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国我退隐后大汉倾覆曹操慌了 第198章 夜火传信,杀机暗伏

火光在阳平关城墙上跳跃,映得砖石如熔金般赤红,砖缝间渗出的夜露被高温蒸腾,发出细微的“嗤嗤”声。

夜风卷着焦土与血腥的气息扑面而来,夹杂着远处枯叶燃烧的呛人烟味。

山道尽头,一骑如鬼魅般自黑暗中冲出,马蹄踏碎枯枝败叶,溅起一路火星,蹄声在寂静山谷中回荡,像鼓点敲在人心之上。

“开门——!”

嘶哑的吼声划破夜空,那身影几乎与战马融为一体,铠甲碎裂,左臂一道深可见骨的刀伤正汩汩冒血,血珠顺着铁甲边缘滴落,在尘土上砸出一个个暗红小坑。

他死死攥着缰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整个人伏在马背上,脸颊紧贴马鬃,呼吸粗重如风箱,每一次喘息都带着血沫的腥气。

火把映照下,众人看清了那面残破的蜀字旗,边缘焦黑卷曲,旗杆上还嵌着半截断箭;来人胸前那枚刻有“赵”字的铜牌已被血污浸透,却仍反射出一点微光。

是赵云亲卫!

城头守卒愣了一瞬,立刻有人抄起长矛指向下方:“口令!”

“子龙陷阵,血书南谷!”亲卫抬头,眼中布满血丝,眼睑微微抽搐,声音却如铁钉入木,一字一顿,喉间滚动着血泡破裂的轻响。

城上无人再问。

刘备已亲自奔至城门楼,披甲未整,发带散乱,几缕乱发贴在额角汗湿的皮肤上,双目灼灼如炬,瞳孔深处似有火焰燃烧。

他挥手厉喝:“开门!放他进来!”

“主公!”副将拦在前,“夜不开门是军令!万一有诈——”

“住口!”刘备怒目圆睁,声音炸裂如雷,额角青筋暴起,一掌拍在城垛上,震得石屑簌簌而落,“赵子龙的亲兵,岂会认错?若连这点信都不信,还谈何兄弟同袍?开城门!快!”

沉重的门闩被抽出,铁链哗啦作响,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一道缝隙,木轴摩擦发出沉闷的呻吟。

那亲卫连人带马几乎是从门缝中滚入,战马哀鸣一声倒地,鼻孔喷出白气,四蹄抽搐;他却挣扎着爬起,膝盖在石板上拖出血痕,踉跄几步,扑通跪在刘备面前,双手高举一卷染血竹简,指尖颤抖,竹简上的血迹尚未干透,在火光下泛着暗红光泽。

全场死寂。

火光照着他脸上混着尘土与干涸血迹的沟壑,像一张被战火撕裂的地图,汗水顺着颧骨滑落,带走一道道血泥。

他的嘴唇开合,声音微弱却清晰:“赵将军……在沮县……遭袭!”

众人心头猛地一沉,仿佛有巨石坠入深井。

“谁干的?”刘备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山雨欲来的震颤,指尖掐入掌心,指甲缝里渗出细小血珠。

“萧寻……典韦……领万骑突袭。”亲卫喘息着,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肺腑里挤出来,胸膛剧烈起伏,喉头泛起血沫,“赵将军断后,亲率三百骑死守栈道口……血战三时辰……我等拼死突围……只为传此一信……”

话音未落,亲卫头一歪,昏死过去,手中竹简滑落,被刘备疾步上前一把抄住。

但那句话,已如惊雷炸在每个人心头。

萧寻?

那个曾为曹营首席谋士、以智计冠绝北方的萧越之?

他不是该在许都养病?

不是已被曹操贬斥?

怎会出现在沮县?

又怎会亲自率军截杀赵云?

刘备站在原地,脸色由青转白,再由白转紫,呼吸粗重如野兽,握紧腰间佩剑,指节发白,全身肌肉绷紧如弓弦,连披风都在微微震颤。

忽然,他仰头一声怒吼:“集结!全军集结——!”

声音穿透夜空,惊起林中宿鸟,扑棱棱飞向漆黑天际。

鼓声骤响,阳平关内灯火通明,将士纷纷披甲执锐,刀剑出鞘之声此起彼伏,铁甲碰撞如雨打铜盆。

副将颤声请命:“主公,夜行山路险峻,敌情未明,是否待天明再——”

“闭嘴!”刘备双目赤红,一把将案上竹简扫落在地,木简撞击地面,发出清脆一响,“赵子龙若死于今夜,我刘某人还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他为我断后三百里,浴血不退,而我竟在此议什么天明?!”

他环视诸将,声音嘶哑,嘴角因怒吼而微微抽搐:“谁愿随我赴沮县救子龙?”

无人应答,却无人退后。

就在这时,一人悄然上前,是庞统。

他并未说话,只是默默捡起地上的竹简,指尖轻轻拂过那斑驳血迹,触感黏腻而微凉,仿佛还残留着战场的余温。

火光下,他眼神幽深,似有所思,眼底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算计光芒。

而远处,诸葛亮立于廊下,望着南面山道的方向,眉头微蹙,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羽扇柄端。

他本欲开口劝阻夜战,目光却忽被庞统一瞥所阻。

那眼神,冷得不像人,仿佛深渊凝视。

火光摇曳,映在诸葛亮的脸上,明暗交错,半边面容沉入阴影,半边泛着冷光。

他正欲迈步上前,劝刘备暂按兵不动——夜行山路,敌情未明,贸然出兵,恐中埋伏。

更何况,萧寻此人,智谋深不可测,若真现身沮县,必有后手。

此信来得太过突然,血书虽真,却难保不是诱敌之计。

可就在他抬脚之际,一只微凉的手轻轻搭在了他的腕上。

是庞统。

诸葛一怔,侧目看去,只见庞统低垂着眼,指尖仍抚着那卷染血竹简,火光下,唇角竟浮起一丝极淡的笑意,几不可察,却令人脊背生寒。

他缓缓摇头,极轻地“嘘”了一声,随即凑近,声音压得几乎只有两人能闻:

“孔明,莫劝。”

诸葛亮眉头一蹙:“士元,你可知主公此刻心乱如麻?若仓促出兵,落入敌彀,悔之晚矣。”

庞统却不动声色,目光依旧落在竹简上,仿佛在读那些干涸的血字,语气却忽然转冷:“萧寻既现身,便是变局之始。此人本不该在此……他若违命出征,必是孤注一掷。而孤注者,常露破绽。”

他顿了顿,抬眼望向刘备那暴怒而决绝的背影,眼中掠过一道幽光:“主公重情,赵云断后三百里,血战不退,此等忠义,岂能辜负?可也正是这份情义,能逼他行险,也能……逼敌人犯错。”

诸葛亮心头一震,指尖一颤,羽扇微微倾斜。

他忽然明白庞统的意思——不劝,不是认同出兵,而是等。

等刘备的怒火点燃全军,等曹军以为蜀军必乱阵脚,等那隐藏在黑暗中的杀机彻底暴露。

庞统轻轻将竹简放回案上,动作从容,仿佛方才那番话从未出口。

他退后一步,隐入人群阴影,只留下一句低语:“风已起,何须拦风?只待顺风而动罢了。”

火把噼啪一响,炸出一粒火星,如萤火般升腾,又瞬间熄灭,仿佛预示着某种不可逆的开端。

阳平关内,战鼓已如雷滚动,一声紧过一声,震得地面微颤。

将士披甲列队,刀出鞘,箭上弦,战马嘶鸣,铁蹄踏地,整座关城仿佛在颤抖。

火光将人影拉得扭曲而漫长,如同奔赴命运的鬼卒。

与此同时,沮县以北,深谷幽林之间。

夜色如墨,万籁俱寂,唯有山涧流水在石缝间低吟,如亡魂私语。

夏侯渊立于山脊之上,披风猎猎,目光如鹰隼扫视下方蜿蜒栈道,耳中捕捉着风中每一丝异动。

他身后,数千骑兵静默如石,火把已尽数熄灭,唯有铠甲在月光下泛着冷铁般的光泽,寒气逼人。

一名斥候匍匐上前,低语:“赵云残部仍在谷口挣扎,典韦已断其退路,萧寻在后督阵,令我等……绕行东岭,突袭侧翼。”

夏侯渊缓缓抬手,五指张开,随即猛然握拳,指节发出“咔”一声轻响。

无声的命令传下,骑兵缓缓调转马头,如黑潮般悄然滑入东侧密林。

马蹄裹布,刀鞘扣紧,连呼吸都仿佛被压抑到了极致,连夜枭都不敢啼鸣。

杀机,已悄然绕至赵云军侧后。

而阳平关内,庞统站在廊下,望着远处大军集结的火光,终于轻轻吐出一口气,白雾在冷夜中短暂浮现。

他转身欲走,脚步忽顿。

赵云亲卫仍昏卧在侧,呼吸微弱,却平稳,胸口微微起伏,如同风中残烛。

庞统凝视片刻,眼中最后一丝疑虑悄然散去,嘴角微不可察地松了一线。

他微微颔首,低声自语:“若真是萧寻亲至……这场棋,才真正开始了。”

随即,他缓步走入营帐,帘幕落下,火光渐远。

夜,更深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国我退隐后大汉倾覆曹操慌了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