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渊把竹编坊的玉珏收进锦盒时,手机没有像往常那样弹出短信。他正疑惑,陈老突然拍了拍他的肩:“小渊,你看。”
陈老的手机屏幕上,是一张老照片——褪色的相纸上,两个穿靛蓝工装的年轻人站在漆坊门前,其中一个抱着个红漆木盒,盒盖上刻着“松月”二字。照片背面写着:“1958年,林守正与苏明远在国营漆器厂。”
“这是……”林渊的瞳孔微缩。照片里的年轻人,眉眼竟与自己有七分相似。
陈老翻出个铜匣,里面躺着半枚玉珏,纹路与玄鸟佩严丝合缝——背面刻着“漆光相连,因果永续”。“这是我爷爷当年在漆器厂当学徒时藏的。”他说,“你爷爷林守正,和我爷爷苏明远,是师兄弟。”
漆坊里的旧时光:被遗忘的漆香
松月漆坊藏在江南古镇的深巷里,青石板路被雨水泡得发亮。七十二岁的苏阿婆站在门槛后,手里攥着块半旧的漆布——布面还留着她年轻时的描金纹样,和陈老手机里的老照片,颜色是同一种沉郁的红。
“林先生,您可算来了。”苏阿婆的声音像浸了漆的木琴,“拆迁办说明儿就拆,说这破漆坊‘没旅游价值’。您瞧这漆布——”她展开漆布,上面用金粉画着“松鹤延年”,“1958年您爷爷在这儿当学徒,说‘漆是山的血,刷漆是给物件儿续魂’,后来他用这把刷子,给我家老榆木柜刷了三遍漆。”
林渊接过漆布,指尖触到漆面的瞬间,系统面板突然闪烁微光:【检测到漆艺因果链(1920-2025)】
【提示:该因果链连接着五代漆匠的善意(1920年开坊、1940年义修、1960年援藏、1980年传艺、2000年守坊、2025年护漆),需激活因果共鸣·刷魂】
作坊里的秘密:被刻进漆纹的契约
松月漆坊的后堂飘着生漆和桐油混合的气味。苏阿婆从樟木箱里捧出个红漆木匣,匣盖刻着“松月漆谱”四个字。打开的瞬间,林渊的呼吸一滞——泛黄的宣纸上,不仅记着“朱砂漆”“石青漆”的配方,还夹着张老照片:1960年,穿灰布衫的林爷爷(林渊的爷爷)站在漆坊前,怀里抱着个红漆木盒,身后是二十多个举着漆刷的学徒。
“这是……”林渊指着照片里的人。
苏阿婆的眼泪滴在木匣上:“他叫守正,是我师父的师哥。1960年,我师父去西藏支援漆器工艺,临走前把这木匣塞给我,说‘等漆坊有新传人时,要交给最会讲因果的人’。”
系统面板展开三维投影:1920年的苏伯(苏阿婆的爷爷)在破庙里熬漆,漆锅腾起的黑烟染黑了半边天;1940年的苏父(苏阿婆的父亲)在日军轰炸时,用漆布裹着药箱从废墟里救孩童;1960年的林爷爷(林渊的爷爷)跟着苏父学刷漆,刷子在他手里像根魔法棒;1980年的苏叔(苏阿婆的弟弟)在文化馆教孩童调漆,孩子们的笑声撞碎了漆罐;2000年的苏阿婆在拆迁办拍桌子,说“拆了漆坊,松月的魂就没了”;2025年的苏阿婆捧着漆布掉泪,布面还沾着1960年林爷爷留下的漆香——和陈老手机里的老照片,是同一种醇厚。
“原来……您们在替古人刷魂。”林渊轻声说。
苏阿婆摸出把铜漆刷,刷柄上刻着“松月”二字:“这是我师父当年用老枣木磨的。他说,漆刷能刷去岁月的伤,漆光能续得因果的魂。”
楼梯间的转折:被遗忘的数字化
林渊跟着苏阿婆绕到漆坊二楼。墙角堆着几摞旧漆罐,最上面那罐的标签上,写着“1980年援助西藏漆器”。他正要伸手,突然听见楼下传来争执声。
“阿婆,您就签了吧!这漆坊早该拆了,改成文创园多好?”说话的是个穿西装的年轻人,手里举着平板电脑,“我们公司能给您投三百万,建个‘数字漆艺馆’,游客用VR就能看刷漆过程!”
苏阿婆的手攥紧了漆布:“小周,你不懂。漆是要用手摸的,刷是要用眼看颜色的——VR里的漆,没温度。”
年轻人叹了口气:“可现在谁还愿意学刷漆?我表弟学了三个月就跑了,说‘手被漆咬得全是泡,工资还没外卖高’。”
林渊的目光落在年轻人胸前的工牌上:“周明·数字文化公司”。他突然想起系统面板里的提示——“因果共鸣·刷魂”,或许这里的“魂”,不只是手艺,更是人与漆的羁绊。
“周先生。”林渊走上前,“您看过真正的漆器吗?”
年轻人愣了一下:“当然,博物馆里有的是。”
“那您摸过吗?”林渊从锦盒里取出半枚玉珏,“这玉珏是我爷爷当年刷漆时用的,沾过生漆的温度。”他把玉珏递过去,“真正的漆器,是有生命的——它会呼吸,会随着主人的手变亮,会在岁月里长出包浆。”
年轻人的指尖触到玉珏的瞬间,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新提示:【检测到数字因果链(2025)】
【提示:需连接传统漆艺与数字技术,激活因果共鸣·新刷】
黎明的漆光:因果的新生
清晨,漆坊的天井透进第一缕阳光。苏阿婆带着学徒们在漆案前摆了十八块漆板。老匠人们刷的“朱砂红”、年轻学徒刷的“石青蓝”、林渊刷的“松烟黑”,每块漆板都泛着温润的光——像极了1960年林爷爷刷的那块木盒。
“小渊,你看这个。”苏阿婆从漆案深处摸出个铁盒,里面躺着半枚玉珏,纹路与玄鸟佩严丝合缝——背面刻着“漆光相连,因果永续”。
林渊的玄鸟佩突然发烫,与玉珏产生共鸣的瞬间,系统面板显示:【因果星群·松月站激活成功!】
更让他惊喜的是,周明举着平板电脑跑了进来:“林先生,您看!我们用VR还原了1960年的漆坊,游客可以‘亲手’刷漆了!”屏幕里,虚拟的漆刷在空气中划出金色的弧线,像极了苏阿婆手里的那把铜刷。
“这不是取代,是延续。”林渊突然明白,“就像漆需要手,也需要眼睛——数字技术能让更多人看见漆的温度,而手艺人的手,能让这份温度更真实。”
苏阿婆笑了,眼角的皱纹里闪着光:“小渊说得对。昨天有个小女孩来,摸着我刷的漆盒说‘像奶奶的手’。原来,因果从来不是守着旧东西,是把旧东西的温度,传给新的人。”
尾声:漆光里的星图
晨雾漫过江南古镇,把“松月漆坊”的木牌染成金色。林渊和陈老站在漆坊前,看着周明调试VR设备,学徒们举着漆刷在虚拟空间里忙碌。
“原来,善意不只是守护,更是传递。”是陈老爷爷的名字。)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