梦想。
“知道为什么选择房地产吗?”李星辰微笑,“因为这是最贴近人类的行业。无论科技如何飞跃,人们始终需要...家。”
李明望向远方。巨大的星环正在构建,其上有光点闪烁,那是未来家园的灯火。他忽然明白,真正的精神财富不是金钱,而是参与创造的过程本身。
返程飞船起飞时,他最后看了眼星空。某个正在建设的星区恰好组成“启明”二字,如同千年前那个小小梦想的回响。
星光璀璨,照亮归途。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