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阁的木门轴生了锈,推开时发出“吱呀”的长鸣,惊得梁上的灰燕扑棱棱飞起。阁楼里弥漫着陈旧的书卷气,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积灰的书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青云秘录》应该在最上层的‘禁卷区’。”姜堰拨开挡路的蛛网,镇邪剑的红光在黑暗中劈开一条通路,“小时候听师父说,那里存放着宗门最古老的典籍,寻常弟子不许靠近。”
林晚抱着念安紧随其后,孩子的小手正抓着那把刻有“苏云”二字的青铜短刀,刀身的黑气虽已消散,但触碰时仍带着一丝凉意。“陈老说这些短刀的主人可能参与过封印,说不定秘录里有他们的记载。”
禁卷区的书架是黑石打造的,上面刻着防止灵力侵蚀的符文。姜堰指尖划过书架上的凹槽,找出对应“矿脉封印”的格子,抽出一卷用犀牛皮包裹的竹简。竹简刚展开,就有细碎的金粉簌簌落下,在空中组成半朵莲花的形状。
“这是……”林晚凑近细看,竹简上的字迹是上古隶书,很多字已经模糊,但“莲台”“蚀龙”“十七修士”等字样仍清晰可辨。
“十七修士?”姜堰数了数药田边缘的青铜短刀,“正好十七柄。看来这些短刀的主人,就是当年随先祖封印矿脉的修士。”
念安突然用小手拍打竹简上一处磨损的地方,那里隐约能看到“苏云”二字的残痕。林晚心头一动,将那柄青铜短刀放在竹简旁,刀身与字迹接触的瞬间,磨损处竟渗出金色的汁液,渐渐填补成完整的句子:“苏云,掌莲台心灯,守矿脉东角。”
“心灯?”小师弟刚端着茶水上来,闻言凑过来,“是不是像灯笼一样的法器?我在杂物房见过一个铜灯台,底座上也刻着莲花纹。”
众人跟着小师弟来到杂物房,角落里果然立着一个蒙尘的青铜灯台。灯台高三尺,底座的莲花纹与念安的印记一模一样,灯芯处残留着黑色的灰烬,像是被什么东西烧过。
林晚拿起灯台,指尖注入一丝灵力,灯芯突然“噗”地燃起淡金色的火苗,火苗里竟浮现出模糊的人影——一个穿着青云宗服饰的女子,正举着灯台在矿道里行走,她腰间的青铜短刀,正是刻着“苏云”二字的那柄。
“是苏云!”姜堰盯着火苗里的人影,“她在记录矿脉的情况。”
火苗中的苏云在一处岩壁前停下,用短刀在墙上刻下莲花印记,然后转身对着镜头外的人说:“十七处封印已布好,只是蚀龙气过于霸道,我的心灯只能支撑三月。若三月后我们未归,便请后人毁掉矿脉,切不可让蚀龙气外泄……”
话音未落,火苗突然剧烈摇晃,人影被涌来的黑气吞噬,灯台底座传来“咔嚓”一声轻响,裂开一道细纹。
林晚急忙收回灵力,灯台的火苗瞬间熄灭:“她最后那句话……‘若三月后我们未归’,难道当年参与封印的十七人,都没能回来?”
陈老摸着灯台的裂纹,突然道:“我知道了。他们不是没能回来,是把自己的灵力融进了封印。”他指向药田的方向,“那些青铜短刀里的人名会与龙脉共鸣,正是因为里面寄存着修士的残魂。”
念安突然将青铜短刀往灯台底座的裂纹里塞,刀身刚卡进缝隙,灯台就发出一阵嗡鸣,底座的莲花纹与刀身的人名同时亮起。林晚胸口的莲花印记也跟着发烫,脑海里突然闪过一段模糊的画面——十七个修士围着莲台打坐,他们的眉心都亮着与念安相同的印记。
“原来如此……”林晚按住发烫的眉心,“念安的莲花印记,是十七位修士的灵力凝聚而成。饲巢余孽想要的,根本不是蚀龙气,而是能操控封印的印记!”
姜堰的镇邪剑突然发出急促的嗡鸣,剑身映出西南矿脉的景象:黑袍人正在矿洞深处挖掘,他们的锄头下,露出一块刻满莲花纹的石壁,石壁上的十七个凹槽,正好能容纳十七柄青铜短刀。
“他们在找封印的核心!”姜堰握紧剑柄,“苏云的话应验了,蚀龙气快要压不住了!”
林晚将青铜短刀从灯台里取出,刀身的“苏云”二字已经变得金光闪闪:“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十七柄短刀是封印的关键,必须尽快找到剩下的用法。”
念安突然指着藏经阁的方向,发出“咿呀”的叫声。林晚低头看向他,孩子的眉心处,莲花印记正缓缓旋转,转出与灯台底座相同的纹路。
她心中豁然开朗:“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苏云的灯台能指引方向,念安的印记能激活短刀,我们现在就去矿脉,重新加固封印!”
阳光穿过青云宗的山门,照在一行人前行的背影上。林晚抱着念安,姜堰握着镇邪剑,陈老拄着玄铁杖,小师弟则小心翼翼地捧着那盏青铜灯台。
他们都知道,这次前往西南矿脉,或许会遇到比之前更凶险的境况。但为了不让蚀龙气外泄,为了守护那些沉睡在青铜短刀里的英魂,他们必须一往无前。
矿脉深处的黑气,似乎已经感应到了他们的到来,开始在地表涌动,化作一张张扭曲的鬼脸,朝着青云宗的方向张望。
一场关乎龙脉存亡的决战,即将拉开序幕。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