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北宋包工头:召唤梁山好汉造巨城 第36章 半夜传书赛,老子送的不是信是命!

夜色如墨,郓城西坊的炉火却烧得正旺。

三十六辆独轮车整齐列在青石桥头,车身刷着新漆,轮轴裹了牛油,滑道从村学一路铺来,蜿蜒如龙。

晨雾未散,车夫们赤着膊,脚底踩着粗麻鞋,肩头搭着汗巾,一个个眼神发亮,盯着林川手中那封用油布层层包裹的信。

“致天下匠人书”——七个字,是林川昨夜亲手所书,笔力沉雄,如凿石刻。

三日前,杨癞子当众叩首,看似认输,可林川知道,那双浑浊眼里藏着的不是悔意,是恨。

他逃去济州,必会勾结官府爪牙,设下毒计。

而这“千里传书礼”,正是反将一军的破局之招。

不靠快马,不借官驿,仅凭滑道与人力,百里山路一日往返——若成,则“神行运输”名震齐鲁;若败,杨癞子必将反扑,脚行余党卷土重来,百姓刚燃起的希望,顷刻熄灭。

林川站在首车前,目光扫过三十六名村民。

他们中有老木匠、瘸腿铁匠、寡妇家的独子,甚至还有个十五岁的少年,脸庞稚嫩,却咬着牙把车推到了最前头。

“你们真要送?”林川沉声问。

“我们送!”那少年第一个吼出来,声音劈了嗓,“我娘昨天饿晕在灶前,就因为柴运不到。林工头给学堂送柴那天,她抱着柴火哭了半宿!这车,我推定了!”

“我们送!”三十六人齐声怒吼,声浪掀开晨雾,惊起河畔一群白鹭。

林川心头一热。

他知道,这些人推的不是车,是命。

是孩子能读书的命,是老人能取暖的命,是千千万万被压在底层的百姓,第一次挺直腰杆的机会。

辰时整,铜锣三响。

林川亲手将信绑上首车车头,红绸系结,如歃血为盟。

他退后一步,低喝:“出发!”

车轮滚动,碾过滑道第一块石阶,发出沉闷而坚定的“咚”声,仿佛大地的心跳。

第一段由刘铁匠带队,十八名壮汉轮换推车,滑道借势下坡,车速如箭离弦。

李铁嘴骑着瘸腿驴子紧随其后,一路拍腿高喊:“第一段!十八刻达!破纪录了!”

沿途村寨百姓闻讯而出,端着米汤、热饼追着车跑。

孩童光着脚丫跟出半里地,尖叫着:“林工头的车,比马还快!”

消息如野火燎原,传向四野。

七十里外,济州通往郓城的山道补给站,柴大正指挥人手更换轮轴、加水补油。

突然,林中杀出一队黑衣大汉,手持砍刀,为首者正是杨癞子,双眼血红,状若疯魔。

“给我砸!”他嘶吼,“砸了这妖车!什么滑道?什么神行?全是毁我脚夫活路的邪术!”

绳索被砍,油桶翻倒,两辆待命的独轮车被掀下坡坎,火星四溅。

柴大怒目圆睁,长枪一抖,如银龙出海,横扫三人。

他单膝跪地,护住散落的信件,吼道:“谁敢动信,枪尖说话!”

混乱中,林川飞奔而至。

他一把抓起信件,不顾纸角已沾泥污,跃上残车高台,撕开油布,当众朗读:

“……吾辈匠人,不求封侯,但求一桥通南北,一轨连贫富。今日之车,非夺尔生计,乃为尔开生路!滑道不废人力,反增百工之利;独轮不替脚夫,却救千村之饥!尔等所惧者,非技术之新,乃自身之惰也!”

字字如锤,砸在围观百姓心头。

一名老脚夫听得浑身发抖,忽然脱下破鞋,狠狠砸向杨癞子:“你挡的不是车,是我们的命!我儿子饿死在去年冬,就因为柴运不到!你算什么东西,敢拦活路!”

“你算什么东西!”数十人齐吼,纷纷解下布鞋、扁担、锄头,围向杨癞子。

杨癞子面如死灰,踉跄后退,口中仍喃喃:“祖宗规矩……不能改……不能改啊……”

林川不再看他,只将信重新包好,亲手交到第三十六段的车夫手中——那是个独腿老汉,拄着木拐,却把车推得笔直。

“最后一程,拜托了。”

老汉咧嘴一笑,露出仅剩的两颗牙:“林工头,我这条腿是饿极了自己砍的,就为省口粮给娃。这一程,我就是爬,也要爬到济州!”

夕阳西沉,山道尽头,最后一辆车影如箭穿雾,冲向济州南门。

城楼上,守军瞪大双眼,死死盯着那从山脊奔来的独轮小车,车头一人立如青松,手中高举油布信封,衣袍猎猎,如旗展风。

戌时初,车轮碾过城门青砖。

守门军士喉头滚动,声音发颤:“百里山路……竟一日而返?”戌时初,最后一辆独轮车如离弦之箭,冲破暮色浓雾,碾过济州南门青砖。

守门军士瞪大双眼,手中长矛“当啷”落地,喉头滚动,声音发颤:“百里山路……竟一日而返?还带着回信?!这……这不是马,是鬼车啊!”

林川立于车头,衣袍猎猎,发丝飞扬,手中高举油布信封,目光如炬。

他跃下车辕,踏步上前,将信递向守将,声如洪钟:“此信不为告状,只为证明——百姓想要的,从来不是神仙,而是一条能走的路!”

话音未落,天地骤变。

头顶夜空轰然裂开一道赤痕,星河倒卷,风起云涌。

一道赤影自天际踏风而来,足不沾尘,步履如电,瞬息之间已凌空虚立于车队之上!

那人短衫皂靴,背负八面令旗,双目如电,扫视众生,正是梁山泊神行太保——戴宗!

“吾游天地百年,寻一信人。”戴宗声如雷霆,响彻城门,“汝以信诺动天地,以民力破僵局,不仗神术,不倚权贵,唯凭万民之志、匠人之心,开此神行之道——真吾道之传人也!”

言罢,赤影化作一道流光,如星坠凡尘,直入林川体内!

刹那间,林川只觉双足如焚,血脉奔涌,筋骨齐鸣,仿佛有千军万马在体内奔腾。

一股浩然之气自足底升起,直冲百会。

他低头看去,脚下竟隐隐生出风纹,踏地无声,如履云烟。

【叮!

“神行千里”技能激活!

基础速度提升十倍,负重百斤日行八百里!】

【“梁山英灵·戴宗”现世!永久归属,可随时召唤!】

【基建等级提升:州府基建使→准天下督造官!

可召唤英灵数量:12→24!】

系统提示如钟鼓齐鸣,在林川脑海中炸响。

他缓缓抬头,目光穿透夜色,仿佛已看见千里之外的运河工地、边关要塞、饥民村落。

他终于明白——技术不是目的,人心才是根基;而速度,终将属于人民。

远处,蜷缩在泥泞中的杨癞子浑身剧颤,泥水顺着额头流进嘴里,他却浑然不觉。

望着那道已消散的赤影,他喃喃如痴:“不是邪术……是我们……跟不上了……祖宗的路,是死路啊……”

他猛地抱住头,发出一声凄厉长嚎,而后瘫倒在地,再无声息。

而此刻,济州府衙内,烛火摇曳。

知州钱文远听完小校禀报,脸色铁青,猛然起身,抄起砚台狠狠砸向地面,墨汁四溅如血!

“戴宗?!那不是死了一百年的贼寇吗?!什么神行现世?荒谬!妖言惑众!”他怒吼如雷,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惧,“林川……他竟真能召英灵?!此子不除,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他一把抽出腰间令箭,厉声下令:“传我军令——明日五更,水军精锐三百,战船十艘,直扑清河桥基!给我拆了他那‘滑道’,断他‘神行道’,沉他所有独轮车!若遇抵抗……格杀勿论!”

窗外,夜风呼啸,乌云蔽月。

而城外山道上,三十六名车夫默默聚拢,围着篝火,将那封“致天下匠人书”一字一句传诵。

李铁嘴坐在石上,摊开竹简,提笔疾书:“三十六人推一信,百里山途一日还。非神非鬼非妖术,乃是民心化神行!”

火光映照着每一张黝黑的脸,也映亮了前方——那条刚刚被双脚与车轮踏出的,通往未来的路。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北宋包工头:召唤梁山好汉造巨城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